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林业发展提供病虫害防治检疫保障。从事森林病虫防治管理、森林病虫检疫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戚氏镇竹园村 | |
法定代表人 | 常晓勇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万元 | 3.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洋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在洋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扎实开展。全年共监测森林面积284.86万亩,监测覆盖率达100%,累计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面积约1.97万亩,防治中积极采取伐除病害木、诱捕器诱杀、施用低毒农药和生物制剂农药、保护天敌等无公害措施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约1.8万亩,无公害防治率达90%;全年林业有害生物重度发生面积0.061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低于市控指标1.13万亩。(二)松材线虫病防控持续加强成效显著。按照省市要求全面完成了春、秋季松材线虫病专项普查工作。2022年秋季普查,全县共有疫情发生小班81个,疫情实际发生面积6469.44亩,实现无疫情2个小班,面积57亩。普查发现死亡松树19658株,其中病死松树14230株,其它枯死松树5428株(枯死原因为干旱、风折、滑坡等)。感染病的树种主要为日本黑松和马尾松、油松等。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推进。去冬今春以来,我局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坚持“防输入、防扩散、防反弹、清疫木、清疫情”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要求,举全局之力,克难攻坚,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抓住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的有利时机,投入防治资金约1000万元,狠抓疫木清理,累计清理枯死松树(包括疑似感染木、风倒木)12万多株。在华阳、关帝、茅坪等镇组织实施陕西省秦岭松材线虫病防控隔离带建设项目飞机喷施噻虫啉无公害防治松褐天牛防治面积0.78万亩次,占任务0.4万亩次的195%;在金沙湖景区开展树干注药2996株。通过采取疫木除治、防治松褐天牛、树干注药、强化检疫封锁等综合措施科学防控,松材线虫病发生蔓延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控制在0.65万亩以下,全年病死松树株数18028株,较2021年秋季普查病死株数25926株下降31%;未发生疫区内松科植物及其制品跨县调运事件;实现了疫情小班数量、发病面积、病死松树株数“三下降”。关帝镇基本实现了无疫情,桑溪镇有望今年拔除疫点。(三)切实加强美国白蛾监测预防,不断建立完善防控体系,加强检疫封锁,全年没有发生美国白蛾疫情输入事件。据统计全年共办理调运检疫苗木约19.9万株,木材351.31立方米;复检苗木约32万株,木材724立方米。(四)加强林业鼠(兔)害防治,完成防治面积0.18万亩次,占任务0.16万亩次的112.5%,无成灾面积;新造林地鼠(兔)害致死株率不超过市控指标15%,中幼林不超过1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全年搞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林业有害生物1.97万亩,挽回经济损失226万元。2.组织工程队除治松材线虫病、挂设诱捕器,增加群众劳务收入320万元。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松材线虫病防控压力巨大。我县有松林面积约40万亩,其中易感病树种日本黑松、马尾松占比大,约占79.7%,松材线虫病防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和繁重。二是县财政接续投入防治资金困难加大。我县财政困难,通过连年开展松材线虫病除治,目前我局已举债防治,累计欠款约1000万元。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跟同行多交流,借鉴其先进工作经验,努力提升业务技能;二是针对我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争取上级资金的扶持力度,解决资金困难的同时搞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我站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监测普查再精准。县林业局要在镇办、林场前期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及时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采取无人机普查等先进技术,科学准确评估全县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摸清底子。2.疫木除治再加力。采取强力措施,积极推行疫木除治三年绩效承包制和防治工程质量监理制,对排查发现的死亡松树全部围剿除治歼灭,彻底有效遏制住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力争早日实现摘除“疫区帽子”。3.检疫封锁再强化。全县继续实行最严格的松树采伐管理制度,除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外,禁止其他任何形式采伐松树和利用。常态化扎实开展林业检疫执法专项行动,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严防疫情传播和扩散。4.除治思路再创新。我们通过深入调研,报请县政府研究同意,准备依托陕西省林业科学院作为科技支撑与我县食用菌龙头企业洋县庆瑞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积极开展技术实验合作攻关,安全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种植茯苓,达到既杀死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又可以发展茯苓产业,壮大林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乡村振兴;与陕西省翔森木业有限公司合作,将疫木粉碎后制作颗粒燃料,县内销售利用。在政策许可范围内,把疫木“变废为宝”,缓解财政投入压力,积极探索疫木安全再利用新路径。5.生态修复再跟进。计划在2025年前对松材线虫病除治区域,通过每年争取中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生态修复项目大力进行补植补造,更换树种,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森林健康,提高森林质量。6.项目争取再用心。积极向省、市林业部门做好汇报,争取防治项目资金倾斜支持,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坚决打赢青松保卫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