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西安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西安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西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西安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西安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22 17:52
单位名称 西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西安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西安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残疾人康复提供相关服务。残疾人综合康复服务;各类公益性辅助器具项目实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
住所 西安市建工路与万寿南路交汇处西南侧
法定代表人 赵文
开办资金 58.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残疾人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89万元 14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市考指标完成情况。西安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项目。根据《西安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市残联发〔2021〕97号)文件和2022年辅具适配财政资金预算指标,2022年全市共为9788名残疾人适配各类辅具14312件。投入资金1230.84万元。听力残疾人康复救助1.第23次全国“爱耳日”活动。组织实施了以“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为活动主题的第23次全国“爱耳日”活动。全市共印发放宣传折页12000份,手提袋5000余份。3月3日“爱耳日”当天为我市50名有需求的听障人士免费听力咨询、听力测听、及助听器验配共50台。2.西安市残疾少年儿童语言康复训练项目。根据《西安市残疾少年儿童免费基本康复服务救助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2022年全市累计审批安置听力言语康复训练366人,市级投入资金1101.8万元。(三)省级残疾人辅具项目开展情况1.人工耳蜗植入项目。将我市有人工耳蜗手术植入需求的26名重度听障儿童转介予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进行救助安置。2.听力残疾人助听器项目。共为477名听障人士验配了488台助听器并制作了耳模。3.省级辅具适配补贴项目。根据《陕西省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办法(试行)》文件要求,指导各区县开展辅助器具补贴项目,为568名残疾人适配各类辅具584件。省级投入资金13.59万元。4.残疾大学生辅助器具适配工作。通过组织区县摸排筛查,与省残联主动沟通协调,为我市有轮椅需求的11名残疾大学生适配了功能性轮椅。(四)党建工作。一是按照机关党总支工作安排,认真开展支部各项工作,按时收缴党费,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党建活动,高效高质量的报送各类材料。二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史学习等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始终把党的建设与残疾人辅具适配相结合,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对残疾人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强化主体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创建了“党建+辅具”的党建品牌。四是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开创新局面。二、取得社会效益(一)认真组织实施了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的“爱耳日”宣传活动。一是组织各区县、语训机构通过线下发放宣传册,线上开展助听器保养、听力检查,开设“爱耳日”听力小课堂等形式多样的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耳科及听力保健科学知识和残疾人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从而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全面营造关爱、帮助听力残疾人的社会氛围。二是组织听障人士在央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平台观看第23次全国“爱耳日”春之声云上音乐会,让残疾朋友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三是前往莲湖区第八幼儿园参加了“陕西省听障儿童康复教育融合基地”挂牌仪式。四是前往康复语训机构看望了在训的听障少年儿童,听取了机构工作开展情况,了解了疫情防控期间听障少年儿童接受线上康复训练的情况,并给孩子们送去慰问品。(二)助力市残联帮扶村发展乡村振兴为确保顺利通过考察,将市残联帮扶村——周至县翠峰镇新联村确定为市委书记的党建联系村,为乡村振兴创造更好发展条件,中心陪同会领导多次前往新联村,完善党建和康复室、辅助器具服务室提升建设等工作,中心副主任实地为市委书记介绍了新联村通过用好残疾人普惠政策和发挥健康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做好,得到市委书记的充分肯定和称赞。(三)发动社会力量作用,助推康复业务工作开展。一是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我中心副主任常年参加雁塔区红专南路义诊活动。二是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协同创新,分别在临潼区、蓝田县、西斜新区创建了三个康复产业基地,在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康复辅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逐步将康复辅具产业打造成为助力残疾人事业服务升级的先导产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辅助器具服务需求。三是联系爱心企业为我市54名低视力残疾人免费验配老花镜和近视镜。四是我中心副主任作为政协委员,撰写的《小山村的大变化》在陕西省政协系统开展的“委员说:陕西这十年”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全省政协系统交流发言,得到省政协主要领导的好评。(四)发挥医疗和学术引领优势,凝聚服务残疾人康复社会合力。组织中心专业人员先后加入中国康复医学会社会康复专业委员会、陕西省保健协会脊柱与疼痛专业委员会、陕西省中西医学会第一届康复专业委员会,及时了解最前沿康复知识理念,积极组织全体干部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同时借助平台宣传我市残疾人普惠政策。三、存在问题1.省级辅具适配项目实施难度大。我市辅具补贴项目是上一年度根据区县筛查,按实际需求确定目标任务,基本可以满足本市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需要,加之陕西省辅具器具服务综合平台上线较晚,平台架构和品种不完善,还在探索试行当中,且救助标准偏低,导致项目实施困难很大。2.残疾人康复(辅具)机构建设不完善。西安市至今还没有一所公办的专业化残疾人康复中心,还需加快推进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建设项目进程。3.基层残疾人辅助器具专业人才匮乏,不能给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指导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四、下一步打算今后,还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辅助器具产品的种类、数量、档次,提高辅助器具适配的服务质量,探索辅具服务工作新模式,整合好各方面资源,积极推动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努力实现辅具租赁进社区服务模式,继续抓好政策建设、机构建设、人才建设等关键工作,满足老年人、残疾人、伤残人康复服务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共享发展成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