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川县信访接待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信访事项受理、处置;信访情况调查研究及建议;来信来访相关的信息咨询及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政府院内(附楼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翟张锋 | |
开办资金 | 96.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33万元 | 9.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洛川县信访接待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洛川县政府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情况。全县13个镇街、便民(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均成立了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构,建立了制度,落实党委书记、镇长(主任)、分管领导分别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第一、第二、第三召集人。我县《救助缓窘迫息访促和谐》在《农民日报》2022年9月9日刊发,《坚持“五个一批”夯实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以帮扶救助为兜底,不断提升信访工作质效》经验做法分别在省《民情与信访》杂志2022年第8期、第10期刊发。信访矛盾源头治理多元化解创新年活动情况。创新年活动开展以来,县联席办多措并举,紧扣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关键,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积极发挥“和事佬”调解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巡回问诊等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作用,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减少矛盾上行。旧县砖厂、琦泉电厂欠薪,老庙镇甘肃民工等5起意外死亡赔偿,民办学校学生入学,交通系统临时工工资及出租车营运,多个镇村土地增减挂钩,新建园政策配套,马彦涛、刘会萍、白丹等信访积案,文小燕、刘二卫涉法涉诉问题等30多个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妥善化解,实现了案结事了。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敏感时期信访工作维稳情况。党的二十大及各级“两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下,县信访联席会议提前谋划,及时研判,开展矛盾纠纷排查7次;跟随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乡实地督查指导、交办信访问题4次;县联席办实地下访、督办6次。全县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初信初访,在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敏感时期实现了无越级访目标。《信访工作条例》宣贯落实情况。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政府常务会议各集中学习1次。县信访接待中心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8次,聆听视频解读讲座3次。《条例》施行以来,县联席办组织开展洛川融媒体专题访谈1次、上街集中宣传6次,深入镇街宣传4次,机关干部参加市集中培训2批12人次,发放宣传手册、彩页、倡议书1200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各级走访情况。2022年,全县累计发生来县信访2138人次,其中集访107批1765人次,同比总量持平,同比批次、人次分别上升5%和7%。上市访138人次,其中集体访10批116人次,同比总量上升55%,批次、人次分别上升51%和52%。赴省访36人次,其中集体访2批26人次,同比总量下降16%,批次持平、人次下降21%。进京访7人次,无集体访,同比下降56%。网上信访情况。各级网上受理信访事项369件,其中来信27件、来访31件、投诉311件,已办结332件,其余正在办理中。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群众满意率信访部门99.35%,责任单位98.31%,参评率90.31%。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情况。今年,中省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两批共交办我县积案62件,其中第一批48件,第二批14件,均已全部办结上报。办结后我县共发生倒流件5件(第一批4件、第二批1件),核减1件,办结上报4件。三、存在问题一是信访突出问题研判、化解时效性不强。个别单位群众来县走访劝返后,不能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导致发生上市赴省越级走访,造成全县各月越级走访总量在全市排名靠前。二是矛盾源头治理多元化解创新年活动开展不平衡。个别镇、部门单位对信访工作重视不够,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效果不明显,重复来县访、重复网上信访多。三是信访信息系统重复信访件多、参评率较低。责任单位化解信访事项,不能坚持“三到位”原则,导致信访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倒流信访渠道多,信访人对法院判决不满意或者无法强制执行,两种因素导致信访信息系统不参与评价或者评价为不满意,继续重复网上反映问题,严重影响我县满意率、参评率及重复信访同比变化,造成各月考核网上整体得分不高。四、主要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责任,牢固树立“稳定也是政绩”的思想,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狠抓好信访工作。二是进一步坚定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的信心和决心,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准确把握信访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刻认识开展矛盾源头治理多元化解创新年活动的重要意义。三是坚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克服形式主义,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合理的问题,针对每个案件的不同情况,因案制宜、区别对待、分类处理,创造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四是依法规范群众的信访行为,创新信访工作法制化的体系,帮助和引导群众依法按程序上访。五、下年工作计划(一)有效提升基础业务办理水平。改进网上信访事项办理方式方法,快速回复告知,缩短办理时限,加强跟踪督办,高效解决问题。健全信访事项非现场督办和实地督查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建立督查督办与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追究责任建议相贯通的工作机制,提高督查工作实效。提高信访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信访大数据分析利用,加大信访基础业务日常督查、通报、指导力度,及时组织参加中省市组织的信访业务大讲堂,自下而上开展岗位练兵比武赛活动,为参加全市信访基础业务比武竞赛奠基。(二)不断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加强信访矛盾源头防治,利用信访网格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作用。统筹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处置向预防转变,力争把各类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努力实现“最多访一次”目标。加强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联动机制,拓宽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的制度化渠道,扩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覆盖范围,快速有效化解日常矛盾纠纷。深入开展“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和全省“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不断夯实基层基础,避免和减少群众越级上访。(三)扎实做好重点时期维稳保障工作。坚持重大活动期间信访维稳工作机制,精心安排部署,严密组织实施,全力做好全国和省市“两会”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期间的维稳保障工作。加强重要敏感信访信息报告、通报落地和反馈,妥善处理行动性、群体性、极端性信息,做到反应迅速、工作规范、方法妥当、处置到位,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聚集上访、极端恶性事件和因工作不到位引发的负面炒作。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确保来访接待场所信访群众和工作人员安全。(四)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新时代信访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强化信访工作队伍多元化、全员化、多层次的专业化能力培训。通过开展信访业务大讲堂、举办培训班、跟班学习轮岗锻炼,现场观摩、案例点评等方式和途径,不断提升信访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信访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夯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