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同州生态新区发展中心

大荔县同州生态新区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5 08:33
单位名称 大荔县同州生态新区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大力发展同州新区建设事业。打造功能齐备的生态环保休闲宜居新区,进一步做好区域的规划编制、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等工作。
住所 大荔县同州湖西路北大门东侧
法定代表人 郝军峰
开办资金 18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住建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88万元 2418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同州生态新区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变更单位名称,大荔县同州湖景区管理中心更名为大荔县同州生态新区发展中心2022年4月12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住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科学编制区域规划。依据《大荔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三区三线划定要求,重新编制区域规划,完善区域详规和重点区域设计,对需要调整的功能板块进行重新定位。截至目前,总体规划设计初稿已完成。2.持续抓好项目建设。一是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在加快推进龙记观园、同湖水岸等项目建设的同时,结合区域实际,年内完成项目策划12个,为区域未来发展提供动能。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建立由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亲自抓、项目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岗的联动工作机制,一周一检查、一月一总结,累计完成日常检查、安全检查和多部门联合检查40余次,区域内全年未发生一例不安全事故。三是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累计解决龙记观园拖欠农民工工资98人次,协调解决兑付农民工工资1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区域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力量。3.加快修复区域生态。同州湖于2021年11月底完成了整改任务,对整改部分进行了草坪铺设或小麦种植。按照县委召开的同州湖后续整改会议精神,在充分考虑整改范围在河道淹没区的实际,经征求自然资源、水务、农业、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后,初步制定了同州湖后续整改提升方案:依据土地性质、景观特性及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自然地形的基础上,按照不超标、不超高、不盲目的规划原则,计划投资300万元,分四部分对原同州湖区域进行过渡性整改提升:一是在原湖面分区域种植油菜、油葵花季较长的传统农作物,形成田园花海景观;二是对环湖周围的绿化进行补植,确保区域整体协调;三是将原环湖道路作为生产道路使用并进行养护性修复,确保满足农业种植需要;四是为了满足原湖面复耕后种植的基本要求,建设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目前,县委、县政府已批准该提升方案,相关整改提升任务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当中。4.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按照“强基础、补短板、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建设南二环(同州湖北路)东延段污水管网工程,该工程西起大华路,东至城区污水处理厂,全长约3.108公里。为加快工程进度,确保质量安全,项目全段为地下顶管施工作业,分四个标段同时进行。项目自2022年8月16日正式开工,截止目前共完成施工便道2000m,Ⅰ型旋喷桩3134根,38207m,Ⅱ型旋喷桩7082根,42492m;C30混凝土护壁335m³,累计完成投资约2210万元。该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大荔城区南部8.5平方公里的居民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难题,同时为更好保护洛河水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及提升同州生态新区发展质量奠定坚实基础保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同州湖后续整改要求,在考虑保持原有自然地形的基础上,对原同州湖区域进行过渡性整改提升:在原湖面分区域种植油菜、油葵花季较长的传统农作物,形成田园花海景观;对环湖周围的绿化进行补植,确保了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将原环湖道路作为生产道路使用并进行养护性修复,极大的满足了农业种植需求。原同州湖区域整改提升后为群众提供了功能齐备生态环保的休闲娱乐场所。二是建设南二环(同州湖北路)东延段污水管网工程,为确保质量安全,项目全段为地下顶管施工作业,该工程将彻底解决大荔城区南部8.5平方公里的居民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难题,同时为更好保护洛河水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及提升同州生态新区发展质量奠定坚实基础保障。三是按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要求,全年共出动保洁工人5180余人次,养护清扫路段10800公里,垃圾清运3000余方,树木修剪圈红刷白6000余棵,病虫消杀10余次,区域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四是按照品质城市创建要求,积极配合县品质办开展品质城市12345行动,完成基础设施排查维护200余次,极大的满足了群众日常生活需求。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区域发展最重要的依托--同州湖已拆除,导致区位优势骤然缺失,原规划定位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已不符合区域发展实际;二是由于同州湖的拆除,导致区域面临人流量减少、土地价值下降、房地产楼盘滞销等不良局面,开发商因此对区域内项目投资热情降低,新区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三是同州生态新区内路网结构、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医院、学校、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短缺,严重制约区域发展。2.整改措施一是对接上级部门,尽快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并按照区域最新定位,高标准设计区域规划。二是对接自然资源局,结合项目需求和未来规划,申报和调整用地指标,加快土地储备,为在建项目和意向项目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加快推进区域学校、医院、排水和支线道路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修订完善区域规划。随着同州湖整改工作的全面完成,同州生态新区功能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原规划定位的以商业为主的“生态旅游”模式,已不符合新区发展实际,因此,计划将区域功能调整为以住宅为主的“生态宜居”新区。同时,对区域内住宅、商业的用地比例进行合理调整,进一步优化片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打造县域高品质生态宜居新区。2.积极推进土地征收。一是积极对接自然资源局、西城街道办对同州湖西路西侧下庙社区58亩预征地进行公示,公示完成后开展征收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区域学校、医院2个项目170亩土地的征收和用地指标申请及土地手续办理等工作。三是根据新区项目发展实际情况适时做好土地储备工作。3.稳步提升基础设施。一是投资约1.39亿元完成基础道路配套工作,即完成生态路、商一、二路、学府一、二路、同州湖北路东延段、南大街南延线防汛路五条市政工程的道路、排水、绿化、照明等内容的建设工作;二是投资1.2亿元建设1个中小学一体化学校;三是投资2.3亿元建设1个二甲综合医院;四是投资3000万元建设南门休闲景观广场、体育场北侧休闲健身广场、乾坤湾休闲生态广场3个广场。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既完善了新区的基础配套功能,又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打造生态、宜居的新区具有重要意义。4.加快实施招商引资。一是依托生态优势,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项目策划任务,高标准策划包装符合区域现状的特色项目,为区域长远发展蓄势赋能。二是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宣传和项目推介活动,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要求,有重点、有目标,带项目、带任务地经常性开展上门招商,确保引进一批高质量的精品项目。三是加强招商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政策研究和专业培训工作,形成招商引资骨干队伍。四是做好落地项目的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好“店小二”,持续增强区域的竞争软实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