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以来,县农经站在县农业农村局的直接领导和市农经站的精心指导下,围绕经济建设大局,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服务指导,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和创新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日益加强,土地流转稳步推进,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取得长足进展,农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一)认真学习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今年以来,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进一步维护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土地承包纠纷调处调解力度,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1.抓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妥善解决土地确权的遗留问题和收尾工作。2.全面落实和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种权益,坚决制止和纠正承包期内违法收回或者随意调整农民承包地、强迫或者限制农民流转承包地、擅自改变流转的农业用途等行为。(二)切实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截止目前,我县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48.73万亩,土地流转面积15.19万亩(其中流转100亩以上的宗数171宗)。(三)不断强化完善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指导,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今年以来,我站把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来抓,坚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原则,按照“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落实扶持措施,加强服务引导,促进健康发展,带动农户增收。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规范运行等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指导和服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力度,积极协调镇村处理土地纠纷问题,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认真宣传政策,尽量给来访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今年共调处土地承包以及土地流转纠纷14件,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2.完善土地确权后续工作。我们积极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后续工作中出现了各类问题,及时和测绘公司进行沟通协商,确保土地确权数据能够准确使用。我们积极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后续工作中出现了各类问题,及时和测绘公司进行沟通协商,确保土地确权数据能够准确使用。3.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我县已成立各类合作社959家,其中2022年新增7家;全县共认定家庭农场314个,其中2022年新认定12个。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与此同时,我站积极做好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知识咨询,热情为准备注册登记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农户提供相关服务,接待群众咨询20余次,提供有关登记资料20余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我县个别镇农经队伍不健全,县农经站共有编制11个,目前驻村1人,即将退休1人,目前实有在岗人员5人。个别镇(街道)无专职农经工作人员,业务人员水平欠缺,导致工作进度缓慢,效率不高,从而阻碍了农经工作的顺利开展。2.改进措施:单位申报了2023年人员招录计划,预计县级机构能增加1人,缓解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建立健全县镇农经队伍,加强对镇(街道)工作业务人员的工作指导,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助力基层各项农经工作有序开展,顺利完成。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为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2023年度要认真学习借鉴周边县区先进经验和做法,引导和鼓励农村土地连片集中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一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农庭农场建设工作,提高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增强示范带头作用。二是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工作,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纠纷调处和信访化解工作,并通过第三方机构配合,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数据信息的更新和维护工作。三是学习借鉴榆林市榆阳区、渭南市华州区全域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积极开展“三变改革”,健全农民持续增收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