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川县招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管理和服务保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全县经济技术协作和对外招商投资管理;全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协调、督查、落实;有关投资环境管理中的投诉受理;招商引资活动服务和信息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政府综合办公楼6楼60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永强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川县经济发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38万元 | 11.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招商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县紧扣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围绕“工业转型、苹果引领、县城南扩、乡村振兴、教育奠基”战略,重点抓好苹果产业和延长石油关联产业两个链条,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注重项目落地,招商引资项目从数量向质量不断转变。现就全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活动情况(一)精准施策,全面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全面优化组织结构,建立招商引资“双组长”领导机制,制定招商图谱,成立“五大产业招商专班”,夯实“一把手”亲自招、带头招“第一责任人”。二是3月3日召开了全县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会,制定出台了《洛川县2022年-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将招商引资任务直接下达给产业招商专班各位领导和镇街、部门主要负责人,夯实“一把手”招商引资责任;做实做细招商引资事前、事中、事后基础工作,解决了“为什么招”、“招什么”、“谁去招”、“怎么招”这四方面问题。三是加大招商引资预算投入,县财政在困难的情况下列支300万元招商引资工作经费,主要用于项目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参加省市举办的招商活动及各产业招商专班外出开展招商活动等,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财力保障。四是结合县情实际修订了《洛川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修订完善《洛川县招商引资考核办法》。(二)招商活动重点突出,项目引进成效显著。一是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头开展重大项目洽谈对接,协调推动项目落地建设。邀请中国旅游设计院、深圳投资商会、太平洋第七建设集团等企业实地考察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县委、政府领导多次会见企业负责人并召开项目座谈会对接洽谈项目。县委张继东书记带队赴厦门举办洛川苹果宣传及开展叩门招商活动;人大王晓宏主任带队赴南昌宣传推介洛川苹果并赴江西绿萌科技有限公司就选果线生产制造、农产品自动化加工包装项目进行了考察;政府张晶县长借助进博会平台带队赴上海、杭州、苏州、江阴、南京等地就生物菌肥厂、电解液桶、智能打药机制造等项目进行了考察洽谈并赴成都推介宣传洛川苹果及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等。全年累计开展小分队外出招商25次,对接拟投资企业80余家,初步与江苏迅雷激光科技、江阴市鹏鹞联业生物、江苏岚江智能科技、杭州帷盛科技、中化农业等30余家企业达成投资合作意向;二是积极参加省市活动。用足用活各类招商平台,先后参加了“我要去延安•云上招商”集中洽谈签约仪式、陕西一京津冀产业合作(线上)活动、第六届丝博会和杨凌农高会等一系列投资促进活动,共签订招商项目18个,总投资84.34亿元。三是筹备召开了第十五届果博会线上苹果产业招商引资大会。果博会期间成功召开了线上苹果产业招商引资大会,会期相关单位就洛川苹果产业和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招商项目进行推介,在线点击量达2万人次,云端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20.064亿元。(三)统筹策划,加强项目策划包装。一是精心策划推介项目。立足县情实际和产业优势,结合产业发展“延链、补链、强链”需求,围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文旅服务、城市经济、“1+3+X”园区5大产业导向,组织编制了《2022年洛川县招商引资项目册》,策划储备产业项目82个,总投资212亿元,策划完成洛河峡谷经济带食用菌种植、农用机械制造、苹果系列产品开发、50万头生猪生态农业产业链等10个精品项目,分别制作了项目策划书和PPT演示文稿;二是编制招商作战图册。实施精准招商,挂图作战,收集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行业100强等企业简介和联系方式,编印了《招商引资作战图册》、《产业链图谱》和《小分队招商图谱》,便于各产业招商小组与企业对接联络;三是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拍摄制作了《大美洛川生机盎然》招商引资形象宣传片,充分利用各种招商引资活动机会,大力推介宣传,让更多企业家了解洛川、投资洛川。(四)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地。一是续建项目抓复工。大唐新能源发电、万吨冷气调库、苹果示范基地等项目按计划开复工且进展顺利。青怡洛川苹果基地及智能选果车间、大北农万头种猪场、朱牛供销交易物流园等项目建成运营;二是新签约项目抓落地。对新签约项目逐个成立推进专班,协调企业办理项目审批等相关手续,延刚果业加工车间、美域高研发中心、黄连河香菇小镇等项目顺利建成运营;国家能源抽水蓄能电站、国电投300兆瓦风力发电等重大招商项目成功签约,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三是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项目总体设计规划和部分土地征收工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正在同步进行。(五)狠抓督查考核,传递招商压力。结合省、市最新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和我县实际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优化了《洛川县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小结、年终考核”机制,县委督查室按季度开展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督查和业务指导,印发督查通报3篇,通报批评了工作相对缓慢的单位,将招商压力层层传递,增强招商动力,确保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二、取得主要效益2022年,我县新纳入市级统计盘子招商引资项目56个,总投资59.35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48个,占项目总数的85.7%,2亿元以上重点招商引资项目7个,到位资金54.05亿元,占任务47亿元的115%,实际利用外资1135万美元,占任务900万美元的126.11%。新型环保农药制剂加工厂、中化洛川苹果全产业链服务中心、自动化防雹网厂、凯华制梁场建设项目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建成运营;凤栖街道办石灰石粉脱硫剂生产项目、朱牛狮头鹅养殖基地、苹果产业集群一期改造提升、土基黄连河香菇大棚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且进展顺利;胡村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菩提生物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三、存在问题一是项目引进难度越来越大。我县是苹果大县,近年来重点围绕苹果产业引进果库贮藏企业,总库容已达68万吨趋于饱和;关联产业小微企业也彰显活力,但企业投资规模偏小,财税贡献不大,产业链带动效应不明显。引进产业龙头、高端装备制造和新经济等产业项目困难较大。二是园区要素保障相对滞后。部分招商项目前期对接较为顺利,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由于缺乏建设用地等问题落地困难。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虽启动建设,但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项目区用地手续目前正在报批中,对外来投资者吸引力不足。三是营商环境还需提升。部门乡镇招商引资工作进展不平衡,相关部门主动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工作中上下联动、协同配合还不够高效。整改措施1、加强主导产业招商。一是依托苹果产业园区、苹果后整理园区以及苹果关联产业集中区为重要突破口,围绕苹果后整理、苹果深加工,引进果酒、果酚、果品包装等项目,力争为苹果第二关联加工区引进一批龙头性企业;二是围绕已引进的新希望生猪厂、伊利奶牛基地等大型养殖企业,强化延链补链、项目推介,积极引进饲料加工厂、大型屠宰场、肉品加工、有机肥等配套项目;三是围绕延链下游产品,积极引进大型塑料周转筐、编织袋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2、全力推进项目落地。按照项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跟踪服务的要求,对2021年新签约的招商项目进行梳理分类,一个项目落实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职能部门承办,逐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积极主动与投资企业联系沟通,切实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项目顺利落地建设。五、下年工作计划1.筹备召开2023年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会。建议2月份以县委、政府名义召开全县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会,表彰奖励2022年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安排部署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动员各级各部门单位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和方向,对照《洛川县2022-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夯实责任,确保圆满完成招商引资各项工作任务。2.精准高效参加招商引资活动。继续坚持县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考察,按照5个产业招商专班分工,由牵头部门认真梳理已对接企业和项目跟进情况,制定详细精准的外出招商方案,牵头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的情况下开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紧盯节会、展会等平台,积极组团参加丝博会、农高会、跨采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等重大招商活动,动员各镇街部门加大外出叩门招商频次,力争取引进一批“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的好项目落户我县。全年外出推介考察不少于20次,对接目标企业不少于50家,招引落地投资过亿元的项目5个以上。3.精心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继续围绕“工业转型、苹果引领、县城南扩、乡村振兴、教育奠基”战略,紧扣“五大招商领域”,摸清产业家底,弄清“有什么”,明确“要什么”。围绕苹果产业链条延伸,策划包装农用装备制造、果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等项目;围绕延炼下游产品,策划包装精细化工和终端应用产品等项目;围绕畜牧养殖,策划包装饲料生产、畜禽屠宰、肉联加工和有机肥等项目;围绕县城南扩,策划包装商业综合体、高铁站服务区和货运物流等项目;围绕乡村振兴,策划包装苹果小镇、食用菌种植小镇等项目,形成招商项目简介,不定期向外推介。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项目落地运营。牢固树立“项目落地是硬道理”的理念,坚持“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推进单位、一名专职人员、一套推进方案”的服务机制,集中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保障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运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