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中医医院

大荔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3-05-15 08:13
单位名称 大荔县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大荔县迎宾大道南段84号
法定代表人 张辉
开办资金 428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465万元 27057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6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这一年,重点专科、医疗质量精耕细作。我院脾胃肺病科、康复科、骨伤科三个重点专科质量持续改进考核居全市前列。在陕西省中医医院紧密医联体专家的指导帮扶下,内科、儿科、急诊科、B超室、病理科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急诊科、老年病科、肛肠科、脑病科被评为渭南市重点专科,专科数量增加到8个,占比达40%,专科影响力大幅提升。2022年度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共26项,其中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癌患者的诊疗救治、病理、活检等为大荔县首家,五运六气针法,督脉灸,吞咽障碍球囊扩张术,早癌筛查、EMR、腔镜下胃癌早期根治术等技术在渭南市具有一定影响力,耳鼻喉科成功开展首例全麻下儿童鼻窦手术。强化院感管理,将院感作为一项红线指标,常态化开展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定期对重点人群、重点部门(手术室、产房、供应室、内镜室、口腔科)进行监测,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消毒设备、设施及消毒剂符合标准要求,全力以赴保障院感安全。(二)这一年,医共体建设助推优质资源下沉。持续深化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陕西省中医医院与我院开展远程会诊,组织培训19次,共参加学习468人次。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县域医疗卫生协同管理。在医共体单位中以苏村中心卫生院为示范,通过长期下派6名专家坐诊,手把手带教帮扶,并定期不定期对卫生院管理、人才培养、业务水平、硬件设施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帮扶,先后下派26名专家进行义诊以及业务知识培训10余次,坐诊医生带教查房50余次,卫生院上派6名医务人员在医共体总院进行专业对口进修学习,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使分院各项工作得到大幅提升和规范。苏村分院顺利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评审验收,韦林分院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智慧门诊揭牌运行。健全双向转诊机制,进一步规范双向转诊程序,制定转诊方案,明确转诊病种,畅通服务通道,完善医共体等多种形式医联体的内部转诊规范,做好县域外转诊、医疗机构间诊疗衔接和服务,确保上下转诊便捷顺畅。(三)这一年,优质护理更暖人心,白衣天使令人感动。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推进“暖心工程”8s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护理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切实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和强化竞争机制,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在夯实临床基础护理基础上,成立了危重症护理、静疗护理、糖尿病护理、康复护理等专科护理工作小组,制定了专科理论与技能培训考核计划,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基础。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开展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启动院级护理教学组,制定了全院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方案和中医护理常规培训计划,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使中医适宜技术更好应用于临床工作。开展应急情况下全人群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培训计划,提前做好采样人员储备工作,培训人员包括本院全体医务人员、民营医院、医共体分院人员,规范化培训会51场次、1000余人次。(四)这一年,智慧医院加速推进。扎实开展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为提升核酸检测效率,减少群众核酸检测等候时间,完善信息采集,减轻工作人员负担,医院在微信公众号设立点点就医,使群众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核酸的预约、缴费、查询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形象。完成了LIS、PACS、体检系统的升级。智慧医院网上预约挂号、查询、缴费工作实施完成,预约挂号、门诊住院线上缴费查询功能已上线运行。排队叫号已经应用于门诊科室,电子签名系统门诊住院已经上线运行。进一步巩固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实时更新病毒库和管理权限,为医院数据安全打下良好基础。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渭南市公安局对医院综合管理系统予以备案,并颁发三级备案证明书。(五)这一年,人才队伍建设后劲增强。不断增强医院中医药诊疗水平,通过“传帮带”方式培养出一批理论水平高、医疗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医疗人才,推进名老中医学术流派继承和发展,努力提升医院品牌价值与核心竞争力。承担渭南市基层225名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每期为期15天,共计120学时,有效推动中医药事宜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和普及,进一步夯实渭南市基层中医药人才基础。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人才梯队建设,医院每年业务收入的一部分作为人才培养经费,新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上岗,鼓励医护人员进修学习,今年累计外出培训80人次,人才队伍建设后劲增强。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这一年,匠心打磨中医名片品牌。三级医院创建对标对表,积极推进。深入拓展“两院三科四中心”发展路径(两院:院中院形式,消化病医院、康复医院。三科:肿瘤科、病理科、治未病科。四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经过多方努力,全国名中医米烈汉工作站落户我院,带动县域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大荔县老年病医院成立运营,填补了空白,与陕西省老年病医院有效衔接,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65岁以上老年人就医实行“六优先”(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化验、优先检查、优先缴费、优先取药)“两免费”(免挂号费、免接送费),老年友善医院建设排名居全市第一;与北京同仁堂战略协作深入推进,迎接了市政府对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选派名中医参加全市中医药法施行五周年主题义诊活动,收到社会认可;六院联创积极推进,其中健康医院创建工作被市卫健委推荐申报省级健康医院。我院被确定为全县首家退役军人优待服务定点医院,对退役军人出台了“五优先、两免费、一体检”优待政策。二期扩建及技术改造国债项目顺利落地、发热门诊(新冠康复门诊)建成投用,二甲等级复审、中医护理质量评价考核高分通过,被确定为陕西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单位、陕西省老年友善医院、全县退役军人优待服务定点医院,承办了全市基层中医骨干人才培训班,交出了一张党和人民满意、极具大荔中医药事业发展特色的精彩答卷。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按照“三甲”创建要求与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我院在麻醉学、影像学等专业人员缺乏,不能满足现有医院的发展前景。2.按相关程序招聘的人员,人员增加后,只给编制未解决经费。依然是按照老编制人数执行,未能按照医院在册正式人员编制解决经费。3.医养结合项目规模大、体量大、资金缺口大,仅靠医院难以支撑。(二)整改措施1.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面向社会招聘取得执业证书、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招聘应届本科大学生、研究生,储备人才资源。2.积极争取编制部门支持,优化招聘程序,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解决编制短缺问题,增强发展活力。3.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财政资金倾斜支持,确保项目尽快投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打造硬核品牌竞争力。举全院之力创建三甲医院,确保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挂牌。打造中医药事业发展新高地,精心运营全国名中医米烈汉工作站,成立省名中医工作室,举办区域内康复医学高峰论坛,邀请全国知名康复专家出席,营造提升我院康复医学发展势头。(二)持续推动“两院三科四中心”建设。全力推动消化病医院、康复医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年内挂牌运营。(三)狠抓“六院联创”。严格对标对表,逐项逐条落实,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创建任务。将“十八项核心制度”贯穿于医疗工作始终,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暖心工程”8S管理,全力提升医院口碑形象。(四)突出专科强院。持续深化与省三甲医院的紧密协作,加强“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和医共体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将内科、肛肠科、老年病科、耳鼻喉科创建为市级重点专科,积极开展介入治疗;加强与高等医学院校深度合作,以“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为基础,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机制,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五)切实做好新冠患者救治。在“保健康、防重症”上用心用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对于轻型、普通型以中医药为主导,重型、危重型中西医结合治疗。强化健康科普宣传,引导群众注意个人防护,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六)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与北京同仁堂战略合作,开展远程就诊、设立同仁堂中药专柜,与26所卫生院、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及个体诊所建立中医联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交流,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作用。联合陕西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药科普系列活动,营造浓厚中医药氛围。(七)坚定不移打造“清廉医院”。紧盯医疗领域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进一步遏制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深入查处收受红包、回扣、过度检查、过度用药、欺诈骗保等违法行为,全方位打造党风清明、院风清朗、行风清新、医风清正的“清廉医院”,促进我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700524261052311A2101有效期:2022年07月22日至2025年01月14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