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大荔县>
大荔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
大荔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5 08:07
单位名称
大荔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地震管理保障。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及落实;地震行政执法。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等。
住所
大荔县城关镇兰家村
法定代表人
胥红斌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88万元
13.58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应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监测预报工作加强监测台网建设及维护,测震台、强震台运维正常;按照年初制定的震情跟踪工作方案,严格落实震情值班和零报告制度。坚持宏观异常落实不过夜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震情会商会、及时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并将会商结果上报市局。2、异常落实情况6月28日,冯村镇观测员报告北堡村有几家出现房屋裂缝,我中心立即安排联系自然资源局相关人员赶到北堡现场调研,经现场勘探走访排除地震原因,属于黄土湿陷;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发生后,立即召开会议,安排工作队进入各宏观点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召开震情会商会,将情况进行上报并安排部署做好应对工作。3、“三网一员”建设紧密结合乡镇机构改革,重新登记并完善了地震“三网一员”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对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全县共建立75个“三网一员”点哨,4个市级宏观观测骨干点。4、综合防御建设制定印发了《大荔县2022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县防震减灾体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健全领导小组职责,完善组织体系,协调和指导全县防震减灾工作;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掌握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应急救援建设利用开阔地带建立应急避难场所;成立了大荔县地震现场工作现场工作队并配备了应急所需部分装备;开展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创建洛滨小学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观音渡小学为建市级示范学校。6、防震减灾宣传创新宣传形式,增加宣传广度,我们利用全国科普日及地震纪念日、手机微信等方式向社会宣传防震减灾法规和知识,在朝邑镇、安仁镇、同州广场、东府广场、黄河广场等设立咨询点,解答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各种防震减灾知识疑问、发放宣传资料千余份;利用校园人员集中,学生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学校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既让学生掌握了避震应急技能,又通过学生宣传到社会和家庭。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扎实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聚焦防震减灾职责使命,自觉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聚焦防震减灾核心职能,切实扛起震情监视跟踪责任,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公众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创建生存和安全的空间环境,增强抗震救灾能力,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增强短期、临震预报的监测能力,掌握了地震科普知识的广大群众,可以通过感官直接得知某些短期,临震宏观前兆现象,并将其及时报告给有关地震部门,就有可能为临震预报的决断提供有价值的根据;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可以促进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我防御地震功能的提高,增强社会公众对地震谣言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通过科普知识宣传,让广大群众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理念、民众防震减灾意识以及应急疏散能力,促进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有了新的提高,有利于地震科学的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地震监测及分析预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台网、仪器设备仍需优化完善。地震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还不够完善,各单位演练及综合性演练没有很好的落实,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2.整改措施1、努力争取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对工作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及学习,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提高应变地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2、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督促各成员单位编制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在条件许可下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各成员单位对地震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参与重大灾害救援的能力,检验各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强化业务技能,大力加强前兆和地震短临跟踪分析研判,提高观测能力,做好震情会商。2、优化网点建设,重新核定全县地震“三网一员”(灾情速报网、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制定工作职责,每季度对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防震减灾联络员制度,加强对群测群防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做到对地震影响和地震前兆异常情况能及时核实和上报。3.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充分利用公共绿地、公园、广场等场所切实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对东府广场等建好的5所原有场所进行维护,更换标示牌等工作。4、做好短临跟踪工作,异常落实分析,制定《地震短临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建立通讯保障机制和群测群防灾情速报工作机制,加强震情异常情况的跟踪分析力度,尤其强化地震前兆监测和地震预测工作,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作用,全力做好重要时段和节假日的震情监视工作,力争对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作出教准确的短临预测。5、开展中小学防震避险知识普及工作,创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联合教育局将防震减灾知识列入学校专题教育内容,督促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