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8 17:36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退役军人做好服务工作。主要承担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优抚帮扶、走访慰问、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事务性工作。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大河坎镇渔营路188号
法定代表人 蔡勇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万元 3.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2022年以来,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以提升完善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服务保障体系为主线,以提高服务水平为宗旨,目前全区22个镇(办)及所属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的“五有”标准全部达标。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调度机制。按照省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上下联动体系机制,加强区、镇(办)、村(居)三级工作调度群的管理,充分发挥职能传达、信息报送、经验交流、应急反应等重要作用。二是进一步完善健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各镇(办),村服务站的服务功能,完善工作学习接访制度,高标准建设了退役军人服务大厅,规范了工作流程,增配了便民设备,信访接待室、法律服务工作站、心理咨询室等必要的服务场所。持续落实“五有”和全覆盖要求,推动服务中心(站)从“有”到“优”。围绕退役军人服务站基础设施配套、人员经费保障、功能作用发挥等要求,把全区19个100—300人退役军人服务站列为示范创建,重点进行规范化建设,采取创建、援建、共建等方式,创建一批示范站。三是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镇、村服务站的工作能力。先后对全区22个镇(办)和退役军人较多的村服务站,分两批进行了退役军人政策培训,参加培训人员58人。计划在2023年继续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用事实说话,按政策办事,用真情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机制。明确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机构服务事项清单、日常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持续加强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建立困难服务对象包联帮扶机制,开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走访慰问、帮扶援助活动,持续做好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健全完善“互联网+退役军人”工作平台,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2、全面提升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水平。按照省、市服务中心和局党组统一安排部署,巩固提升“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活动成效,持续深入落实“五有”和全覆盖要求,继续完善提升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规范型、示范型、标杆型创建工作,着力增强“九大功能”,全面打造“退役军人之家”,推动服务中心(站)从“有”到“优”。围绕退役军人服务站基础设施配套、人员经费保障、功能作用发挥,抓好“强基补短”,打造一批服务保障体系“窗口标杆”,全面建设坚强过硬服务堡垒。在退役军人较多的企、事业单位探索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之家”。3、巩固提升“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机构服务事项清单、日常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持续加强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建立困难服务对象包联帮扶机制,开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走访慰问、帮扶援助,特殊情况重点走访活动。协助做好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援助工作。做好退役军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各类基础数据平台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健全完善退役军人学习教育、权益维护、就业培训、帮扶援助等“互联网+退役军人”工作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退役军人少跑腿,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培训扶持工作。对全区自主就业退役军人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退役军人就业台账,实行实名制管理,动态掌握就业情况。积极与人社部门、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系,广泛宣传、认真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加大退役士兵技能教育培训力度,对去年接收的68名退役士兵进行了免费技能培训,培训专业涉及室内装修、汽车驾驶与维修、烹饪、数控、机械加工、工程机械、计算机运用和网络工程等14个方面;组织5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了1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举办线上招聘活动2期,提供就业岗位5900余个,35名退役军人和企业签订意向协议,15名退役军人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部分镇(街道)对退役军人工作重视不够,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混用,部分镇(街道)服务站没有办公场所,目前我区22个镇(街道)中只有9个落实了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其他镇(办)退役军人工作都由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兼职,导致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能及时落实。二是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人员不足。由于局机关编制少,服务中心人员大部分都在机关股室工作,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实际工作人员只有3人,服务中心与局机关股室职责未厘清,大部分服务职能还由机关股室履行,工作职能弱化。个别股室配合不力,致使有些工作和兄弟区(县)相比,有一定差距。2、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力度与相关镇办的协商,促进镇办与部门之间的配合,充分利用“五有”这个契机开展干部素质提升,通过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大力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二是紧紧依靠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基层服务站协作,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全市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做好中省“星级达标”评定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和“进知解”活动,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定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切实维护好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2、巩固提升去年创建示范型、标杆型服务站建设成果,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3.高质量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按照《陕西省高质量创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积极开展规范型、示范型、标杆型服务站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创建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