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主要业务情况(一)积极开展业务培训。今年以来,我所积极参加了全省官方兽医线上培训并全员通过了网络考试;组织县内的官方兽医开展了2次集中培训活动和1次线上培训累计学时860个,并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组织全县官方兽医进行了线上考试;我所驻场检疫的官方兽医参加咸阳市2022年屠宰环节检疫检验轮训1期5人次,参加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系列培训1期6人次,有效提升了官方兽医的履职能力和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二)、宣传引导方面。结合放心农资下乡、“瘦肉精”专项整治、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集中宣传活动和日常的下乡监管工作,我所上半年来共出动宣传车10台次,悬挂横幅3条,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30余份,印发张贴“规范兽药使用告知书”“致广大群众远离‘瘦肉精’明白书”“生鲜乳质量安全告知书”“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明白纸”“畜禽养殖场饲料兽药使用规定”“关于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的通告:等宣传单1000余份,发放《畜产品消费指南》《人畜共患病知识手册》50余本。(三)、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全面推进。依托在县内8个镇设立的14个动物检疫申报点,2022年,我县共产地检疫生猪18.95万头、禽200.78万只;并对出栏生猪实施了“瘦肉精”抽检,共检测3603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四)、屠宰检疫工作稳定有序开展。我县渭河桥屠宰厂经市所验收于4月20日正常运转以来,我所派驻6名官方兽医驻场实施检疫,2022年,我县共屠宰检疫生猪9.97万头,回收耳标9.97万枚,并对5271份生猪尿样实施了“瘦肉精”快速检测,2428份生猪血样实施了“非洲猪瘟”的快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出并无害化处理有害腺体9882.4公斤。对检疫检验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驻场官方兽医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五)、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检验检测。结合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将县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分为A、B两个级别,由县动卫所和各基层畜牧兽医站分级监管。并进行了“瘦肉精”、抗生素残留等例行检测。对出栏调动的生猪实施了“瘦肉精”快速检测,抽检比例不低于1%,每批次不少于1头;屠宰场按照“头头采、批批检、全覆盖”的原则,对进场的生猪实施“瘦肉精”和“非洲猪瘟”快速检验检测。对县内的4家生鲜乳收购站收购的生鲜乳实施了4次快速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M1、庆大霉素、布鲁氏菌抗体、四环素、磺胺类共计6种。共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送样64个,进行“瘦肉精”、抗生素残留等项目的例行监测,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截止12月底,中省市业务部门共在我县抽取畜产品(肉、蛋)样本55个、生鲜乳4次抽检,检测结果也都符合要求。组织执法人员对县内的兽药饲料经营门市是否存在经营人用药品,违禁药品和上级文件公布的假劣兽药;经营台账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进行了全面排查和不定期检查。(六)、切实做好畜禽运输车辆备案工作。我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531号公告》的要求,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畜禽运输车辆做了全面统计,宣传了国家关于畜禽运输车辆备案工作的相关要求,并督促各运输车辆积极备案。2022年,全县40辆畜禽运输车辆都已在“牧运通”信息系统和陕西智慧动监中完成备案,并已全部加装GPS定位系统。(七)严格票证管理。为加强对票证的管理,我们建立了《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制度》,对证、章、标志的使用实行“三专五统一”(专人负责、专账登记、专库保存,统一领取、统一发放、统一回收、统一审核、统一销毁),严格领销制度,实行专人负责,总量控制,以旧换新,责任到人。2022全年共发放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500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3400份,产品检疫合格证明(A)450份,产品检疫合格证明(B)11000份,产品检疫大标签6000枚,产品检疫小标签12000枚。(八)、加强对全县病死畜禽的收储的监管。要求畜禽无害化收储中心认真做好病死畜禽的收集、贮存、消毒工作。全年共累计无害化处理生猪5952头、羊268只、牛10头、鸡1398羽,其中:各养殖场(小区)自行无害化深埋处理病死猪929头;畜禽无害化收储中心向咸阳市淳化县华京美阳畜禽无害化处理厂输送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生猪4983头、羊268只、牛10头、鸡2398羽。(九)、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根据县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工作安排,我所对包抓的贞元镇17个行政村22户“三类人”进行农业技术帮扶,帮扶人员每月进村入户,了解帮扶需求,进行政策宣传和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全年共进村入户17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份。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一)2022年,依托县内8个镇设立的14个动物检疫申报点,共产地检疫生猪18.95万头、禽200.78万只;并对出栏生猪实施了“瘦肉精”抽检,共检测3603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屠宰检疫生猪9.97万头,回收耳标9.97万枚,并对5271份生猪尿样实施了“瘦肉精”快速检测,2428份生猪血样实施了“非洲猪瘟”的快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切实保障了全县动物疫情安全。(二)我县是畜牧大县,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量大,任务重,对饲料违规添加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规物质检测,必须常抓不懈,履行动物卫生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建立常态,长效监管工作机制,确保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三、存在问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深入、执法相对人的法治意识淡薄,守法观念不强,特别是在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宣传有待加强。(二)、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功能剥离后,检疫工作缺乏执法保障。综合执法改革后,动物卫生监督所不承担执法监督职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缺乏执法保障,对畜禽养殖场(户)不申报产地检疫没有执法措施,将对产地检疫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四、整改措施(一)、加强业务技术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结合实际工作,阅读有关专业期刊和杂志,浏览有关专业网页和网站。平常工作中遇到问题善于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提高业务水平。(二)、认真落实畜牧业各项法规,依法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对发现问题的养殖场(户),跟踪检查,落实整改情况,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坚决立案查处,彻底根除各类违法行为,形成全方位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五、下一年工作计划(一)、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工作效能。2023年将对县动物卫生监督及乡镇兽医站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要求检疫人员履职尽责,严格按照检疫规程进行检疫。为全面提升我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二)、强化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切实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对全县检疫工作开展严格监督检查,切实杜绝只开证不检疫现象的发生,做到严格检疫。严格开展生猪调运前的检疫工作,并加强监督抽检。切实做好生猪屠宰检疫监管工作,确保病害肉品不出场。确保动物产地检疫率100%、动物产品检疫合格率100%。(三)、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源头上确保畜产品生产安全。畜禽规模养殖场一直是监管的重点环节,对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实行挂牌责任制。督促养殖场规范使用兽药、饲料等投入品,建立完善畜禽养殖记录等档案,并认真检查养殖户用药、饲料等养殖投入品使用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等,强化“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监督抽查频率,从源头上加强了对违禁药品的监管,从养殖环节上强化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四)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1是各动物检疫申报点对出栏环节调运的生猪实施了“瘦肉精”快速检测,抽检比例不低于1%,每批次不少于1头;2是屠宰环节屠宰场按比例实行“瘦肉精”和“非洲猪瘟”自检、官方兽医对屠宰场检测过的猪群按比例实施“瘦肉精”复检;3是对县内的生鲜乳收购站收购的生鲜乳实施“三聚氰胺”抽检。(五)、加强三个监管。第一加强生鲜乳监管;第二加强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监管;第三加强无害化处理监管。(六)、积极完成县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