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具体业务活动:1.持续加大治河管河力度。2022年,为深入推动河湖长制“有能有效”,市河管处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非法侵占水域岸线、乱堆垃圾、乱搭乱建、非法开采砂石等河湖管理焦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组织力量对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171条河流开展3轮次全流域明察暗访,累计发现并向各县区交办河湖“四乱”问题76个。为保障汛期度汛安全,部署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对水利部交办的1050个疑似妨碍河道行洪问题图斑进行全面核查,核查属实14个,自查发现问题39个,截至目前,所有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整治率100%。通过持续不断发现问题、整治问题,清存量、遏增量,制度化、长效化河湖管护,河湖美好生态环境持续不断向好。2.涉水行为日常监管不断加强。河道监管方面:常态化开展河道昼巡夜查工作,切实强化河道采砂日常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及时对巡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办、督办,全年累计组织开展河道巡查380人次,现场制止违法违规行为20余起,加大洋县、勉县等重点县区、重点河段的巡查检查力度和频次,先后下发交办单、提示函、督办函11份,及时叫停了在湑水河以开展防汛演练为名的违规取料活动,就洋县河道清淤疏浚项目存在问题驻洋县开展核查、督导,有效遏制了河道乱象的发生。水工程监督管理方面:做好了全市水闸、堤防及涉河建设项目的监管工作,全年累计开展涉河建设项目检查20余次,发现并向县区交办问题6个,截至目前6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督促城固、勉县、略阳等县区对全市6个大中型水闸开展了安全鉴定,参与了宁强铁锁关毛家垭、银屏梁玉带河大桥等五个涉河项目防洪评价技术审查,督促各县区对黄委检查反馈的涉及水闸、堤防的19项问题逐一进行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6项,另外13项问题均已制定有效整改措施。水资源监督管理方面:制定并下达了2022年度市级用水单位取用水计划,完成了全年市本级用水户取用水量核定工作,公布了我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监控用水名录,健全完善了计划用水单位台账,督促县区对取用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工作整改遗留问题进行整改,配合市水利局对县区开展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对市级用水单位开展了多次现场检查,不断加强对重点用水单位的监督管理。3、执法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扎实开展河道行洪防汛安保专项执法行动,分4组对各县区采砂作业、河道疏浚、涉河工程河道内物料堆积、作业面复平等情况开展了排查整治,对个别问题较为突出、管理秩序混乱的县区采用驻点的方式进行了督导督办;与市公安局开展联合执法,对汉江汉台镇江寺段车辆私自下河、损坏河堤和防护栏等违法行为进行了联合整治,查处了南郑破坏堤防案、勉县金泉镇非法采砂案,分别对违法当事人处以5万和15万元罚款,对河道内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有力震慑。4、高效办理涉河信访案件。全年累计接到交办、转办的各类信访案件59件,其中省河长办交办信访案件3件,市委巡察组反馈的信访案件1件,接待群众来访4起,核查处理了勉县金泉镇非法采砂案、勉县黄沙镇堰河以清淤疏浚名义盗采砂石案、略阳嘉陵江工程项目非法采砂案等多起群众反映强烈和引起媒体关注的案件,确保举报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5、不断推进执法队伍法治建设。通过举办科长讲业务、进行水法规专题解读、组织开展学法用法考试、召集执法骨干开展执法工作座谈会等形式,不断培养领导干部和执法骨干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印发了《案卷管理规定》《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执法记录信息调阅监督制度》以及规范的行执法文书样本,对执法案件办理过程提出明确要求,严格规范执法台账和法律文书等全过程记录资料的制作、使用、存储和管理,不断发现和改进行政执法的薄弱环节,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树立水利行业执法良好形象。6、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效显著。提前谋划、科学统筹、主动防范,实现了洪涝灾害零死亡、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的目标。落实了全市354座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落实了江河堤防、涵闸和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责任人和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组建了市级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支撑专家组;完成了江河洪水防御方案、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应急抢险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在建水利工程应急度汛方案的修编、审核和报批工作,编制了《汉中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和《汉中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手册》;组织开展了三河口水库防汛调度演练和陕西省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完成了全市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巡堤查险、堤防决口封堵科目;组织开展水库(水电站)、河道等重点部位区域的隐患排查整改,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成功应对了17轮强降雨;针对我市高温伏旱严峻形势,启动了全市水旱灾害防御(抗旱)IV级应急响应,下达抗旱救灾资金计划3900万元,并派出工作组到相关县区督导检查抗旱工作;完成了全市干旱灾害致灾调查,水库(水电站)、堤防、涵闸等洪水隐患调查和山丘区中小河流洪水淹没图绘制,并通过了省水利厅审查。7、其他工作。在全面完成以上年度目标任务的同时认真完成局党组交办的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蓝天保卫战、秦巴生态环境保护、汛期河道防溺水等工作,积极配合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回头看和市委巡察组对市水利局的巡察,多次接受水利部和水利厅的明察暗访,及时向市水利局报送各类总结材料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全年累计组织开展河道巡查380人次,现场制止违法违规行为20余起,河道内51个“四乱”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督促县区对全市6个大中型水闸进行了安全鉴定,核查处理交办、转办的各类信访案件59件,实现了洪涝灾害零伤亡的目标。河道乱象得到有效遏制,河道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我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全面胜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执法能力不足,巡查执法多以现场制止和交办为主;2.河道偷采时有发生。改进措施: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对涉河涉水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法、严肃查处;2.加强河道巡查力度,增加河道巡查人员、加密河道巡查频次,建立河道偷采监督举报机制。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持续加强河道监管,全面排查河道“四乱”问题,逐项落实问题整改,高位推进中央和我省交办问题和市级排查问题整改和销号工作,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积极运用无人机、视频监控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河道监管效能和精度,推动河道监管信息化建设。2.大力提升执法水平,组织开展河道采砂、水资源、水土保持专项执法行动,查处一批典型案件,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对违法份子形成威慑,持续抓好协调联动,积极主动与公安、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和各类保护区管理单位沟通衔接,对于堤背采砂、桥梁保护、案件移交等复杂问题共同协商,联合行动,拓宽水利执法影响面,提升强监管形象。3.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强化汛前各项准备,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做好预案修编、审核和报批,开展汛前专项检查,全力消除安全度汛隐患。组建市级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支撑专家组,加强水旱灾害业务培训,做好汛期应急值守,严密防范汛期暴雨洪水灾害,为水利行业应急抢险和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做好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