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3-05-18 09:41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艺术创作、培训、指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业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文化影视中心二楼
法定代表人 胡婧
开办资金 9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18万元 30.44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6月7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王庆和变更为胡婧,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汉中市南郑区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1、每周一至周五及节假日免费全天开放书画展厅、综合排练室、非遗展厅,接待群众免费参观活动。2、积极筹办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了“百人纳百福新春送祝福”活动。开展了“汉韵迎新年随手拍晒年味”活动。参加“凝聚时代力量·共创南郑辉煌”汉中市南郑区2022年迎新春网络春节晚会。3、举办2022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南郑区主会场系列活动。4、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6月1日在黎坪镇七鸭子教学点举办庆“六一”暨助力乡村振兴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了学习用品、文艺节目、节日蛋糕,并共同手绘了巨幅儿童画。5、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二级文化馆。6、抓好群众文化培训辅导工作。对老年合唱班、民乐班、舞蹈班,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授课,文化馆进一步增强规范化管理。7、开展中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1)参加由汉中市文化馆主办,各县区承办的第二届“非遗闹古镇欢乐国过元宵”非遗展示展演活动。(2)举办“融融端午情,团圆家万兴”端午节活动。(3)举办“月满中秋雅集与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现场讲述中秋节的故事,以诗、以乐抒情,以花、以茶会友体验月饼制作,以雅的方式体验中国传统节日。8、文化交流开展情况:(1)咸阳市群艺馆来我馆参观交流学习,现场参观汉中藤编。(2)文化馆非遗干部到洋县文化馆学习国家级项目的保护工作。(3)市政协委员调研南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9、精选优秀作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活动。(1)选送了25个民乐演奏视频报送到市文化馆,参加全国“云享国乐风华”活动;(2)选送了37件少儿美术作品参加“花朵”陕西省少儿美术展。10、举办书画展览。(1)举办了2022·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南郑主会场“金色花海·翰墨流芳”书画作品展;(2)举办了2022年汉中市南郑区庆国庆书画展。11、提高干部自身素质。(1)参加《汉中市文化人才专项培养—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作培训班》学习2人;(2)参加全市摄影培训班3人;(3)参加“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基层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陕南地区)专题培训班学习2人。(4)参加“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群文舞蹈创编培训1人;(5)参加“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书法创编培训1人。12、公益及培训:(1)举办“职工参与我为‘创文’”南郑区工会会员手工折花培训班;(2)举办2022年暑期青少年钢琴公益培训班。(3)举办2022年暑期青少年古琴公益培训班,邀请了我区《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人樵云博担任授课教师。13、群众文化宣传和创作:(1)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篇;(2)在《文化艺术网》发表文章8篇;(3)《文化艺术报》发表文章1篇;(4)在《汉中视听》发表文章1篇;(5)在《今日头条》发表文章1篇;(6)在《南郑先锋【五星创建双强争优】》发表文章1篇。二、取得的社会效益:群众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免费开放项目面向全民开放,非遗项目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及传承。扩大了文化宣传工作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群众带来了一些经济效益。三、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区地域广阔,文化馆人员少,基层文化站的培训与指导工作未做到全覆盖,仅局限于邻近镇村,偏远的镇村显得较为薄弱。四、改进措施:1、加强非遗项目的挖掘、保护及申报工作;2、加大群众文化的宣传力度及文化下村活动;五、今后工作思路:1、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抓好免费开放工作,强化乡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2、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提升当地民俗文化活动特色。3、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加大对《龙骨水车》等十项省级项目的保护力度,做好国家级保护申报的储备。4、大力组织下基层采风、研讨活动,紧抓群众文艺创作,把文艺创作作为立馆之本。5、强化文化专干、社区文化骨干和文艺团队的培训工作。6、落实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基地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