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供销合作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中省市发展方针,指导全市供销社改革发展,围绕三农大局,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指导市社与专业合作社及行业协会联系,管理运营本级社有资产,供销系统会计、统计上报,开展系统教育培训,完成市政府交办其他事项。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新建北路8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朱维胜 | |
开办资金 | 108.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4万元 | 140.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供销合作社.公益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榆林市供销合作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供销社的大力支持下,榆林市供销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对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聚焦三农流通主业,深化系统综合改革,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全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有效推进。一、主要工作(一)综合改革推进成效明显一是持续推进“三会”制度建设。市县两级供销社今年继续完善了联合社治理结构,市供销社积极协调市编办批准设立了市供销社监事会办公室,进一步健全了“三会”人员配备。二是切实理顺“双线运行”机制。市社筹备设立了社有资产管理运营公司,已完善公司制度建设、人员储备和办公场所建设。市社社资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对市直社有企业的市社兼职干部进行重新调整,选齐配强社有企业管理人员,激发企业干事创业活力。加强了重大项目带动能力,推动社有企业规范、高效运行。三是积极推动供销金融服务。今年在部分县市区供销社开展的金融试点工作扎实有效,榆阳、神木、定边、靖边、绥德、清涧等金融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加快推进数字供销建设。2022年投资建设的视频会议系统已在各县市区供销社和市直公司投入使用,市测土配肥实验室和大数据库已建成使用,初步建成了再生资源回收信息平台,上线了供销网上商城,编写完成了《榆林市供销合作社信息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在“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打造农资、测土配肥、农产品销售、再生资源、供销金融、物流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数字平台,助推供销数字化建设。(二)流通主业渠道进一步畅通一是农资保供稳价工作圆满完成。2022年度市补化肥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市供销系统今年共销售各类肥料28.47万吨为全市粮食安全和农民丰收起到了切实保障作用。二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市社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通过“品牌+电商+实体+展会”的模式切实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帮助我市农特产品走出去,卖好价。三是冷链仓储配送体系正在搭建。市供销社继续推动榆林供销城乡商贸中心建设项目。神木市冷链物流配送库房已投入使用;清涧县供销社电子商务及冷链配送一期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吴堡县冷链物流仓储基地一期工程正在建设;榆林兴丰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厨房及冷链配送项目主体工程正在建设。五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统筹发展。(三)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稳中有升一是“基层供销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目标基本实现。全系统按照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电商)、日用消费品供给(超市)、再生资源回收和金融服务等“五+X”功能继续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二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取得新成效。市农业生产资料行业协会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市茶叶流通协会、市再生资源协会组建完成,目前各协会运营有序开展,并将逐步形成合作规范、管理规范、运营规范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带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四)社有企业综合效能持续增强一是社有企业重点业务持续优化。按照市政府安排部署,积极探索研究供销社支持种业发展、建设种业龙头企业的可行性方案。加快市兴农公司推进社有资产运营平台建设,加快市供销集团公司建设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茶叶展销中心。积极推进市生产资料公司整合市、县资源,继续开展农药连锁化网点布局和测土配方工作。继续推进市供销集团和省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搭建日用消费品流通渠道。推动社有企业和国有、民营企业的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加快促进社有企业和社有资本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创新发展。二是社有资产监管不断规范。抓住今年上半年市委巡察组和市财政局绩效评价中心巡察监督我社的机会,市社监事会、财务审计、机关纪检等内部审计监督机构认真开展内部监督工作,持续强化对社有企业、投资经营、项目实施和社有资产的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推动全系统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完善社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章程及“三会一层”规则,切实保障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新网工程项目带动成效突出。今年市财政下达“新网工程”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提升改造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现代农业综合服务项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五)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一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我社及时认真组织传达学习,并按照市委要求,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确定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二是有效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纪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上半年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商务局纪检监察组对我社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项督查检查,市财政局绩效评价中心对我社2021年度市级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省供销社对我社2022年度省级新网工程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我社财务、纪检和监事会对系统2020年度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三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我社在今年更加严格推进了主体责任落实,召开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制定了主体责任清单,定期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推进会议。四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五是严格防控疫情风险。二、主要效益(一)社会效益1、农资保供稳价工作。2022年度市补化肥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市供销系统今年共销售各类肥料28.47万吨,其中市补肥料15万吨,县补肥料6万吨,在今年疫情严峻、价格高涨的情况下较好地发挥了农资保供稳价作用,为全市粮食安全和农民丰收起到了切实保障作用。完成了对10个县区35个乡镇的410多个村组的免费土壤检测,销售测土配方肥3万吨;完成高效肥推广2000吨,其中高效肥试验示范5000亩基地10月初组织了测产,较同类作物产量提高了15%~20%。2、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统筹发展。继续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和废旧电子产品回收项目建设。榆阳区北承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实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神木锦界再生资源项目、定边县级分拣中心和再生资源网点正在改造拓展,全市供销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框架基本形成。3、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稳中有升一是“基层供销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目标基本实现。二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取得新成效。4、社有企业综合效能持续增强一是社有企业重点业务持续优化。二是社有资产监管不断规范。三是新网工程项目带动成效突出。(二)经济效益1、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市社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通过“品牌+电商+实体+展会”的模式切实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帮助我市农特产品走出去,卖好价。2022年打造了榆林供销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茶叶推广中心,汇集了12个县市区特色农产品304种,直接带动5000余农户增产创收;茶叶推广中心销售包括陕茶在内的6大类15个品牌茶叶。各县市区供销社注册了“绥供”、“兰花花”、“陕北大大”、“神稷源”等自有品牌,全系统累计助推销售各类农特产品18.2亿元,其中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7.4亿元。市社积极参与全国832平台电商销售,累计入驻企业231家,上架商品数3462个,2022年成交额1.2亿元。2、市供销社继续推动榆林供销城乡商贸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神木市冷链物流配送库房已投入使用;清涧县供销社电子商务及冷链配送一期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吴堡县冷链物流仓储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建设;榆林兴丰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厨房及冷链配送项目主体工程正在建设。还有部分县市区供销社及社有企业正在依托和改造现有条件设施,逐步启动建设冷链物流项目。3、日用消费品供应体系日趋完善。今年,市社联合市商务局等部门出台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指导文件,市供销集团公司、榆阳区供销社、神木市供销社分别与陕西恒生超市集团合作建设了供销恒生超市。各县市区供销社通过企业合作建设,在乡镇基层建成标准化供销超市12个,其中榆阳区1个、定边4个、靖边3个、子洲2个、佳县1个、横山1个,合计营业面积9000多平方米,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三、存在问题1、全市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善。2、综合改革人才短板问题还未有效解决。整改措施1、积极协调政策和项目支持,争取南部县区项目一定比例倾斜,推动南北互助互促,逐步改善南北差距。2、加大培训力度和人才引进机制,多方面培育适合供销工作的综合性人才。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市供销社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按照全国总社、省供销社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结合2023年工作目标任务,全力抓好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提升流通服务功能、夯实基层组织体系、推进社有企业建设和从严治党五个方面重点任务,扎实推动供销工作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