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蒲城县> 蒲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蒲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6 15:50
单位名称 蒲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志愿者和志愿者队伍管理以及志愿活动的组织引导。培育和宣传各类典型。
住所 蒲城县政府南院(广电大楼)5楼、8楼
法定代表人 王宏
开办资金 1.9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共蒲城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7万元 1.9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压实责任紧盯标准强阵地。夯实“中心、所、站”三级体系领导责任,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紧扣“十有”建管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家、实践站269个,实现100%全覆盖。今年3月份、5月份两次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学习印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评估标准》,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间进度,各镇(街道)每月汇报实践所站运行动态和经验成果。9月份,利用一周时间对全县17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进行交叉检查,对各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行实绩考核。11月24日在尧山镇实地观摩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情况,总结前阶段工作情况,安排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二)丰富载体开展服务扬新风。全面深入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注册“志愿云”系统,集中对“志愿云”管理员和志愿服务队进行培训,目前注册各类志愿团队579个,注册志愿者30391人。充分弘扬“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育人作用,发放传统节日倡议书,号召各级文明单位率先行动,在全县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制定《关于在全县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联合交警大队民警每月在天桥下对志愿者进行2次岗前文明交通劝导培训,每周对志愿者上岗情况进行随机抽查2-3次,每月对上岗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红黑榜排名通报。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的通知》,在县中心广场组织召开“学雷锋树新风,争做新时代文明实践追梦人”蒲城县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表彰24家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和22个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11月24日,结合我县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交通劝导执勤的同时,为出行未佩戴口罩的市民发放口罩,提醒市民规范佩戴口罩,提高防护意识。9月30日,在县委党校举行了第六届“蒲城孝子”表彰大会,授予蒋博等8位同志“蒲城孝子”荣誉称号,为评选出的八名孝子颁发了荣誉证书、慰问金及慰问品。全县上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崇德尚礼、敬老孝亲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三)争优创先树典展风采。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4月份,组织各镇(街道)主要领导召开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安排会,明确了“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要求。通过农户自评、群众互评、评审定星、张榜公示等环节,共评选出星级文明户9059户,其中三星级6370户,四星级2496户,五星级193户。组织15个文明村镇创建单位开展观摩学习交流,确定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14家。持续深入开展“中国好人”“陕西好人”“渭南标杆”“蒲城好人”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魏军荣获“陕西好人”称号;陈章锁、杨俊武、张向平、惠转梅、李小辉、张军武等获得2022年季度“渭南标杆”荣誉称号;开展了“我为文明蒲城”代言活动,组织陕西好人、渭南标杆和蒲城好人共计32个人,围绕文明交通、疫情防控、节粮爱粮、生态保护等方面宣传蒲城,弘扬正能量,树文明新风。开展好媳妇、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目前全县已培树陕西省五好家庭标兵户2户、五好家庭1户,三秦最美家庭1户、最美书香家庭1户,评选表彰县级五好家庭20户,好媳妇10个、好婆婆10个。(四)移风易俗提升文明乡风品味。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切实发挥一约四会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突出村民自治和德治,助力民风、村风、乡风向上向好发展,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联合民政局下发《蒲城县婚俗改革推进工作方案》《关于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的通知》,开展试点镇(街道)村(社区)建设,对各镇推选的“优秀村规民约”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推动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广大农村群众以先进为榜样,弘扬家庭美德,树立文明新风。(五)“1+1+1+N”志愿服务传递文明力量。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16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导员充分发挥“宣传员”“指导员”“服务员”“监督员”作用,通过“讲、评、帮、乐、庆”等形式,开展帮扶特色活动,做到“五个起来”,即把身边好人作用发挥起来、把基层文明创建统筹起来、把群众文化活动活跃起来、把党的政策法规宣传起来、把乡村振兴号角吹响起来。自“1+1+1+N”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以来,各指导员各显神通,渭南标杆张运福联系曲艺协会送红色戏曲下乡10场次,受众3000余人;县激情广场艺术团团长侯玉珍在内府村、中山村组织文艺工作者送科技送欢乐进村入户,演出15场次,赠送科技书籍820余册;中国好人王春颜开展金银花培训18场次,全力打造村级产业提升、农民致富的“幸福花”;渭南市诚实守信模范樊印平先后9次联系西农梁俊教授,增强群众掌握苹果花期管理知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杨引迪开展爱护眼睛科普知识宣传15次;渭南市十大杰出青年、交管大队民警陈福民每月对160余名志愿者进行岗前文明交通培训,保障对城区8个主要十字路口的交通文明畅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导员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让群众生活焕发出蓬勃朝气,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文明实践的力量。(六)以乡村少年宫建设项目为抓手,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加强。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征文、讲故事、演讲和春苗网知识竞赛等四项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全县共上报评选出优秀征文百余篇,通过仔细筛选,向市文明办报送优秀征文6篇,并在青少年中开展了清明节祭英烈、优秀童谣征集、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向国旗敬礼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开展学习争做美德少年和新时代好少年活动,我县城南第一小学的宋雨桐,第三高级中学的梁伟玮,矿区小学的刘菁悦,南街小学的王思成,龙池镇钤铒小学的李小凡等5名同学被授予2022年度“渭南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全县各学校学习宣传美德少年、争做美德少年氛围日益浓厚。7月份组织全县各校开展童心向党主题教育活动。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各学校创建积极性高涨,共申创市级文明校园4所,县级文明校园11所。11月10日对乡村少年宫学校网络资料上传情况进行了通报,并督促按照时间节点及时上传信息,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二、存在问题一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规范,不符合中央要求,各镇(街道)实践所建设滞后,领导重视不够。二是大部分阵地建设没有能做好各类公共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三是阵地建设和运行比较粗放,局限于挂牌和制度上墙,不能充分发挥好工作调度衔接、活动开展等综合功能,志愿服务队活动少。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建设一批优质站(所)。二是配合县联创办做好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三是认真落实好乡村文化振兴有关工作,抓好星级文明户、文明单位、身边好人等道德模范的选树培育工作。四是加大文明家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好少年宫建设和管理,加强文明校园的创建力度。五是抓好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立志愿服务联合组织,统筹协调各类专业志愿服务队。六是加大各类文明创建力度,强化中国好人、陕西好人、渭南标杆推选力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