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大荔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5-15 08:36
单位名称 大荔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国家《劳动法》,督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贯彻执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纠正和查处违规行为;对劳动监察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
住所 大荔县城关镇富民路12号
法定代表人 柴辉
开办资金 1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04万元 19.61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加大劳动用工执法检查力度。按照《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陕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陕西省企业工资支付条例》等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完善监察执法程序,健全举报投诉工作机制,强化日常巡查、举报专查等专项检查,加大对县域内用人单位用工监管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强化企业督查力度。一是细化目标任务,扎实做好自查。按照《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实地核查规程》内容,我局对照考核的63个评分项目迅速进行查漏补缺,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细。市核查组充分肯定我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中所做的工作和努力,特别是对我县根治欠薪工作的一些制度创新给予高度评价,在对于保障农民工权益上勇于担当,切实维护了农民工获取劳动报酬的权益。二是强化市场监管,开展专项检查。对辖区内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工制造业、服务型企业等21家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工时和休息休假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均未发现有实行“996工时制”或其他类似违法工时制度行为。三是保障群众利益,规范档案建设。为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特组织城区内10家在建项目、15名劳资专员在大荔县合创锦悦府项目部举办规范档案资料学习交流培训会,有效改善了农民工工资档案“杂、乱、缺”的现象,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民工工资支付。四是深入根治欠薪,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开展夏季根治欠薪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组织全体劳动保障监察员深入用人单位,围绕劳动合同、招用工备案等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欠薪联合执法检查,推进有效化解欠薪问题。目前,全县累计检查用人单位111余家,涉及劳动者1050人,协调处理案件96件,为236名农民工立案协调发放工资49.46万元。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1、大力宣传劳动用工法律法规,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组织去工地集中宣传30余次。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平台,执法宣传车、悬挂标语、张贴挂图等多种宣传方式,深入用人单位、贴近员工,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陕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陕西省企业工资支付条例》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全社会的认知度。同时要把三个《条例》的宣传与普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劳动者自觉维权的意识和用人单位依法用工行为,营造良好的劳动保障法治环境。2、2022年以来共受理投诉、举报、信访等各类案件共计1147件,结案1126件,其中立案调查7件,结案7件,协调处理1140件,结案率98.19%,剩余21件正在协调处理;为2732余名农民工讨回工资1732.27万元。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上受理案件483件,已结案483件,结案率达到100%。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工程欠款引发欠薪问题。相关部门农民工工资源头治理不扎实,依然存在项目审批管理不规范、建设合同履约不到位、工程款与人工费相互交织等现象。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对交办的信访欠薪问题履行监管责任不到位,没有有效处置及督办因违法发包、转包、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导致拖欠工程款而引发的欠薪案件。二是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关系难界定,社会保障不完善问题。当前新业态从业者多与外包公司形成劳务关系,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的休息和休假等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三是部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工资支付能力下降,延期支付、减薪降薪现象有所增多,加之部分私营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用工不够规范,企业内部难以及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引发的舆情逐渐凸显。2、整改措施: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精准研判风险。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充分发挥县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及时分析研判、研究解决案件办理过程中共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开展欠薪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工作预案方案,严防“灰犀牛”“黑天鹅”事件。二是突出隐患排查,强化源头治理。以房建市政、基础设施、物流配送、校外培训机构等为重点,扎实开展隐患大排查、大化解,运用“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数据,对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的其他企业,建立工作台账,实时掌握欠薪企业、欠薪人数、欠薪金额,坚决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问题准、解决快。三是畅通举报渠道,严格监管执法。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开通维权绿色通道,对复杂疑难案件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对涉及多部门的历史遗留案件,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合力攻坚,确保投诉一起、查办一起,努力为实现大美大荔、共同富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紧盯欠薪问题线索的化解处置。持续做好“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欠薪线索的办理工作,力争做到“红色不出现少出现”、“欠薪平台投诉信息和黄色预警双下降”。对陈欠案件,在巩固前期治欠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在清理政府债务、化解民营企业债务时,优先以保证金形式拨付人工费,全链条监督农民工工资支付。二是紧盯劳动关系领域涉稳风险隐患。持续加大对重点信访问题的化解力度,对于信访转办的涉薪遗留问题,充分发挥根治欠薪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主动联合公安、司法、住建、教育等部门召开疑难案研讨会,对难点问题实行一案一策、专案专班,确保涉稳风险隐患及时化解。三是紧盯新业态领域及重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联合教育、住建等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新能源行业等新业态用工企业的监管,持续加强劳动监察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加强对重点企业和困难企业工资发放状况的监督检查,及时调处因欠薪引发的矛盾,将企业是否有雇佣童工、违反女职工权益保护法、规范职工休息休假等情况列入日常重点检查范围,依法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四是紧盯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及涉薪问题化解处置。盯紧盯牢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总包代发、工资保证金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核心制度,严格落实项目包联责任制,推动在建项目八项制度全覆盖。推广使用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逐步实现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全过程动态监管。对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实行“一案双查”,既依法惩处欠薪违法行为,还要纠正保障工资支付制度不落实问题,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发挥办理一案、警示一片的作用。五是强化根治欠薪摸底督查,深入做好监察引导。全面摸底督查全县在建项目“八项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作用,强化与街镇、部门协调配合,形成根治欠薪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做到全覆盖,从源头上杜绝欠薪发生。六是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落实整改。紧盯农民工工资拖欠隐患,各在建项目确定专项负责人,建立台账,全过程跟踪监督,坚持问题整改与根源整治紧密结合,做到精细化部署、精准化整改、精确化推进、精益化求效;对无故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做到从严从实落实整改要求,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以严的执法、强的力度坚决惩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