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全面推进汉中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打赢蓝天保卫战。业务范围:全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组织、协调和监督;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与集中整治;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市大气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 |
住所 | 汉台区民主街6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大润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64万元 | 27.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62,同比变好6.7%;优良天数324天,优良率88.8%,同比增加20天;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同比减少6天。其中,综合指数、优良天数、PM2.5浓度三项指标改善幅度位居全省首位。(一)2022年先后制定印发了《汉中市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冬病夏治”工作方案》《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系列工作方案,建立完善了以打好蓝天保卫战为总纲,以“冬病夏治”、秋冬季攻坚行动和重点区域涉气污染源排查整治为支撑,以散煤、挥发性有机物、工业炉窑、锅炉、柴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治理工作为着力点的治污降霾工作体系。二是精准施策推进,先后召开了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冬病夏治”工作推进会、秋冬季铁腕治霾攻坚行动工作会议,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对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日跟进、周调度和双周会议研究,并对落实情况实行月通报、季评比、年考核,有力推进了铁腕治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提早谋划开展“冬病夏治”,充分利用夏秋季有利时机,针对性实施散煤治理、扬尘综合整治、餐饮油烟治理等一系列防治措施,着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秋冬季腾挪空间。奋力实施秋冬时段综合攻坚,成立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工作专班,印发了《汉中市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召开了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攻坚安排部署会议,扎实安排部署了控源减排、散煤治理、重点区域排查整治成效巩固、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升级、扬尘综合管控、禁燃禁放监管等十余项项攻坚任务。自秋冬季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检查煤炭销售网点192家,抽检煤炭200批次,查处流动售煤问题4起,整治重点区域反弹问题283起,落实48家重点排污企业实行驻厂监管人员,对267家涉气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共发现污染问题71个,完成整改问题42个,检查施工工地1147家次,对施工扬尘污染实施处罚7起;严格渣土车运输管控,查处运输车辆扬尘污染问题234起,实施处罚24起。(三)精准分析研判,注重污染防范。实行全时段大气污染动态成因跟踪分析,及时发布污染高值预警和污染管控指令,指导各县区各部门精准发力,防范污染天气发生。及早准备,制定精准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组织编制完善《汉中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将全市189家涉气企业、179个施工工地、78.64万辆不同排放规模的汽柴油车、燃气汽车、新能源车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纳入应急减排管理体系,细化制定一系列针对性强、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的减排措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散煤治理上台阶。截止2022年12月完成27782户群众清洁能源替代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摸排散煤用户,完成36268户群众清洁能源替代,实现“禁燃区”散煤用户清零,市中心城区燃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SO2指标同比变好50%。(二)建章立制提效能。制定出台《汉中市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各级各部门治污降霾职责分工;修订完善《汉中市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奖惩办法》,实行空气质量变差处罚、违法问题“一案双罚”和督查、交办、督办、约谈、问责“五步法”跟踪问效。2022年,累计督查整治涉气污染问题509起,督促相关县区和部门依法处罚41起,全市大气污染治理效能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重点工作成效不稳。城固县、洋县、勉县重点区域涉气污染源排查整治不彻底,涉气污染源排查有待深入,中心城区餐饮油烟、扬尘污染反弹率高。汉台区、南郑区清洁能源替代配套电费、气费补贴资金落实不到位,禁煤区内散煤销售管控不严,散煤复烧风险较大。(二)部分工作存在短板。扬尘污染时有反弹,部分工地“6个100%”措施落实不到位情况反复发生,渣土车密闭不严、带泥上路、沿途遗撒现象普遍,道路清扫保洁跟进不及时,秋冬季以来颗粒物污染反弹明显。生物燃烧影响大,市中心城区及周边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南郑露天焚烧秸秆现象尤为突出,空气质量夜间飙升频次较高。三是烟花爆竹禁燃禁放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监管盲区,中心城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时有发生。2、改进措施(一)大散煤治理力度,督促汉台区、南郑区落实已完成清洁能源替代群众电、气费补贴,巩固中心城区散煤治理成效;组织城固、洋县、勉县多方筹措资金,分片、分步有序推进辖区散煤用户清洁能源替代,减少燃煤污染;强化煤炭销售和煤质监管,持续开展“清炉”行动,开展工业炉窑、锅炉整治“回头看”,全面推进工业炉窑升级改造,依法查处“禁燃区”内违规销售、燃用散煤行为。强化重点区域管控,更新中心城区重点区域涉气污染源动态管理清单,开展新一轮整治工作,细化筛选重点管控对象,实行定人定岗监管,确保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治;督促城固、洋县、勉县扩大排查整治范围,并对已整治到位的污染源开展“回头看”检查,巩固整治成效。(二)强化扬尘综合整治,切实加大执法力度,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6个100%”措施,物料堆场严格落实密闭、围挡、喷淋等抑尘措施;对市中心城区各涉土工地实施定人定岗监管,确保扬尘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加大城乡接合部、工地、物料堆场等重要路段冲洗保洁力度,降低颗粒物污染。加大生物质燃烧管控,严格落实市、县、镇、村四级网格化监管责任,落实专项开展田间地头驻守巡查,建立健全生物质禁烧视频监控系统,加大无人机巡飞频次,依法查处违规燃烧秸秆、垃圾等生物质行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安排部署,以大气污染防治“冬病夏治”、重点区域涉气污染源排查整治和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持续深化两项重点工作。加大散煤治理力度,督促汉台区、南郑区落实已完成清洁能源替代群众电、气费补贴,巩固中心城区散煤治理成效;组织城固、洋县、勉县多方筹措资金,分片、分步有序推进辖区散煤用户清洁能源替代,减少燃煤污染;强化煤炭销售和煤质监管,持续开展“清炉”行动,开展工业炉窑、锅炉整治“回头看”,全面推进工业炉窑升级改造,依法查处“禁燃区”内违规销售、燃用散煤行为。强化重点区域管控,更新中心城区重点区域涉气污染源动态管理清单,开展新一轮整治工作,细化筛选重点管控对象,实行定人定岗监管,确保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治;督促城固、洋县、勉县扩大排查整治范围,并对已整治到位的污染源开展“回头看”检查,巩固整治成效。(二)强化扬尘综合整治,切实加大执法力度,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6个100%”措施,物料堆场严格落实密闭、围挡、喷淋等抑尘措施;对市中心城区各涉土工地实施定人定岗监管,确保扬尘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加大城乡接合部、工地、物料堆场等重要路段冲洗保洁力度,降低颗粒物污染。加大生物质燃烧管控,严格落实市、县、镇、村四级网格化监管责任,落实专项开展田间地头驻守巡查,建立健全生物质禁烧视频监控系统,加大无人机巡飞频次,依法查处违规燃烧秸秆、垃圾等生物质行为。严管严控燃放污染,健全长效管控机制,发动镇(办)、村(社区)力量,落实分片包抓责任,加强烟花爆竹禁售、禁放日常宣传和监管执法力度,重点聚焦春节前后等关键时段,常态化巡查“禁放区”内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劝阻制止中心城区和县区建成区沿街露天焚纸祭祀,杜绝人为因素导致污染天气发生。(三)严格实施督查考核奖惩。会同相关市级部门持续开展常态化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检查,定期在媒体曝光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单位和人员信息,对空气质量变差明显、重点工作落实不力的县区和部门,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奖惩办法》,实行资金惩处和督查、交办、督办、约谈、问责“五步法”跟踪问效,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年度任务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