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 2023-05-19 09:14
单位名称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高中学历教育;以及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崇文镇泾河大道和滨河三路东南角
法定代表人 张克强
开办资金 1270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6.4万元 187.5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是泾河一中学校体系发展完善年,也是泾河一中建校第三个年头。学校各年级建制完整,教职工主体力量构建完成。学生人数成倍增长考查校风学风建设实效;初高中毕业班升学年待检验教育教研水平;疫情反复考验学校工作应变能力。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建立“三学三动三分”德育管理体系“三学”即:“学生,学习,学会”。“三动”即:规范行动,心理主动,家校互动。“三分”即:分段、分类、分层。2.严格把关,严防死守,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扎实推进每一项防疫要求。严格落实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晚检和因病缺课(勤)追踪与登记等措施。经过不懈努力,在12月7日社会面放开前学校师生无一人感染,将病毒阻挡到校外。3.组织新生入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明确要求、指导行为,使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定期组织学生处干事及学生会干部进行仪容仪表检查,通报结果,并督促整改。4.强化安全教育,让安全警钟长鸣每年11月确定为“安全教育宣传月”,通过主题校会、班会,黑板报、文化墙、校园广播等形式大力开展安全教育,营造浓厚安全教育氛围。5.拓展育人途径,凸显德育宗旨“一月一主题、周周有安排”:校会由班级自主申报提前策划主题;班会由学生处统一主题,会后及时收取《班会登记表》,以便存档。围绕每月育人主题,各班定期更换黑板报和文化墙,学生处定期检查,通过强化文化环境布置,渲染浓厚文化育人氛围。6.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集体管理水平我校班主任普遍年轻,大多首次承担班主任工作管理经验缺乏。因此学校组织多次班主任培训会,建立每两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制度,本着“顺着学生思路去化解矛盾和问题”原则,及时沟通或交流班级管理中经验或困惑。7.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德育工作开展学生处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会、公众号推送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沟通与合作,获得家长理解与支持。8.重视心理教育,活动有声有色心理咨询室两位老师除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外,还要肩负着全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重任。特别是疫情期间,无论学生居家线上教学还是学校静默管理期间,开展丰富活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9.夯实劳动教育,彰显我校特色本学年初,印发《劳动教育手册》,并以此为依托,建立我校劳动教育长效机制,设置我校劳动教育具体内容、实施过程、评价机制。社会效益情况:一所名校一座基地两千师生全员育人1.为学生保驾护航作为泾河新城当前唯一一所公办高中,本学年学生总数1932人,同比增长一倍有余,学校各项硬件设施及教师配备招聘工作加急,确保学区内学生按时顺利入学。2.泾河新城“名校+”工程结对帮扶落实《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西安市“名校+”工程行动计划(2018-2021)》与泾河新城教育体育工作部有关文件精神,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形成“学习、研究、实践、探讨”为一体的教研氛围,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推进泾河新城“名校+”工程点对点帮扶永乐镇中学协同发展。3.加强校间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校间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同西安外国语大学签约成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建设是大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场所,更是一所大学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依托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优秀人才,继续加深与高等院校间合作,逐步建立起“强科研、拓平台、重互通”共建模式、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品牌。西咸唯一:首批西安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优秀学校我校被认定为首批西安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优秀学校,且为西咸新区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全员育人职责,持续性贯穿到我校教育全过程。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我校教师平均年龄33岁,本校骨干教师较少,教师资历尚浅;初高中毕业班升学年待检验教育教研水平,教科研方面发展相对薄弱。整改措施:研训结合,平台助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1.教研体系逐渐完善,课题研修促成长注重校本研修,探究和实践新型教学模式“生・动课堂”,围绕十四五省级规划课题探究开展工作,积极构建自我学习体系。2.积极组织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组织初中老师参加“拜师帮教”活动,请爱知中学骨干教师担任师傅,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组织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比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存在问题二:建校第三年,学校各年级建制完整,教职工主体力量构建完成学生人数成倍增长,校风学风初步形成,建设实效有待加强;同时,校园新建教学楼陆续启用,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尚不全面,安全隐患区域增多;行政教辅后勤人员占比16%,处室建设,制度建设,人员分工尚不完善,各项业务水平丞待提升。整改措施:师生为先,服务至上,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工会、办公室、总务处紧紧围绕着学校教育教学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服务于教学为中心”原则,进一步强化行政后勤内部管理,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完成学校交给各项任务,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安全万无一失。1.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治理效能2.关怀服务为重点,努力办实事好事3.文稿质量逐渐提升,办文水平有提高4.执行落地是关键,服务质量再提高5.内外宣传着力抓,学校美誉有提升6.加强基础建设,优化育人环境7.落实安全责任,确保人身安全8.重视细节检查,提升餐饮质量9.严格财务管理,提高资金效率下一步工作计划建校三年,仍在路上。我校高质量、高标准通过西安市智慧校园、西咸新区绿色学校和平安校园评估验收;家长调查问卷教学、德育工作满意率均超过99.6%;学校体系搭建和制度建设日渐完善、校园文化品牌不断凸显。今后,学校还需要在时间中沉淀、凝练和彰显自己办学特色,我们也将继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探索更为良好教育生态,推动育人模式变革,切实减负增效、提质增能,让学生站在教育正中央,让教师教育生活幸福完整,让学校更具竞争力和引领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西安市省标预验收工作评价小组第一名、西咸新区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优秀组织奖;教育部“央馆虚拟实验”第一期试点学校;西安市智慧校园、西安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5G+智慧教育”教学场景应用试点学校;西咸新区绿色学校;西咸新区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西咸新区平安校园;西安市先进班集体:八年级五班(崔阿妹)、西咸新区先进班集体:八年级五班和高二五班(张毅)。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