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国际港务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西安国际港务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22 17:43
单位名称 西安国际港务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西安国际港务区提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服务。区内社会保险管理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的拟定;区内社会保险资格的审定,社会保险费的基数核定、征缴及管理;区内基金财政专户的管理;区内开办险种待遇的审核;区内各项保险的统计工作。
住所 西安国际港务区港务大道6号
法定代表人 吕涛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06万元 53.8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部门领导及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紧盯中央、省、市及国际港务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各项任务目标,创新开拓、扎实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分管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在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我单位紧紧围绕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工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一)精准落实社保待遇,应保尽保惠民生。全面实施适龄人员应保尽保全覆盖,新增参保2000余人;为3.6万名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及时、足额发放了养老金及工龄补助金;疫情期间为我园区2000余家参保企业办理了工伤、失业保险阶段性减免服务,鼓励企业参保缓解企业压力;持续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稳岗返还、失业保险费缓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去年我区成功申请稳岗返还的企业共计1955家,成功申请一次性扩岗补助的企业共计29家,各项补助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加大了保基本民生的兜底力度。(二)多措并举齐发力,信息化建设便民生。落实推进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的指示要求,挂图作战,多线联动,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社保卡待遇入卡全覆盖,覆盖群体达1.9万余人。提高基金安全性、畅享便利性、乐享优惠性,扎实巩固社保卡在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中的应用成果。(三)强化基金监管,安全规范保民生。以全面落实推进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为契机,健全监管制度,狠抓数据核查,加强警示教育,充分利用社保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实现闭环管理,求真务实,有效规避管理风险,防止基金“跑冒滴漏”。二、取得社会效益(一)抓社保卡应用,促便民服务水平提升。创新社银合作,推进社保卡服务提速办;延伸服务触角,推进社保卡服务就近办;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社保服务暖心办,打造“办卡无忧、应用创优”的居民服务“一卡通”便民服务品牌;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社保待遇入卡全覆盖,各项考核指标均居全市第一。(二)抓落实惠企政策,促稳岗护航水平提升。聚力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惠企政策齐发力,精准发放促发展;免审即享扩范围,便捷申领优服务;主动宣传抓落实,助企纾困应享尽享,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助企稳岗、扶企发展。(三)抓社保全覆盖,促乡村振兴水平提升。充分发挥我区养老保险“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实现老有所养,为乡村振兴发展“保驾护航”。(四)抓社保基金监管,促安全增效水平提升。坚持以“严细全实”四字全面统领工作,以规范业务经办、狠抓数据核查、加强警示教育、提高稽核成效为重要抓手,筑牢基金安全网,守好百姓“养老钱”。三、存在问题与各级部门的沟通衔接还不够充分,本年度要持续加强与上级部门、配合单位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信息获取及时,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四、下一步计划1、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好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相关工作,统筹做好政策宣传推广。2、妥善解决我区被征地农民参保落实问题,梳理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工作流程,做好制度衔接,推进规范化管理。3、完善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三位一体”机制,确保完成失业保险参保扩面目标任务并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人员待遇,持续推进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工作。4、持续做好社保领域专项整治暨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内审稽核,完善档案管理,继续以第三方定期稽核的形式,进一步完善基金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基金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获得陕西省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报表质量先进单位;获得西安国际港务区2022年度区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