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

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8 10:47
单位名称 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推广管理,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与队伍建设指导、业务指导,农机试验示范,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信息服务,农机安全管理
住所 勉县和平路264号
法定代表人 焦旸
开办资金 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勉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51万元 83.5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工作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2022年全县总体完成播种面积59万公顷,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同比增长2%。其中:机耕面积52万公顷,机播面积15万公顷,机收面积29万公顷。小麦和油菜机耕和机收水平均达到80%以上,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农机经营总收入超1.2亿元,全年未发生重大农机安全事故。稳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今年,市农业农村局下达购补资金130万,排除2021年度超录部分资金后,全年可使用资金为123万元。我们把稳续推进购置补贴政策摆在首要位置,根据省、市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有关精神,年初对全年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对省、市下达的文件严格贯彻落实,特别是在2021-2023新补贴文件上下功夫,不断加快新机具、新技术进村入户。对于2022年补贴资金量不够未能办理补贴的农户实施预登记,保障农户权益。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农机生产服务工作认真做好“三夏”、“三秋”机械化生产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机大户服务功能,全力组织好重要农时机具检修、机手培训、信息引导、机具调配、供油、抢修等服务保障工作,认真做好农业机械化生产统计和信息报送,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有序进行。全年组织工作人员和农机维修网点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街和农机手家中指导数十余次,协调帮助农机手维修保养农机具400余台。同时做好合作社作业服务,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在三夏生产的主力军作用,动员全县农机合作社组建多个农机作业队开展订单作业服务。对于跨区作业的农机手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组织协调外来跨区作业的农机手的后勤服务及保障工作。落实农机安全监理责任一是农机数量清查,通过查阅牌证管理系统、调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对全县大型农机拥有量进行摸排。二是扎实严谨开展农机安全源头管控工作,严格按照《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登记规定》、《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规定》等业务规范执行农机上户,牌证发放工作。三是严把年检年审关。四是免费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开展线上线下培训5次,培训500余人。五是多部门协作共同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每个月联合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对农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严厉查处无证驾驶拖拉机上路的行为,保障全县农机安全生产。抓好农机化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以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秸秆还田、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等多途径、多层次的合理利用,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以上。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全年新增农机合作社5个,农机服务组织累计达28个,农机跨区作业、代耕代种、生产托管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宣传工作重点一是在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app上及时发布工作动态、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等各类政务公开信息。二是加强与市农机中心的联系,适时统计报送、转发、市文件和工作信息。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形式,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机补贴产品和供货企业的监督管理,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会议。四是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加大开展变型拖拉机报废淘汰政策和顽瘴痼疾整治的宣传,提升广大农机手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自觉参与整治行动。。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勉县通过积极培育发展农机,开展农机产业化、机械作业全程化服务和农机安全监理等工作,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勉县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县内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机育、机插等方面起到了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经营形式也由跨区机收、机插秧为主的单项作业逐步向耕、种、收一条龙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机制逐步完善,运营日趋规范。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定期进行农机手培训,提高农机手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意识,确保所有驾驶人员都持证上岗。对到期农机进行报废处理,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台账,保证农机作业的安全生产。通过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宣传工作,增加全县农机保有量,全县农机总动力2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了1.1万千瓦,节省人工成本和作业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低2022年我县主要粮食作物的综合机械化率为57.7%;特色产业机械化上,除茶叶加工、食用菌生产机械化程度提升较快外,果业蔬菜、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与全省农机化水平70%相比较低了近12个百分点;粮油机械化播种、收获薄弱环节和丘陵山地机械化发展“瓶颈”还很突出,以茶、果、药、菌、蔬为主的特色产业机械化装备不平衡,短板弱项还很多。农机化发展合力有待形成目前,全县基层农机人员力量薄弱,农机化项目投入不足,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程度不高,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机农艺融合缓慢,这些都制约着我县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机化推广力量薄弱因机构改革全县基层农机队伍变化很大,缺乏农机推广人才,农机技术储备不足,缺少业务经费,手段落后。一些地方,对农机推广的思维固化、认识不足,还存在山区无法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认识误区,常年未开展过一次技术培训、现场展示、示范推广工作。整改措施1、加强农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参观学习工作,加强对于年轻农技干部的培训。通过网络、杂志等多渠道的学习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完善农机管理体系,提高农机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加强农机基础设施的建设,时刻关注农机管理的安全问题,加强对农机质量问题的监测,使农机户能够有完善的售后系统,逐步解决完善农机问题,确保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3、加大新型农机推广力度,尤其是大力推广适合小农生产、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以及适应特色作物生产、特产养殖需要的高效专用农机。通过组织各种线上线下培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迅速将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向农户介绍,大力提高玉米、马铃薯、茶叶等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四、2023年工作计划围绕“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个中心,紧扣全省农机化工作会提出的“推进五大行动”,用实际行动推动我县农机化工作有新的提升。(二)加快补齐稻油全程机械化短板一是围绕粮油耕、种、管、收、秸秆处理、烘干、初加工等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插机播薄弱环节,持续加大平川镇办水稻规模化集中育秧、机插、机直播、油菜割晒分段机收技术及机具装备示范推广;探索引导插秧机租赁、跨乡镇作业服务等模式,多方争取水稻插秧机购置叠加补贴,解决当下插秧机装备不足问题;继续试验油菜毯状育苗和扩大油菜农用无人机飞播面积,积极推广轻量化机播机插模式。二是尽快补齐丘陵山区机械化短板。大力推广适合丘陵山区特点的小型先进适用的耕种收农业机械,力争每年举办一期粮油生产机械化演示培训会,扩大机械化推广力度。三是提升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推广秸秆有机肥、青贮加工利用等机械,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打捆、拣拾、饲草加工、秸秆基料食用菌生产等技术,不断提升综合利用率。(三)加快推动特色产业机械化水平一是围绕全县茶叶、食用菌、中药材3个特色产业,大力推广田间耕种、有机肥深施、茶果菌品采收、储运、分级分选、储藏、烘干等机械化装备与配套技术,加快食用菌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生产加工机械装备与配套技术推广应用。二是围绕生猪等特色养殖业,加大青贮饲料收获、饲草料加工、自动饲喂、精准环控、粪污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机械化装备与配套技术推广。(四)认真落实农机惠民政策2021—2023年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经开始实施,补贴重点向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畜产品生产、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以及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发展所需机具倾斜。今年起,育秧、烘干、标准化猪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更多符合条件的高端、复式、智能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同时,成套设施装备试点品目数量和资金规模由省上结合实际确定,目前正在调研摸底。后期,将及时开展购机补贴办理人员业务培训和廉政警示教育,使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精神和实施要求在我县精准落实。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对补贴政策的知晓率,引导、撬动农民和各类经营组织购买农业机械积极性。(五)稳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一是认真做好“三夏”、“三秋”机械化生产服务保障及信息报送工作。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机大户服务功能,全力组织好重要农时机具检修、机手培训、信息引导、机具调配、供油、抢修等服务保障工作,认真做好农业机械化生产统计和信息报送,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有序进行。二是大力培育农机经营主体(农机作业服务队),鼓励农机合作组织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普通农户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重点发展1--2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通过生产托管、代耕代种代收、跨区作业服务及土地流转等多途径多形式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三是加大农机实用型人才培养。组织镇办要以会带训或办班培训等形式,开展农作物机收减损工作,加大机手培训,强化粮食机耕、机播、机收技术指导和作业安全操作,全面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水平。探索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扶持培养一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带头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