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中心敬老院

汉中市南郑区中心敬老院

发布时间: 2023-05-15 10:13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中心敬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农村五保、优抚、三无对象正常生活;对农村五保、优抚、三无人员提供吃、穿、住等相关养老服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阳春镇付家河村
法定代表人 熊进
开办资金 14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55万元 1354.5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中心敬老院.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区中心敬老院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水平,提升机构内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我区投入使用的敬老院共7所,其中:1所中心敬老院、4所区域敬老院(黎坪、新集、法镇、碑坝)及2所护理院(青树护理院和高台护理分院),各敬老院承担着全区3000余名城乡特困对象的集中供养工作。1、严格按照《陕西省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全区城乡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管理服务保障工作,切实做到老有所居、病有所医、娱有所乐。2、不断提升单位整体的养老服务质量,加强政策宣传,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和传统美德,营造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推广交流日常服务保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3、完善入住院民档案资料,逐步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严格依照《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整治指南》,逐条对应,对标达标,规范档案管理,充实档案资料,建立完善的文本档案。并依托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基础资料,建立信息数据,做到文本信息与电子档案相对应,无出入,确保每名城乡特困集中供养人员个人档案资料的真实准确性。4、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严格执行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四个安全”(即:食品药品安全、人身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杜绝一切事故发生。严格夯实各级人员管理责任,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监管到位。各区域敬老院和中心院内设科室要加强协同配合,严格执行城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政策落实,共同促进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质量增效。5、加强防疫防控、确保人身安全。我院对照《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四版、第五版)》,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严格按照防疫防控工作制度,加强敬老院门禁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封闭式管理,坚持常态化的室内外环境消毒、工作人员和院民每日体温检测、严格排查外来探视人员和业务办理等制度,按照《南郑区中心敬老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院民返院工作规程》,确保集中供养老人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敬老院承担着全区3000余名城乡特困对象的集中供养工作,截至2022年12月,全区集中供养841名特困人员,其中:中心敬老院254人,法镇区域敬老院105人,新集区域敬老院79人、黎坪区域敬老院76人、碑坝区域敬老院96人、青树护理院68人、高台护理分院193人。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干部队伍的素质还需有待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还需进一步增强,党管干部的力度还不够大;二是院内基础设施还需继续配套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需加强;三是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还很弱,缺乏务实创新、迎难而上的工作干劲。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院民生活区的安全巡查,由安保科负责,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全体院民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定期召开敬老院安全形势分析会,及时分析院民现实思想状况,排查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院内安全稳定。二是加大对敬老院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安全检查、防火巡查、设施设备检修等活动,加强物防、技防措施,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确保安全稳定;三是建立完善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考核、评议、评估制度,建立服务人员绩效考核、优秀员工奖励机制,奖罚并重,追赶超越。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持续做好养老机构新冠疫情“乙类乙管”防控工作。2、强化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加强机构的服务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3、争先创优、树立标杆,努力争创省级星级敬老院。4、不断健全完善敬老院机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安全良好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