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武功县重点镇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主要从事武功古城开发建设、项目策划、招商引资等活动。 | |
住所 | 武功县武功镇新区四路 | |
法定代表人 | 侯宇轩 | |
开办资金 | 906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武功县委员会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640.4万元 | 850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武功县重点镇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业务情况: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华夏农耕源特色品牌为抓手,聚焦加快建设“三强四美”现代化新武功奋斗目标,全面落实“月月有评比、季度有重点、年终晒成绩”三大举措,全体干部职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促进了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开创了古城建设工作新局面。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紧抓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项目建设进度。2022年,我办计划投资1.08亿元,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打造华夏农耕源特色品牌,实施武功镇文化旅游名镇配套设施7个重点项目。即:城隍庙防雷工程、苏武纪念馆提升改造项目、老院子·华夏农耕源建设项目、武功古城游客接待中心、美阳关历史文化景区、民俗文化街建设项目室外工程、姜嫄水乡提升改造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4150万元,完成率131%。为保障今年各重点项目能按时、按质、按量完工,我办加大了各项目的督促力度,安排专人负责包抓,确保各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城隍庙防雷工程、苏武纪念馆提升改造项目方案设计已经完成,计划2023年开工建设;老院子·华夏农耕源项目,城墙、酒店、展厅、地下停车场等主体已经建成,正在进行装修,温泉酒店、四合院、室外绿化项目同步进行中;游客中心项目现主体已经完工,室外管网给排水、消防管网工程已完成,景观铺装工程正在施工中,该项目计划2023年投入使用;美阳关项目,目前已建成包括美阳关城门楼、社稷坛、戏楼广场、乡村图书馆、茶楼、民宿客栈、仿古石拱桥等在内的约2万平米古建。从今年年初开始美阳关项目进行提升改造,装修了乡村图书馆、提升了戏楼广场和茶楼区域,建设短视频基地、新装修了两处新中式风格民宿客栈区;将南区和北区土地进行整修,整理出研学和劳动实践基地。不久美阳关项目将成为特色鲜明的集产业融合、研学、亲子游、民宿集群、农耕文化实践基地为一体的多业态平台;民俗文化街室外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已完成室外地面铺设,给排水、消防管道埋设,电力、电信管线的敷设等;姜嫄水乡提升改造项目一期建设的无动力乐园已全部完成,春节期间开始营运,日接待游客突破2万人。(二)加大征地、拆迁力度,积极推进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为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我办加大了征地拆迁安置力度,共征地73.67亩,保障了武功县第二人民医院、老院子项目的用地需求。启动了河滩十字以西,教稼台周边的拆迁安置工作,已拆迁安置13户。(三)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旅游产业大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切实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及时有效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问题,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叩门招商。就民俗文化街、渭源厂等项目进行招商推介,接待意向企业进行考察咨询。前往西安与陕西七建集团对接,就武功县衙项目进行沟通洽谈;考察长安塔玉文化博物馆,引进武功古城玉文化展览中心项目,该项目现已进驻;与金锁关石林景区对接,推荐古城商业、民宿项目;与陕西丽鑫实业公司、陕西铭天实业公司、西安根擎建筑公司就武功酒厂、武功粮库等项目的国有资产盘活和民俗风情街、姜嫄水乡、美阳关特色民宿打造进行招商推介。(四)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文旅名片,提升古城形象。一是讲好“古城故事”,加大古城文化传承挖掘和保护利用力度,充分彰显“七大文化”蕴含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编撰《武功镇乡村振兴宣传册》《大汉苏武》《康海散文注集》《中国古代建筑之“八大名台”武功教稼台》等书籍资料。二是围绕“中华农都”这一古城定位,深挖后稷农耕文化,以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史实和教稼台历史遗址为载体,充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展示和探究中华农耕文化演进轨迹,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变迁,为保护和传承中华农耕文化遗产提供一份实验样本。启动了后稷教稼台及中华农耕源博物馆方案征集活动。(五)加大节庆宣传,持续提升古城影响力。春季的油菜花海是古城一道最靓丽的风景,受疫情影响第七届油菜花旅游节未举办,但花海景区如期开放,在做好安全防疫的前提下,我办通过自媒体平台、抖音、快手的宣传投放和知名大V、博主的活动采风使古城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上升。同时,依托现有景点,结合七大文化,将生态观光游和古城历史文化游有效串联起来,推出武功古城一日游、二日游,带动了古城旅游的发展。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干部管理抓实抓细。认真贯彻落实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若干措施》,与镇党委一同严把推荐提名、组织考察和讨论决定关口,使干部选任工作从推荐、提名到任用,切实做到民主、公开、透明。(二)党的建设坚强有力。强化领导责任。制定了《2022年武功古城党工委党建工作要点》,坚持对党建重点工作亲自部署,坚持党工委每个月专题研究1次党建工作,定期提醒、督促班子成员自觉履行各自分管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加强阵地建设。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建立了各自的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古城办党支部新任了一名支部书记,落实了党员活动室、基层党建专职干事,全办上下切实将党建品牌与部门实际和干部思想状况相结合,把党建品牌更深入地融入到中心工作中,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高质量发展。(三)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位。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2次,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1次,开展讲党课活动3次,网络推送宣传稿件40余篇,处理网络舆情6余起,掌握舆论主动权,确保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四)编制武功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规划。按照省市乡村振兴示范镇七个一工作要求,2022年我们完成了武功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规划编制、武功镇风貌规划、三图一集规划、园林规划、海绵城市规划,并与6月28日组织召开了规划编制评审会。三、存在问题武功古城开发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目前,在资金、基础设施跟进、运营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瓶颈制约。一是古城开发建设步伐较为缓慢,大项目、好项目后劲不足。二是抓党建措施还不够有力。个别支部还存在对党工委的安排部署“打折扣”的现象,部分企业支部对基层党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三是一些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抓落实促发展的点子不够多、思路不够活。整改措施积极招商引资,进一步争取上级资金,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完善景区导示牌、停车场、游客服务点等配套设施,给游客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景区服务。按照全县党建总体思路,严格管理队伍,实现党建工作和古城开发建设深度融合,促进武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将紧扣加快建设“三强四美”现代化新武功奋斗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重点做到“七个聚焦、七个再加力”。一是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上再加力。二是聚焦古城开发建设,在保障重点项目落实上再加力。充分挖掘、讲好“武功八景”“七大文化”、漆水河文化故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古城老院子、美阳关等景点建设,建成旅游停车场,盘活游乐设施,启动建设教稼台暨中华农耕文化源博物馆,以玉文化展示中心充实民宿风情街景观内涵,丰富姜嫄水乡旅游业态,投用古城游客服务中心,力争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推进古城文化游与工业电商游、生态观光游、农业采摘游衔接,深化武功古城与周边知名景区景点合作,带动“吃住行游娱购”旅游要素全面升级,以文旅市场提振消费市场。三是聚焦乡村振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农业农村发展上再加力。抢抓周武杨组团发展机遇,加强与西农大等科研院所在发展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品种研发、成果转化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快建设后稷学堂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格局,补齐短板弱项,高标准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先行先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镇。四是聚焦生态宜居。五是聚焦社会稳定,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上再加力。充分发挥“七室一院”作用,持续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信访维稳等工作,扎实推进新庄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六是聚焦民生改善,在社会保障上再加力。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提升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七是聚焦政治责任,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再加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打造过硬队伍,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