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勉县畜禽产业发展中心)

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勉县畜禽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9 10:25
单位名称 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勉县畜禽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畜牧兽医技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管理保障。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资源保护,体系管理。
住所 勉县和平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张迎锐
开办资金 57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勉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0.72万元 98.2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以强制免疫为核心,全面完成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积极筹备,及早发放疫苗和防疫物资。二是强化监督,确保防疫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全面完成全县基础免疫工作。四是扎实开展动物疫情监测与免疫抗体检测。五是深化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试点工作。六是顺利通过兽医实验室考核续展工作。七是常态化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2.积极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一是全面开展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对全县奶牛采取重点监测采样,奶山羊、肉牛、肉羊全群采样,共检测猪血清样本334份,牛血清样本803份,羊血清样本1161份;对重点监测的奶牛进行了结核病的检测,共计检测28份,均未检出阳性个体。二是加大狂犬病防控工作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加强犬类狂犬病的疫苗免疫、监测,做好犬只集中饲养和无害化处理等场所及犬类诊疗机构的审查许可等工作;对城区两个犬只集中注射点发放疫苗400头份,犬只免疫登记册600份。三是有序推进无疫小区和疫病净化场创建工作。四是通过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和检疫,2022年炭疽、猪链球菌病、棘球蚴病等人畜共患病在我县未有发生。3.加强动物卫生日常技术指导工作,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规范开展动物检疫工作。二是加强畜禽运输车辆备案管理。三是督导企业严格把好全过程规范化操作,保障屠宰环节肉品质量安全。四是切实规范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驻场官方兽医严格查证验物;指导生猪定点屠宰场对检出的不可食用动物产品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五是加大屠宰环节“瘦肉精”和“非洲猪瘟”的检测力度,2022年未检出阳性样品。4.扎实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对兽药、饲料等经营企业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二是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及农产品质量监督专项行动。今年共检查兽药经营企业50个次,检查饲料生产企业15个次。三是积极配合省、市开展生猪屠宰产品质量监测,共完成检测样品120份、采送样品40余份。四是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下发宣传资料300余份,指导养殖场(户)科学用药,建立并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5.持续推进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电子出证账号管理,指导各镇(办)不断提升检疫申报受理能力。二是指导镇(办)、养殖场(户)及时完善防疫信息。三是在年初根据各镇耳标库存数量将当年所需耳标计划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采购,并采取网络平台签收、发放管理。6.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指导。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粪污处理利用、乡村振兴养殖产业发展等培训10期,培训人员400余人次。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指导,督导企业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有关规定,坚决杜绝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7.完成68家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年审工作和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8.完成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年度任务。9.完成生猪生产信息价格监测工作。10.完成直连直报系统备案管理和数据审核上报。11.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宣传。加强宣传指导,增强养殖场(户)的环保主体责任意识,夯实镇、村的属地管理责任;对纳入到国家动态监管机制的全县51个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了养殖设施设备达标验收,并督导其正常投运。截止2022年11月直连直报监测系统统计,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1.7%,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100%。12.全面完成全县畜禽产业调研。一是配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成了全县奶山羊的调研工作。二是完成了林下养鸡的调研报告。13.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一方面加强排查和宣传,指导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另一方面按照上级要求,中心共选派1人支援略阳疫情防控,1人参加县防控专班工作,5人参加集中隔离点疫情防控,2人参加高铁站常态化疫情防控,10人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18人参加家属楼疫情防控值班值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全县清净无疫。积极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布病净化消灭工作,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目标要求,不断强化人畜共患病和常见病防治,突出抓好狂犬病的免疫工作,确保全县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2.加强日常技术指导工作,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坚决执行农业农村部“六条禁令”和“非洲猪瘟防控八条禁令”规定,全面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扎实开展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严格落实屠宰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传入传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3.维持生猪产业主导地位,统筹家禽、牛、羊等全面发展。加强技术服务与指导,保持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完善环保疫控设施,强化养殖场转型升级,统筹家禽、牛、羊等畜禽种类全面发展。2022年全县生猪、家禽、牛、羊养殖量实现了预定发展任务目标。4.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创新高。通过健康养殖项目的实施和多年来对全县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培训,全县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已经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1.7%。5.人畜共患病防控成效显著。认真落实狂犬病联防联控措施,组织开展奶畜“两病”全面排查和重点检测净化工作,规范处理阳性病畜,人畜共患病得到有效控制,有效保障了人畜安全。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现代化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劲头需进一步提高。2.年轻技术人员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动手能力不强。(二)改进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利用培训班、外出学习、网络平台、继续教育、应用学习软件等形式,不断加大学习力度和强度,充分学习专业知识,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提高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相关行业政策和规范要求。2.举办各种实践活动。通过派出学习、举办各类业务实践活动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充分结合,从而提高专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四、2023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一)工作思路: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畜牧业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建设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促进养殖优势区域更加明显,争取在我县形成肉制品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国家级畜牧大县。(二)工作重点:1.现代畜牧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指导企业按5A级屠宰标准进行筹建,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推动绿色循环式发展,建设集牲畜定点检疫、屠宰、批发,肉食品加工、冷冻储存、冷链物流、环境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屠宰园区,辐射带动我县及周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下游肉食品深加工企业的聚集,创建本地肉食品加工生产知名品牌,为我县畜牧产业全链的健全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持续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紧盯重点区域、关键环节,落实监测排查、清洗消毒、调运监管等各项防控措施。认真做好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确保强制免疫疫病群体免疫密度、免疫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进一步明确养殖企业疫病防控的主体责任,强化畜牧兽医部门的监管责任。提高县级疫病检测能力,提升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3.动物卫生日常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强动物卫生监管,畜禽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流通肉品检疫率达到100%。加强畜牧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日常监管,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4.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夯实。依托事业单位招考、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渠道,充实畜牧兽医系统力量,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畜牧系统干部职工业务能力。持续培养和树立干部职工服务意识,以“一切为了养殖户、为了一切养殖户”的思想理念作为工作准则。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程度进一步增强。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全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要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取得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程度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养带种辐射效果最大化的丰硕成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