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卫生防疫保障为根本宗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传染病等检测与防治和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等以及经常性、预防性检测和卫生防疫宣传教育。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汉中路29号 | |
法定代表人 | 肖保民 | |
开办资金 | 2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906.99万元 | 9718.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科学精准,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第一要务。一是高度重视。切实发挥了疾控人的技术支撑和中流砥柱作用。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和分析。三是及时响应。中心62名流调队员,先后参与宁强县、略阳县、南郑区、城固县等县区新冠肺炎疫情及核酸检测异常等事件40余起。四是支援上海、西安、商洛疫情防控和检验检测,全力做好转运来汉大学生隔离管控指导工作。五是加强培训和演练。六是加大重点场所、重点环节指导监测力度。七是全力做好重大活动疫情防控保障。八是加强督导检查。九是加强宣传引导。十是加强应急值守及信息报送。中心持续攻坚新冠病毒疫苗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截至12月31日,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721天,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47.02万剂次,总人群覆盖率86.65%。全程接种人数266.3375万,全程接种率82.93%。发挥技术培训与指导职能,组织覆盖市、县区、社区、乡镇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线上接种方案的技术培训3次、3020人次;收集汇总审核并报告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日报表721次,线上核查接种个案信息184万条约736万类信息,纠错约3万条;完成新冠接种经费核算;快速调查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避免了不良舆情发生。(二)坚持真抓实干,始终将疾控主业作为立身之本。一是加强预防接种管理。截至12月31日,全市0-6岁建卡(证)率100%,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46.48万剂,接种率95.2%,完成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26.56万剂,无差错事故发生。(三)强化重点传染病防控。截止12月31日全市报告甲类传染病1例、乙类传染病14种3389例、丙类传染病报告7种3753例、其它类传染病1588例;报告及时率99.91%,审核及时率均为100%。(四)发挥疾控检验优势。充分发挥疾控检验长期在一线监测检验病毒类疾病的工作优势,快速反应、精准检测、一锤定音。全年检测、复核新冠样2万余份,支援略阳、城固检测7万余管;复核、排除“假阳性”样本8起,有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按要求完成了食品风险化学污染物、微生物样本检测,艾滋病血样检测等目标任务;先后派54人完成25次应急保障新冠核酸检测任务。(五)积极推进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今年以来,中心领导多次参加市公卫中心项目阶段推进会、汇报会,不定期带领相关工作人员赴施工现场进行深度对接,优化施工方案,提升项目进度。(六)攻坚地方病防治。在原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和签约服务的基础上,将Ⅰ度大骨节病、轻度氟骨症、2度以上甲肿以及克汀病、砷中毒患者全部纳入慢病管理和签约服务,为符合手术指征且本人愿意手术的患者安排手术治疗。完成了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监测工作,2022年全市新发麻风病例3例(洋县、西乡、略阳各1例),复发1例(留坝县)。(七)优化慢性病防治。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市管理高血压病人85950人,规范管理率73.15%(国家指标61%);管理糖尿病人76809人,规范管理率72.22%(国家指标6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人数3097589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6.50%;全市人口粗死亡率7.0‰,死亡报告卡审核率96.6%;报告心脑血管事件病例7835例;指导项目县开展肿瘤病例登记28773例。(八)提升公共卫生水平。2022年对全市职业性尘肺病病人随访率97.30%;规范指导11县区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和干预;完成医疗卫生机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医用辐射防护、食源性疾病、食品风险、饮用水及农村环境卫生监测任务。(九)健康宣传教育提质增效。以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督导考核为抓手,分类指导提升公卫项目品质;全年发放宣传资料346.17万份,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18.93万次、64.17万小时,更新宣传栏1.73万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0.33万次、受众16.83万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58万次、受众47.43万人次,个体化健康教育受众109.03万人次。2022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平均水平为21.3%;依托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健康细胞示范建设等载体,助力“健康汉中”建设,与政府机关、社区、医院、学校、行业通力协作,加强控烟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控烟氛围。《卫生与健康》电视栏目播出24期96次,桥北“一江两岸”宣传长廊更换版面6期132副。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2年,中心以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为重点,及时规范处置各类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统筹做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去年疫情期间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我市新冠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二是加强预防接种管理。截至12月31日,全市0-6岁建卡(证)率100%,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46.48万剂,接种率95.2%,完成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26.56万剂,无差错事故发生。三是强化重点传染病防控。按照“一病一策”的精细化防控策略,统筹推进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工作,降低发病率。四是发挥疾控检验优势。全年检测、复核新冠样2万余份,支援略阳、城固检测7万余管;复核、排除“假阳性”样本8起,有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五是积极推行艾滋病防治“三个全覆盖”防控措施,全市重点人群艾防知识宣传覆盖率、留宿场所艾防提示宣传覆盖率、一对一关怀率均达100%,新增报告人数较2021年下降12.1%;梅毒新增病例为近5年来最低水平。六是慢性病和地方病管理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七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提升我市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力量薄弱,流调队伍建设上存在短板,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物资不足、培训不足的问题较突出,在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任重道远。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了对流调人员的业务培训,去年高频次反复开展流调培训,不断强化流调能力。二是在市委编办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招聘了5名工作人员充实到疾控队伍中。三是在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给予了疫情防控经费支持。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中心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强化疫情常态化防控,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聚焦“两降低、两力争”,迅速由“老三防”向“新三防”转变。二是狠抓重点业务提质增效,进一步落实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措施,指导县区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做好地方病、健康教育和五大卫生监测工作,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三是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全力配合滨江新区管委会有序推进市公共卫生中心建设项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