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西安市未央区阿房路一校

西安市未央区阿房路一校

发布时间: 2023-05-17 11:37
单位名称 西安市未央区阿房路一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阿房二路西纺一村
法定代表人 肖红斌
开办资金 538.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21.44万元 1668.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在西咸新区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校始终坚持走“文化润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之路,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精神与物质双过硬,软件与硬件双提升,教学设施更加优良,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现将我校2022年度开展工作,以“聚力新突破,再攀新高峰,奋进新台阶,蓄势新成长”为主题,我校全体师生凝心聚力奋勇向前,圆满完成了2022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真思实研,向远而行——思行教学再攀新高峰一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点,夯实“思行课堂”我校确定了以思维型教学为主导的“661”课堂教学模式,正式开启第五次课堂教学变革——“思行课堂”。以“思维型课堂教学”为主题,三是以学习培训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以各类比赛为契机,营造浓郁教研氛围。五是优化管理,增值赋能——落实“双减”再谋新发展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政策,学校围绕“减负增效,全面育人”理念,创新性开展各项活动。2.安全于心,责任于行——健行安全护航新成长我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教育为主、预防为先、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身心健康、智圆行方”的“健行”安全文化理念,以“明责、教育、查改、自管、共育”为思路积极开展校园安全工作。积极落实安全责任分工制,真正做到人人明责、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校长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和安保主任有分管责任。班主任为本班的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任课教师为当堂课的直接责任人。狠抓疫情防控,定期进行预防控制工作的研讨,建立严格的晨检、午检制度,做到“三阻断一应急”。3.俯首耕耘,勤慎肃恭——物质育人再创新氛围校园物质文化是后勤工作的重要部分,我校后勤工作始终立足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墙、宣传栏、文化走廊等进行宣传,形成“点、线、路、面、”结合的立体文化育人空间。二、社会效益情况:一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开源节流,继续全面做好校园整体环境的净化、美化和基础设施改善工作,在教育卫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13.9万余元购置了专业的足球训练器材、体育器材。上级为学校投入106万元,用于学校操场的整修,更换了新的草坪、塑胶跑道,铺设了新的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硬化了学校地面;同时投入19万对学校厕所进行了整修。为学校报告厅添置了全套的音响设备灯光设备、LED大屏;再次投入资金87.42万元,对学校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科技室、劳技室、书法教室进行了全面改造与提升,部室增添4套一体机设备。环境文化与物质文化同步进行,使我校育人氛围再次提升。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智慧校园”处于推进建设阶段,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优化升级,校本学科资源库和学习资源库相对较少,暂不能很好地支撑学科教学。基础环境、知识共享服务体系、智慧应用、特色培育、示范辐射等五方面的智慧校园一体化设计正在逐步完善。二是教研氛围有待进一步加强。我校老教师较多,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近两年的教师队伍吸收了许多新鲜血液,但处于中坚力量的骨干教师队伍稍显薄弱,青年教师成长较慢,还没有形成浓厚的教育科学研究氛围。措施:1.快速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对标《ADDINCNKISM.UserStyle陕西省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以“应用为王,小步快走”的思想,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师生数字素养培育,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2.深化课程改革,加大教科研氛围营造,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持续推进“661思行课堂”模式研究,积极完善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功能,让教育科研、学校管理相整合。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挖掘发挥老教师作用做好“传帮带”,坚持走“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思路,打造高品质教师队伍。四、下一步工作计划:继续完善校园文化体系,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深化“思行文化”内涵,完善“行五育,乐思行”“思行”课程体系,丰富知行德育、思行课堂、乐行社团、健行安全、俭行后勤内容,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加强物质文化、环境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而奋斗,继续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品质学校”蓄势赋能,稳步奋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