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

渭南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22 10:45
单位名称 渭南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全市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各项待遇核定和发放。
住所 渭南市三贤路北段市民综合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杨栋
开办资金 54.3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71万元 19.6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及市人社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失业保险战线上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失业保险经办工作紧紧围绕“保障生活、稳定岗位、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总体思路,把“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失业保险经办工作的价值追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中省市为应对疫情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岗位、减轻企业负担、扩大保障范围、优化经办流程、畅通申领渠道等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各项政策快速落地见效,全力支持企业脱困发展、全力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全力维护我市就业局势稳定,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失业保险“保生活、稳就业、防失业”的功能作用。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失业保险扩面工作扎实有效为应对失业保险参保数据清洗治理后参保人数急剧下降的问题,我中心积极想办法、定措施,组织全中心力量投入到促扩面工作中。一是成立扩面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杨栋任组长,将全中心人员分成数据排查组、扩面督导组和政策宣传组等三个组。二是加强扩面工作调度督导。按日通报全市扩面工作进展情况,并进行排名。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运用网络信息平台、政府网站、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进企业入园区等多渠道进行宣传。(二)失业保险待遇审核安全规范全市各级经办机构严格按照政策规定,以“规范、安全、快捷”为原则,严格失业保险金审核和发放程序,对失业人员身份确认、系统审核、稽核复核、中心办公会研究等环节做到一个不少,一个不漏。失业保险待遇的审核发放不断简化申报材料,优化审核流程,强化信息共享,创新服务模式,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从源头上杜绝了虚报冒领等问题的发生,使失业人员及时足额享受到失业保险待遇,保障了基本生活。(三)待遇专项整治效果明显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失业保险待遇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陕人社函〔2022〕91号)文件精神,我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针对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失业保险待遇专项整治行动,成立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聚焦员工集中离职、集中申领失业补助金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核实其用工情况,综合判定是否涉嫌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失业补助金,严肃查处骗取冒领行为。(四)基金提升年活动顺利开展根据市人社局《关于印发渭南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渭人社发〔2022〕13号)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市失业社保基金管理工作水平,保障社保事业安全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数据共享,开展全险种核查。按时完成部省下发的失业保险疑点数据核查工作,由稽核科牵头,审核发放科配合,利用各项途径核查,追回应追缴的失业待遇,及时上报省社保局。二是规范审核管理,推动全民参保。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全民参保意识和服务效能,重点聚焦城镇新业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推进扩面工作,落实好各项有关政策规定,细化分解省上安排我市有关参保扩面目标任务,压实各级工作责任,确保任务如期完成。三是规范资格认证,加强经办内控。加快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完善审核规则,建成待遇发放失败业务的信息反馈处置机制。四是健全系统功能,提升技防能力。加强作风建设,持续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开展观看社保基金管理职务犯罪案件警示录活动;加强行风建设,重视政策宣传和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扩面任务按时完成2022年,省厅下达扩面任务目标数为237000人,全市参保人数已达到241747人,完成年初下达任务的305%。(二)待遇发放按时足额2022年,全市共为1134名新增失业人员、14320人次发放了失业保险金,为10400人次失业人员发放了阶段性失业补助金,为12020人次缴纳了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病互助基金,为10名女性失业人员发放了生育补助,为1202名参保职工发放了技能提升补贴。失业保险待遇做到了应发尽发,失业人员做到了应保尽保,有力地保障了参保职工、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三)基金运行安全规范2022年,全市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0972.41万元。其中:失业保险费收入10786.32万元,利息收入144.64万元,转移收入41.45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总额为11733.81万元。其中:失业保险金支出2150.97万元,失业补助金支出1204.67万元,缴纳医疗保险费支出325.11万元,女工生育补助2.47万元,技能提升补贴支出174.45万元,物价补贴支出7.30万元,稳岗返还支出4389.53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支出177.9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961.63万元。当期收支相抵后基金账面超支761.40万元,累计结余15207.92万元。(四)惠企政策全面落实一是稳岗返还政策落实到位。我单位全面落实省人社厅《关于落实社会保险纡困惠企政策的通知》和市人社局《关于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纾困保障民生政策的通知》文件要求,推行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服务模式,变“企业找补贴”为“补贴找企业”,优化稳岗资金申报审批流程,实现“两个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即政策全覆盖,符合条件的企业全覆盖。2022年,全市共为1024户参保企业审核拨付稳岗返还资金3878.13万元,受益职工87553人。对稳定我市就业局势、助力企业应对疫情脱困发展、有效减少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降”“缓”工作有序开展。下发《关于规范阶段性缓缴失业保险费审核流程的通知》,符合缓缴政策的参保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向当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缓缴失业保险费,要求各县(市、区)每月上报市失业保险经办中心备案。2022年,共为13户企业缓缴失业保险费29.6万元,惠及职工1941人。自2022年7月1日起,再次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一年,政策执行期至2023年6月30日。2022年,为2788户参保企业减负5376.56万元,涉及职工17万人。三是扩岗补助政策落实到位。鼓励我市企业积极吸收大学生就业,向符合政策的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实施以来,截止12月底,全市共审核发放扩岗补助六批次,累计为220户企业的1186人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77.9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参保单位缴费率低,欠费现象严重。由于我市大部分企业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不好,无力缴纳和欠缴现象非常普遍。全市正常缴费的事业单位也很少,导致失业保险欠费数额居高不下,且逐年增多。针对此问题,我们要将稽核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依法依规开展稽核工作,对存在问题且不认真整改的参保单位采取相应的制约和处罚措施,杜绝同一单位各险种参保缴费人数、基数不同、恶意欠费现象。(二)县级经办机构业务能力层次不齐。机构改革以后,县级经办机构人员新老交替比较普遍,经办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加大对经办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理念的培训教育力度,定期组织统一学习和自学相关文件政策、法律法规,做到政务服务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规范管理,维护基金安全完整一是按照省市关于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内控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坚持失业保险基金检查常态化,整改实效化,制度规范化,确保基金安全。二是及时掌握基金收支情况和运行动态,强化运行情况分析预测,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三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健全基金使用审核、公示、拨付等监督机制,严防廉政风险。(二)建立健全制度,扎实做好稽核工作一是成立稽核工作专班,按月调度通报全市稽核工作进展情况。对全市参保单位2021年-2022年度参保缴费、待遇享受和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稽核,争取做到符合条件的职工应参尽参,失业保险费应收尽收,失业人员应保尽保。二是将稽核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坚持稽核检查常态化,整改实效化,制度规范化,针对存在问题和风险较大的岗位,要经常抽查、或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立整立改,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使稽核检查整改落到实处。(三)完善培训机制,努力促进就业创业工作一是按照《渭南市市级各类培训服务推行政府采购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规范失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把失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纳入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管理,防止培训工作流于形式,确保培训补贴资金用到实处,确保培训工作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二是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工作实际,开拓适合失业人员情况的专业培训,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失业保险知晓率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强失业保险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失业保险的社会知晓率和受益率,提高政策宣传的精准性和广泛性,力争做到社会各界和群众明白政策规定、了解申领流程,知晓办事场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