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特殊教育学校

洛川县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3-05-17 10:10
单位名称 洛川县特殊教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康复训练。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龙翔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党文龙
开办资金 2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26.5万元 2369.7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教科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党建引领,科学保教,示范带动。我校支部围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学习型支部为目标,加强了党员教师的理论学习。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延伸“恒爱”内涵(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育人水平。(3)打造“师爱”形象。师爱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我校将教师师爱形象塑造作为塑造教师形象的重要途径。3、立足德育体系构建,丰富德育活动。(1)建立“三维”德育工作网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定了班级考评、文明班评比等规章制度,形成了“学校、德育(教学)、班级”、“学校、社会、家庭”、“教师、学生、家长”三维一体的德育管理模式。(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针对特殊学生身心特点,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富有特色主题实践活动。(3)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学校借助社会多元力量,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4)夯实德育常规,注重细节育人。通过每周一升国旗、国旗下讲话,每学月主题班会,深化爱国主义、文明礼貌、尊老敬老、节约资源、关心帮助他人等思想教育,利用LED、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平台开展德育宣传教育,每期大小各类德育活动不少于20余次,让德育渗透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5)抓好体、卫、艺工作。一是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严格落实“两课两操活动”的要求,保证学生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提高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质量。二是抓好社团活动建设,积极开展了“手工”、“舞蹈”、“社交”、“篮球”、“羽毛球”等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形成学校特色。开展“一班一主题,一班一亮点”班级文化墙设计活动、文明班级、文明保育室、文明餐厅评比活动。(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氛围。加强教职工创建文明校园知识培训,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文明活动,如:班队会、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与洛川县北关小学、东关小学联谊开展促进特普融合教育,培养特殊儿童文明交往、快乐沟通的良好习惯。(7)组织学生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适合特殊学生各类活动,如:清明祭英烈、我为洛川添点绿、组织学生走进中国苹果第一村,了解洛川苹果发展文化,利用革命教育基地(洛川会议旧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8)以“我们的节日”为文化生活主题,让学生了解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的历史与习俗,教育学生尊老爱幼,早日做社会的有用之人。4、抓实教学、教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1)落实教师“五个一”工作。按照“五个一”要求,采用分教研组管理模式,督促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教后反思、撰写读书笔记和论文等。同时加强课堂教学检查力度。不定期组织课堂巡查,督促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情况,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2)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特殊教育专业水平,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用实际行动落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本学年度将教师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开展“走出去、请进来,互帮互教、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业务能力。(3)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升业务水平。通过教研组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同构异课、课件制作、律动,美工赛教等教师基本功训练系列活动的开展,夯实教师的教学功底,提升教师素质。5、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味,力求以文化人。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悠久历史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为此,我校着力打造特色校园物质文化,让环境涵养每一名学生。二、取得的成绩1、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稳步推进。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教育奠基”二十四条,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本期我校学段衔接,医教结合,实现融合发展,开设特教学前班,招收3至6岁特殊儿童,抢抓康复黄金时间,接受早期干预,提高康复可能性和成功率,15岁以上学生将劳动教育课程化,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自理、生活能力,掌握一技之长。2、建立“名优+”学校合作模式。学校鉴于区域内同类型教育体系稀少的实际,着眼国家、省级名优特教资源,积极协调联络,先后和无锡市梁溪区特殊教育学校、重庆市沙坝特殊教育学校、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安康市阳光学校、铜川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定期进行线上线下交流探讨,资源共享,进而带动学校高质量发展。3、教育教学成绩可喜,工作出彩。上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紧紧围绕“个性化教学”、“康教结合”、“融合教育”开展,注重细节育人,通过“清明祭扫”、“烟头不落地、城市更美丽”、“寻找春天”等系列活动,结合每学月主题班会,深化爱国主义、文明礼貌等思想教育,将德育工作渗透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教研教改活动,让教研成为学校发展办学的引擎。2022年7月,学校荣获“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2月陕西省省级课题“信息技术在特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顺利结题并评为“省级优秀课题”。三、存在问题极个别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教学工作敷衍,缺乏热情,全然没有主人翁姿态和奉献精神。有些教师攀比心态严重,这山望着那山高,动不动拿福利作比较,却从不拿教学水平、教学业绩、奉献精神作对比。通过攀比产生吃亏感,于是对教育工作懈怠不满。对于学校安排的工作则斤斤计较,百般推辞,摆困难,消极对待。有些教师不考虑大局,只考虑个人,也不注重自身业务知识和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自我满足,固步自封,对自己即将要落伍,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对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认识不够,也不积极。以上这些不认为是自身的需要,总认为是领导强加给的负担。四、整改措施1、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效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的管理。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良好的规章制度是提高约束力,增强凝聚力的主要机制。为此学校将结合工作实际,对照师德规范要求,科学制订和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建立起政治学习制度。二是进一步强化师德评估考核。三是逐步完善社会、家长及学生民主评议师德师风的制度。四是建立起向社会承诺的制度,对社会和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向社会和家长承诺,接受社会监督。五是每学年组织一次师德师风经验交流会。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戒骄戒躁,扎实有序的对待每项工作,披荆斩刺,扬长避短,在特殊教育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勇于探索,办出让政府放心、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学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