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计划生育协会办公室

大荔县计划生育协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5-15 08:32
单位名称 大荔县计划生育协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计划生育会员提供服务保障。依照计划生育协会章程,组织会员开展活动。
住所 大荔县东大街36号
法定代表人 党红芳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09万元 0.08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计划生育协会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不断提高宣传力度。开通大荔县计生协微信公众视频号、直播,利用3.8妇女节、5.29会员活动日、7.11世界人口日等重大节日,联合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县妇女健康管理协会等单位,广泛开展健康知识、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捐赠、健康义诊系列活动。拍摄优生优育视频,在县计生协会、妇幼保健院,视频号、抖音号定期进行发布,点击量达2万人次,形成线上线下宣传互动新格局,计生协会服务影响力不断扩大。二、做好优生优育服务。在妇幼保健院设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以“母亲健康检查、孕前健康检查、婚前医学检查”为载体,开设“家长课堂”、“孕妇课堂”,定期邀请省市专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广泛宣讲生殖健康、孕期保健、产后恢复和月子护理等健康知识,为群众提供从婚检、孕前健康检查至整个孕期、产后康复、更年期及0-6岁儿童健康体检为一体的全方位健康指导。26家卫生院、4家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成立基层优生优育宣传指导中心,开设“健康课堂”302期,听课达2.6万人次,构建了以县级为主课堂、镇(办)为分课堂、各村为流动课堂的全覆盖优生优育指导模式。印制“优生优育指南”系列宣传知识1万份,从婚检、孕检,孕期、产后、儿童保健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及时满足育龄夫妇对婚育知识的需求。在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保健院孕前健康检查、医养母婴保健中心、导医台等处为群众免费发放,普及优生优育知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三、推进青春健康教育。我县青春健康基地是全市首家国家级示范基地。基地工作居省、市计生协会前列。2022年县职业教育中心扩建后,在基地原有100多个平方米的基础上扩建到400多平方米,改造后的基地工作围绕“如何与孩子开展沟通”、“教育好子女”、“成长之道”、“沟通之道”家长培训项目等主题开展培训,根据学生不同特性进行心理评估,建立档案,有针对性的干预,取得效果明显。根据青春期学生生理期特点,制定“特色课堂”,分别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生殖保健、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交往的危险信号和少女早孕的危害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在青春期如何正视自己生理、心理的变化。引导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引导团队成员考取“家庭教育师”,形成了“优质课堂+特色项目+志愿队伍+家校社共育”的大荔青春健康教育特色模式。累计培训青春健康教育主持人40名、中小学教师80人。截止目前累计培训家长2000余人次,760名家长获得培训合格证书;“成长之道”培训青少年1000余人次。县职教中心招生人数从2016年的每学年200余人增加到1100余人,2022年本科上线达29人。四、建立特殊家庭关爱。全县共有“暖心行动”志愿者服务队21个,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实行“多对一”帮扶制度(一名县级医疗机构医生、一名卫生院医护人员、一名镇(办)志愿者、一名村委会志愿者、一名村卫生室医生),定期上门走访帮扶。在城区四大医院开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就医“绿色通道”,提供“五个一”帮扶行动(结对一支志愿服务队、逢重大节日和生日开展一次慰问,购买一份意外保险、签约一名家庭医生、开展一次免费体检),帮助特殊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同时,积极推进“暖心家园”建设,我县暖心家园依托县中医医院的老年病院和医养结合中心进行建设,每月举办一次暖心家园关心关爱系列主题活动,开展一次健康知识讲座、举行一次集体庆生日、一次免费体检项目及其它丰富多彩活动为全县特殊家庭打造暖心港湾。五、落实计生保险宣传。扎实开展“计生保险宣传镇镇行活动”,利用村干部月例会制度,对全县妇女主任、计生专干及部分育龄群众进行培训,累计培训17场次650余人,有效提高群众参保用保意识。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大荔分公司密切配合,每月统计理赔情况,每季度召开座谈会,分析数据,加快理赔,有效拓展保险受益面,理赔率从2021年的31.4%提升到2022年的53%。今年来,为全县符合条件的5421户独生子女家庭和304名计生专干免费办理保险。在省“特殊家庭计生保险”基础上为177名60岁以上的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办理了“老龄意外险”,提供了特殊家庭发生意外后的保障,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增强了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的能力、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落实,使计划生育家庭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以“母亲健康检查、孕前健康检查、婚前医学检查”为载体,开设“家长课堂”,广泛宣讲生殖健康、孕期保健、产后恢复和月子护理等健康知识,为群众提供从婚检孕前优生至整个孕期瑜伽、产后康复、更年期及0-6儿童健康体检为中心的全方位健康指导,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连续健康服务。构建了以县级为主课堂、镇(办)为分课堂、各村为流动课堂的全覆盖优生优育指导模式。开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就医“绿色通道”,提供“五个一”帮扶行动(结对一支志愿服务队、逢重大节日和生日开展一次慰问,购买一份意外保险、签约一名家庭医生、开展一次免费体检),帮助特殊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全面落实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各项优惠政策,切实提高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根据青春期学生生理期特点,制定“特色课堂”,分别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生殖保健、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交往的危险信号和少女早孕的危害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在青春期如何正视自己生理、心理的变化。引导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2022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按照《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章程》县级计生协需要“参公、入序和三定”,并根据需要配备干部及专职工作人员,并具备能够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条件,而我们这项工作没有到位,导致部分工作进展缓慢。2、基层协会建设仍需加强,部分镇村协会有阵地无人员、有安排无具体工作实效,协会换届工作仍未开展;3、有些村(居)协会专(兼)职会长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协会工作日及重大节日期间未按要求开展相关活动;4、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工作开展课时较少,覆盖面较窄;5、宣传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2.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县计生协办公室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县、镇、村各级协会组织领导、人员培训,使协会换届工作顺利进行;2023年力争通过“三标一化”活动提高基层协会建设,特别是在协会换届中“选能人、选年轻人、选德望高的人”进一步提高协会活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协会公众号、重大节日等不同形式开展服务宣传活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健康大荔”,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增强会员的渗透力,真正把协会建成党和政府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纽带,为实现中国梦尽心尽力。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将在2023年进一步细化工作计划,加强师资培训,开展一系列活动,真正形成了“优质课堂+特色项目+志愿队伍+家校社共育”的大荔青春健康教育特色模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我办将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计生协部署要求和政策方向,主动融入健康大荔建设、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战略,深入推进“一基地一中心一家园”建设(青春健康教育基地、优生优育指导中心、“暖心家园”),一是暖心家园对每个参加活动的计生特殊家庭建立个人档案、心理评估,请心理专家辅导,志愿者陪伴早日走出阴影,让他们弱有所扶、难有所帮、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临终可孝,生活的更幸福、更健康、更有尊严。二是我县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在暑期开展培训活动,特邀请省青春健康教育专家来荔登台讲课,指导各中小学教导主任、心理教师系统学习青春健康教育知识。旨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异性正确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制作青春健康教育专题片,在县电视台、教育系统、家长群定期播放,力争达到全覆盖。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父母解决子女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惑与难题,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关系更加亲密和谐。三是强化宣传教育,通各媒体、微信公众号开设科学优生优育专栏,长期推送科学育儿短视频、科普文章,举办优生优育线上讲座,引导广大育龄群众“结好婚、怀好孕、生好娃、养好儿”,指导科学养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