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殡仪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殡仪服务。殡葬礼仪服务·遗体处置服务·遗体火化·骨灰安葬安放服务·遗体安葬·丧葬用品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三兆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任龙 | |
开办资金 | 629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495.55万元 | 56542.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殡仪馆.公益 | 从业人数 3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西安市殡仪馆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其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也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馆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殡仪服务主业,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第二年工作持续深化以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为抓手,加快建立健全殡仪服务标准体系。在2021年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我馆共完成包括通用基础标准、服务提供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岗位说明和标准在内的服务标准化管理体系草拟稿122项。(二)迁建项目手续稳步进行高效突破制约发展顽瘴痼疾,推动程序更加规范、运行更加稳健。加紧办理一二期项目手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照市发改委可研批复和初设批复要求,梳理汇总我馆已建建筑和未建建筑情况;配合第三方对增加建筑区域范围用地地质情况勘测工作;完成对33000平方米新增建筑的招投标初步方案后,配合设计院实地勘查工作。申请办理三期项目手续《规划条件书》。向市资规局提供供地对比图等初步审核所需材料,同步推进可研延期、道路红线延期等工作。(三)为民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切实保证为民服务活动落实落细、落地见效。一是紧盯群众治丧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员工服务水平。利用“班组长课堂”,传播业务骨干成功经验;拓展“师带徒”模式,突破弱项短板;开展“每周一课堂”“三互活动”“妆面展示大赛”和“写新词”等技能评比活动,激励员工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完善便民服务机制,优化简化办事流程。(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巩固拓展组织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交流活动,延伸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度和深度。策划举办“诵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红色书籍交流分享比赛,18名干部职工开展读书成果分享和交流,激励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二、年度工作亮点(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凝聚力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坚持抓实抓严“三会一课”制度。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党性锻炼上下大功夫,统筹兼顾党建与业务工作,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全年组织召开支委会议31次、党员大会11次,每个党小组分别召开学习会议各17次,安排党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2次。二是扎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按照局党组统一安排部署,党支部精心研究制定《中共西安市殡仪馆党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计划》,为全体党员配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书籍,各党小组每周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学习,每名党员参与集中答题活动,撰写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推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和联系实际学。选派7名同志参加“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群众宣讲比赛和讲述行业故事活动,被局机关党委评为宣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参赛短视频《起航》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短视频大赛二等奖。三是持续优化组织管理结构。根据岗位分工实际,重新拆分整合党小组力量,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党小组长。成立“共青团西安市殡仪馆支部委员会”,充分吸收接纳青年干部,培养后备军。持续推进优秀党小组评选、党员先锋岗推荐、党员示范岗评议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二)以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为关键,提升战斗力秉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任用原则,建设素质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一是畅通干部晋升渠道。聘任正科级和副科级干部各1名,选优配强中层领导干部,调整优化人员结构。二是扩充后备人才储备力量。通过西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新招录工作人员2名,扩大在编干部职工队伍规模,增强干部职工队伍活力。三是提高聘用制工作人员待遇。研究制定《西安市殡仪馆聘用制工作人员绩效基数管理办法》,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充分调动聘用制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着力形成人才优势。结合“提升学习水平争当岗位能手”活动,制定专门岗位技能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一线岗位工作人员开展岗位练兵活动,2022年参训率达到100%。(三)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凸显推动力坚持需求引领、规范先行、科学立标,建立完善标准化机制和规范化模式,形成“硬约束”。一是认真梳理制定各项规范制度。对照行业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全面梳理细化全馆各岗位流程,分类整合党务政务、综合管理、后勤管理、保密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规定,重新修订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等39个制度,推动各项工作向精细化制度化标准化迈进。二是严格规范公文流转程序。加强对各部门内勤材料写作、行文要求、文件流转等方面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公文质量。三是狠抓印章使用与管理。参照市民政局相关办法和工作实际,健全完善印章管理制度,规范印章登记、备案、保管和使用程序,收回并销毁业务专用章3个,保障印章使用合法性和严肃性。四是加强档案归纳整合管理。在对档案管理专职人员系统培训的基础上,协同第三方开展调研,制定我馆档案管理规范,摸清档案底数。五是合理运用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西安市殡仪馆”官网,优化微信公众号设置,实现清明节、寒衣节网上预约、网上祭扫和代客祭扫服务,提升殡仪业务信息化水平。(四)以安全防范建设为依托,优化执行力按照市民政局对安全生产专项行动相关工作安排,我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周密部署,制定行动方案,在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的同时,对房屋安全、食品安全、信访维稳、机要保密等方面隐患逐一进行排查,坚持边查边改,分别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安全隐患台账,实施闭环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安全平稳。积极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等活动,安装视听、定位安全系统,全方位记录遗体接运、礼仪服务工作实况,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受工作内容环境和自身局限性制约,部分干部职工存在安于现状,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二)业务核心竞争力仍需加强。从横向对比,我馆殡仪服务整体水平已跃居陕西前,但和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明显短板,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强。(三)解难纾困能力有待提高。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棘手矛盾,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四、2023年度工作打算2023年,我馆将继续攻坚克难求突破,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我市殡仪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一)在高效能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上着力。紧扣殡仪服务工作实际,完成馆内档案室提升改造工作;在局机关党委指导下,组织党课和民主评议党员示范观摩活动,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二)在高标准完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收官工作上发力。跟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加速推进服务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三)在高质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上用力。一是接续办理馆区维修改造相关手续并着手项目施工建设。二是推进守灵苑续建项目实施工作。三是启动公益性骨灰堂维修改造项目。(四)在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上出力。继续深化“提升学习水平,争当业务能手”活动效果。选派馆内业务骨干等参加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人才队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