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大荔县>
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
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5 08:14
单位名称
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红枣生产技术,促进红枣产业发展。红枣产业技术培训,指导及应用;枣新品种的引进、选育、试验、示范、推广及低产林改造;红枣生产、加工、销售的信息服务。
住所
大荔县南关路1号
法定代表人
仇亚捷
开办资金
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77.36万元
2305.79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开展技术培训,服务基层群众全年开展技术推广及灾后冬枣生产自救指导45场次,发放技术资料6000余份。另外,针对可能出现的“倒春寒”等极端天气,利用公众平台提前发布预警提示和防范措施6次,减少枣农损失。(二)坚持科技创新,聚力提质增效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新品种,建设红枣盆景育苗20亩、红枣鲜食品种培育50亩。(三)加强宣传推介,加速品牌建设6月份举办2022年中国·大荔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销对接会,在大荔设主会场,北京、成都、金华设立分会场,线上线下联动、域内域外结合,形成大荔冬枣覆盖全国的产销对接新矩阵。(四)盘活产业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中国枣文化博览园全年接待各级领导调研观摩和学生研学游等20余次,促进了农业、枣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制定宣传标识牌、横幅、《大荔水枣》画册,推进古枣树公园建设。(五)坚持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灾后重建4月份举办灾后重建冬枣栽植观摩现场会。对赵渡镇、朝邑镇等受灾严重镇,先后进行四轮苗木核查,邀请专家开展灾后重建调研并形成2篇调研分析报告。(六)严抓质量安全,规范产销环节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向省级农检中心送检冬枣果实和产地土壤样品,结果均为合格。巡查干部深入冬枣主产区、物流企业、销售大户,处理枣农及客商出现的冬枣质量问题三十余起。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一)技术培训成效显著。通过线上视频讲座与线下实地培训指导相结合,设立便民服务室接待枣农技术咨询20余次,受训人数达20000余人,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得到全面推广,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二)科技创新取得突破。今年选育的冬枣芽变新品种‘秦冬枣’,已通过省级良种初审和现场查定。在《园艺学报》发表设施栽培模式下‘冬枣’光合效率限制因子研究论文,在《陕西林业科技》发表大荔县冬枣产业发展建议论文,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二)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22年中国·大荔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销售订单量达38.63万吨,产销对接成效显著。在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林业博览会上,大荔冬枣荣获金奖。大荔冬枣走进央视新闻直播间,推出《冬枣嘎嘣脆一年产三季》《冬枣丰收在当“夏”》专题报道。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部分枣农受网络舆情影响较大,自身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冬枣品质提升较缓;二是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大荔冬枣”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品牌推广力度有待加强:三是智能化、信息化的应用面不广,新技术、新设施的推广需进一步加强。2.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冬枣质量安全检测和巡查力度,提升枣农质量安全意识,坚决杜绝不合格枣产品流入市场;二是加大宣传推介,举办第二届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销对接会、第二届最美枣园评选活动,组织生产大户、合作社参加林业博览会,持续扩大大荔冬枣的品牌影响力;三是规划建设高标准冬枣产业园,带动周边冬枣生产基地走向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样板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开展品种培优。持续开展优质品种提纯复壮、特色品种选育等工作。重点推广“秦冬枣”新品种,继续筛选2-3个适合大荔生长的优良鲜食品种,丰富大荔鲜食枣品种结构。(二)推进品质提升。依托产业园区示范引领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一是轻简栽培模式。二是规范树形管理。三是绿色防控病虫害。四是推行智能化管理。(三)建立高标准种质资源库。2023年,计划建立30亩高标准红枣品种园,集品种对比、物种保存、繁育推广、观赏于一体,进一步保护红枣种质资源,实现种质资源功能多样化。(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年计划冬枣标准化管理技术培训30场次,健全县、镇、村(合作社)三级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体系,分级培训、辐射带动,根据不同管理周期及技术需求,“靶向式”服务确保培训效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