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大荔县>
大荔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大荔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5-15 08:30
单位名称
大荔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农业综合执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兽医兽药、生猪屠宰、种子、化肥、饲料、农机、农产品质量、渔业、农药、动(植)物检疫等领域执法。
住所
大荔县城关镇北环路78号
法定代表人
雷胜利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9万元
38.1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及上级业务部门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总要求。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农资产品开展市场检查活动。向广大经营户、农民群众发放种子、肥料、农药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读本1000多册,发放宣传种子质量鉴别等资料3000余份。春秋两季种子备案共完成39家玉米种子委托经营企业玉米种子备案132个,31家小麦种子委托经营企业小麦种子备案91个。官方兽医严格按照屠宰检疫规程“严把四关”,做好屠宰检疫工作。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119号公告要求,监督进场生猪头头采、批批检、全覆盖的原则进行非洲猪瘟检测,至11月底共监督屠宰、检疫生猪6.1万头,肉品549.26万公斤,猪头25.63万公斤,猪蹄7.4万公斤,猪内脏66.8万公斤,瘦肉精检测2987个,药残检测699个,非洲猪瘟检测1558个,无害化处理病害肉1.6万公斤。向私屠滥宰易发区的牛羊养殖户、屠宰牛羊的养殖场户及待宰户发放宣传单《牛羊屠宰贩运告知书》6000余份。全年各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200余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使用主体2500余户(次),累计办理简易程序案件100余起,办理普通程序案件29起,其中,农药案件13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肥料案件4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种子案件1起,农残超标案件1起,动物检疫案件6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兽药案件1起。共组织安全生产专项检查3次,检查农药、肥料、饲料等生产企业及农产品生产储运企业30余家次,发现问题隐患12个。在黄河禁渔期开展了黄河流域禁渔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非法捕捞行为2起,对违法捕鱼行为进行了制止,并将查货的渔货进行放生。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按照“谁执法谁公示”原则,在办公场所、县政府官网、服务窗口等平台,向社会公开农业行政执法公示信息,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80余人次,受理、调处现场投诉、信访转办、网上投诉等各类违法投诉纠纷83起,申请相关农业专家组田间现场调查37起,进行田间药剂试验10起,协议补偿、赔偿群众损失4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6月至10月底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冬枣质量安全巡查工作,重点对全县冬枣生产、包装、销售、贮藏、物流等方面进行巡查,查处生产销售高毒禁用农药、“三无”农药化肥的农资经营行为,查处种植生产环节中采青、催熟、催红上市、违规使用膨大剂、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查处贮藏加工过程中滥用保鲜剂、防腐剂、着色剂、调香调味剂等添加剂、添加物的行为,查处市场中滥用、冒用“大荔冬枣”品牌的行为,查处市场流通中违法违规使用“大荔冬枣”区域公用品牌标识系统和产品包装的行为,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和举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维护了大荔县冬枣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大荔县冬枣的品牌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还需进一步规范。超范围经营,销售方式隐蔽,监管打击难度大。存在虚假广告宣传,随意改变产品的标签和包装,低价抛售假劣农资;二是农民的防范意识有待提高。对于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运用缺乏识别真伪;三是执法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农资经营户多数分散在农村,点多面广,执法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监督管理难以到位。2.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向群众宣传有关农资方面的鉴别方法,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开展市场巡查,完善质量抽检制度,建立农资市场预警机制,及时受理群众申诉举报,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违法案件;三是加大联合市场执法力度,与公安、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执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立案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加强整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法律法规知识、执法文书制作方面的培训学习,提高执法人员办案能力。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向群众宣传有关农资产品的质量鉴别知识和方法,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使不法经营行为无立足之地。同时,对典型案例及时曝光,震慑不法分子,达到处理一起案件,警示一批业户,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严格落实执法“三项制度”。切实履行农业综合执法职能。开展普法宣传,提升农资生产经营者和广大农民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开展主要农作物春播玉米、秋播小麦种子备案登记与市场检查工作。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及打假专项行动。创新执法宣传机制,加强农业法规培训。规范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办事能力及执法水平。突出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及农资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依法经营和专业水平。加强市场执法检查力度,积极受理农民投诉案件,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