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洛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9 11:08
单位名称 洛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畜牧渔业技术,做好畜禽疫病防治,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畜牧业引进、改良、培育、畜牧新技术推广及服务;畜禽疫病防治、疫情测报分析;饲养场规范化建设指导和粪污资源利用;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及畜牧行业专业技术培训。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解放路凤栖综合大楼4楼
法定代表人 屈云鹏
开办资金 3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16万元 -51.4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本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党建引领,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制定了《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会,制定了作风建设专项学习安排表,制定了作风建设相关台账。每位干部撰写心得体会1篇。中心成立了畜牧专家服务团队和养牛、养羊技术交流群。结合党建云平台、学习强国等APP开展党建活动,先后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4次,讲党课2次,积分评定3次,党费缴纳率100%。(二)巩固提高,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一是新希望石头武郊、杨舒北谷20万头生猪育肥基地满负荷运行;二是新希望10万头生猪代养场户补栏情况:其中永乡北头补栏4000头、平阳1500头;交口河镇塬畔补栏2000头、崾蚬代养模式2000头;杨舒居生代养模式3000头;槐柏晨昊代养4500头;上草地陆地源补栏5000头。三是陕西正能核心育种有限公司新建万头原种猪场建设已经完成,引进丹系纯种猪830头;四是新安大二期工程已全面完成,并配套建设了有机肥加工厂;五是洛川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稳步推进,一是完成清粪工艺及设施改造28860㎡,改造场内排污管道5000m,新建12695m³氧化塘、晾晒池4500m³,干粪堆肥棚2024㎡;二是新建果园液体肥贮存池5500m³,新建果园液体肥输送管道791535m,安装地上太阳能沼气池38;三是改造或新建有机肥加工厂的加工车间12400㎡,配套补齐有机肥加工生产线5条,购置干湿分离机10台、粪污泵2台、铲车11台、叉车6台、固体有机肥运送车3台、液体肥运送车11台、槽式自动翻刨机1台、装载机2台、粉剂有机肥料产线1套、筛分及粉碎系统1条、配电系统1套;四是为规模以下养殖场户采购小型液体肥和固体肥运输车44辆。(三)夯实责任,全面做好动物疫病防控1、明确任务,夯实责任为了确保以强制免疫为主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完成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成立了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2、做好疫苗耳标物资等的供应春秋季防疫期间,我中心及时从市上调拨疫苗下发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疫苗全程冷链运输,确保了疫苗的效价,保障了动物防疫疫苗耳标物资的供应到位。免疫情况今年全县共免疫猪口蹄疫34.83万头,补针2.2万头,猪瘟12.01万头(散养环节猪瘟免疫),挂标37.02万头;羊口蹄疫5.9万只,补针0.04万只,挂标5.94万只;羊子小反刍兽免疫3.64万只,牛口蹄疫0.65万头,补针0.04万头,挂标0.69万头;鸡禽流感免疫11.5万羽,鸡新城疫免疫11.4万羽,鸭0.08万羽,鹅3.9万羽。4、强化指导,规范操作今年中心分区域对各镇(办)、便民服务中心业务人员及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了动物防疫技术培训及督查指导,并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了防疫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印发了《2022年洛川县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规范》,《非洲猪瘟消毒标准》、动物防疫信息统计填报等技术资料,在防疫过程中要求做到科学保苗、严格消毒、统一免疫的操作规程,要求免疫进度与质量同步提高。今年共进行培训21场次,培训人员308人次,发放各类技术及宣传资料800余份。5、动物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今年,是实施动物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的第一年,按照《延安市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先打后补实施方案,经过养殖场户申请,乡镇上报,已经有8个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参与了动物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目前正在开展秋季动物抗体检测工作。6、全面做好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工作。今年,我们建立了以县畜牧中心、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村级防疫员及大场技术员的县乡村三级动物疫情监测网,以养殖示范村、规模场为流行病学调查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活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主要畜种流行病学调查的通知》,采用大场技术员包场、村级防疫员包村、各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负责其辖区的模式,开展动物流行性病监测,截至现在,我县动物疫情平稳。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统筹安排,层层落实。为了确保以强制免疫为主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成立了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防疫防控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全县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传达了省、市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各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2、龙头带动、示范引领。我们按照“招大商、大招商”的思路,先后引进新希望集团、大北农集团陕西正能、广东安大等一大批畜牧龙头企业,通过建设祖代原种猪场、生猪育肥基地、种鸭扶贫示范基地等示范引领,不断扩大畜禽养殖体量,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果畜结合的优质、安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新模式,成为推动洛川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3、项目支撑、生态循环。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用生态发展理念引领畜牧业,通过对全县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粪污治理设施、粪污循环利用设施的“填平补齐”建设,构建“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全县域种养结合发展新格局,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三、存在问题我县畜牧产业虽然已经走出了一条果畜结合新路子,在畜牧养殖体量增加、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重要环节同步发力,加快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循环发展态势。但围绕优化产业结构,畜牧产业在延伸屠宰、饲料加工等重要产业链点存在短板,提升产业经济总量和质量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围绕高质量发展,畜牧产业在果畜结合,提升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上,还有很大空间。整改措施1、积极扩大畜禽养殖规模。鼓励引导分散、小规模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加强良种引进培育,推行优质饲草产业化生产,引进饲养加工、屠宰企业,对原有场区加强规范化改造。2、全面加快落实粪污资源化利用。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制度,对全县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厂实施改造提升工程。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畜种的养殖场,运用政策引导和环保倒逼机制,分类实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设施的建设、完善和提升,实现所有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能力大提升。规模生猪、羊子养殖场实行有机肥加工工程,中等规模养牛场、养鸡场实行堆肥发酵利用工程,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建设粪污暂存处理设施工程。3、提升果畜结合紧密程度。着力培育我县北中南部组团发展规模养殖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养殖基地,扶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场户,逐步形成畜禽优势养殖区,并与苹果园区相配套,建设现代果畜循环农业园区,实现果园与畜禽养殖场有机结合,通过沼液还田管网向苹果园提供优质有机沼肥,发酵后的沼渣与前处理分离的猪粪渣一起通过高温好氧堆肥发酵及营养调配,生产生物有机肥和苹果专用多元营养有机肥。五、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们将按照巩固、提高、完善的目标要求,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全产业链培育,构建高效益产业体系。坚持以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以做大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稳定供应链为目标,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大与伊利集团的对接力度,争取优然牧业万头奶牛基地从新开工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养殖企业在增加饲养量,保障畜产品供给的同时,向饲料兽药、屠宰加工等产业链前后端延伸,逐步形成完整的畜牧产业链条,打通畜牧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堵点。二是推动畜牧产业数字化,构建高水平技术体系。围绕管理数字化、主体数字化,以环境控制、精准饲喂、疫病防控、污染治理等为重点,建立数字畜牧应用系统,深入推进数字养殖场建设,实现养殖、防疫、检疫、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全环节数据联动和闭环管理。推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畜牧业深度融合。发挥科研院所、专家团队作用,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模式,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养殖全过程设施设备和技术整合,实现养殖场内部设备协同、一体化管理。三是强化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果畜结合循环体系。持续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力度,加快推广应用养殖臭气综合治理技术,加强养殖污染治理设施配套,规范取水用水和计量监测,鼓励采用节水型自动饮水装置和干清粪工艺。结合我县实际,围绕两个产业协同发展,梳理制约果畜结合问题点,建立针对性科研课题,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将果沼畜循环发展模式研究纳入技术攻关课题,争取探索和建立科学的果畜循环发展管理运行机制,力争破解果畜结合“最后一米”的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