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蒲城县> 蒲城县档案馆

蒲城县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3-05-19 09:00
单位名称 蒲城县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档案的保管、利用工作。制定档案管理技术规范和标准,做好馆藏资料的标准化著录工作。
住所 蒲城县南转盘广电大楼院内
法定代表人 邹红丽
开办资金 82.0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蒲城县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53.6万元 833.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中共蒲城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全面完成了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1、加大档案接收力度,丰富馆藏资源实现档案工作“三个转变”,重点抓好我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及声像、实物、数据等多种载体档案资料的收集建档工作,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党史学习教育档案的接收工作,加大对电子、音像、实物等不同载体档案的收集力度。2022年,县馆共接收档案资料3517卷(盒)。做好民生档案查阅、利用和服务工作,共接待群众910余人次,复印婚姻证明、招工证明、知青、介绍信及工资文件等资料940余份。在档案编研利用工作上,充分利用馆藏资源,认真做好《革命历史档案文件级目录》和《革命历史资料一级目录》编制工作。同时,向市档案馆报送中华版本资源312册、红色档案目录171条,整理红色档案资料:图书6册42条、照片3组142张。2、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升档案业务水平一是做好档案指导工作。加强对全县各镇、各部门档案指导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归档月”活动,在全县90%以上的部门和镇开展了“归档月”活动。同时,抓好数字化档案室建设工作,推进全县3个数字化档案室建设。二是做好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根据省档案局《关于开展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馆成立了以馆长为组长,业务副馆长为副组长,各股负责人为成员的业务建设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陕西省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办法》、《陕西省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标准(2019-2021)》的具体要求,逐项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夯实责任股室和具体负责人责任,规定完成时限和标准要求,高质量完成前期准备各项工作,业务建设评价结果位居全市前列。三是起草《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县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了全面掌握全县档案管理工作情况,6月21日至6月28日,由县政府办牵头,我馆业务人员配合,组织相关人员对检察院、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18家单位的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县档案工作实际,起草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县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推进全县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3、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大力开展档案宣传工作一是开展主题征文活动。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5月份,县档案馆印发了《通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主题征文活动,通过主题征文活动的开展,充分宣传和展示新时代档案工作。二是开展集中宣传活动。6月9日,在第十五个“国际档案日”当天,县档案馆在城南小广场举办“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主题展览,并设置咨询服务台与民众进行互动交流。设置《蒲城红色档案记忆》、新修订实施的《档案法》等主题宣传展板,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档案宣传片、悬挂宣传挂图、设立群众咨询台等形式,让社会公众了解档案知识,使档案工作进一步深入人心。活动现场共发放《档案法》、《陕西省档案条例》及档案宣传册等2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00余人次。同日,举办档案馆开放日活动,邀请全县部分机关代表、党员干部及中小学学生等120余人,走进档案馆,了解蒲城档案文化,参观体验档案查阅利用、档案整理、档案著录等工作流程,让参与活动人员近距离感受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档案馆的公共服务水平,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参与实施了《渭南档案记忆》--走进蒲城档案馆专题宣传拍摄活动。《渭南档案记忆》融媒直播活动,由渭南市档案馆联合渭南广播电视台共同策划,通过镜头展现我馆的珍贵馆藏,讲述档案背后的故事。通过馆藏的一件件档案珍品背后的故事、历史意义和社会文化价值,做到“用史实说话,让档案发声”,展现了我县“将相故里、人杰地灵”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宣传和推介了蒲城的历史文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同时,充分发挥蒲城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作用,及时发布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管理知识及工作动态,提高公众知晓率,微信平台全年共发布信息70余条。2022年度,我馆被省档案局评为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奖。4、扎实做好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档案资料安全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日常工作中,重点抓好防火、防水、防爆、防泄密等方面的突发事件处置。一是健全档案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按照档案库馆“十防”要求,做好档案干温湿度调控登记工作,对重点部位进行定期安全巡查。二是开展安全培训,6月份,我馆邀请市宣安消防服务中心教官,在全馆开展了一场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档案干部的消防安全意识。三是按照县保密、公安部门要求,抓好数字化档案保密工作和涉密计算机安全工作,确定专人负责档案数据库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采取档案信息中心计算机不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加密、防入侵、防病毒等技术,严防档案失密,及时堵塞不安全漏洞。四是在汛期来临前,我馆立即开展了档案安全排查工作,组织专人对档案库房等重点部位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并对县馆外墙部分瓷砖脱落和库房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修补,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档案资料安全。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2022年,县档案馆共接收档案资料3517卷(盒)。2、民生档案查阅、利用和服务工作,全年共接待群众910人次,复印婚姻证明、招工证明、知青、介绍信及工资文件等资料940余张。3、档案宣传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00余人次,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通过宣传,进一步普及了档案知识、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和群众知晓率。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需进一步提升。2、档案宣传工作力度需加大。3、档案业务培训的力度、深度不够。改进措施: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好档案工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的职能作用。二是进一步创新宣传思路,拓宽宣传渠道,营造档案宣传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在全县举办档案业务知识培训班,提高档案干部的业务知识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省级档案部门制定的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精神。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归档月”活动,指导全县各镇(街道)、各部门的档案整理归档工作。2、积极推进档案资源建设“三个转变”,在横向上拓展档案接收的广泛性,纵向上加深档案接收的精品性,优化馆藏结构,丰富民生档案资源种类、数量,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推进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工作,研究制定本级人代会、政协会会议现场音视频的采集与归档管理办法。3、做好馆藏档案管理工作。加大档案接收力度,2023年计划接收进馆档案3000卷(盒)。制定数字化档案馆实施方案,申请信息化专项资金;新档案接收完成文件级目录及全文扫描工作,开展各项重大活动、城市建设、非遗等电子档案资料接收工作,并对到期档案开展“双套制”移交工作。4、大力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抓住“6.9国际档案日”、“9.5《档案法》颁布日”、“12.4法制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档案宣传系列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发挥蒲城档案微信公众平台宣传作用,积极宣传普及档案知识,提高公众知晓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度,县档案馆被省档案局评为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