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大荔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3-05-15 08:06
单位名称 大荔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稳定双层经营制度,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
住所 大荔县东新街4号
法定代表人 田斌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14万元 10.13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档升级。按照“清理整顿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扶持壮大一批”的思路,以合作社质量提升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围绕清理农民合作社“空壳僵尸”、加强合作社规范提升、拓展合作社业务范围、促进合作社联合合作和提升合作社扶持服务能力等重点任务开展工作,组织实施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建设项目,实现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整县提升。全县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质量提升。其在流转土地、开展规模化经营、实行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产品竞争力、联农带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农业中的典型示范和服务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促进了县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二)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发展现代农业。鼓励和引导县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联合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小农户提供以代耕代种、代管代储、统防统治等多环节、关键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等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把小农户引入发展现代农业的轨道上。组织实施了2022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引导,从扩大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规范服务合同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更好地引领小农户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年度新增社会化服务面积1.2万亩。截止目前,纳入农服平台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34家,从业人数1807人,年服务面积38万亩,带动小农户40000多个。其中,其中涉及粮食类服务主体11家,年服务面积13万亩,服务小农户32109个。(三)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策文件,在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市场导向,突出产业发展,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强化政策培训、开展实地调研,加大典型宣传,全方位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各镇(街道)上报的2022年农村集体经济收益情况预测表来看,年度内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以下的薄弱村数量为175个,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保障农民改革权益、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开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系统试点,落实“村财镇管”2021年底,我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系统试点先行县。我站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一是拟订工作方案。结合本县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现状,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议,研究拟定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试点的对象范围、试点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等内容。二是召开工作推进会。县上成立了财务系统试点工作领导机构,主要领导统筹部署试点工作,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定期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详细培训,全面启动试点工作。三是开展资产清查。结合县上“三资”整治专项行动,组织镇村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的清查工作,建立集体固定资产台账。指导镇村开展村社账务分离工作,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实行分户管理,村集体资产按要求移交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四是组织系统培训。邀请农业农村部软件专家为我县县镇两级财务系统管理人员关于系统软件的功能及操作应用进行现场演示和集中培训。截止目前,各镇(街道)村基本完成“三资”清查和资产确认工作,建立了固定资产台账。全县17个镇(街道)287个村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上完成套账建立和会计初始化工作,完成率100%;16个镇(街道)开展了会计凭证录入工作,录入会计凭证总数670个;所有镇(街道)开展了资产卡片录入工作,录入卡片总数3277个。通过全面应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系统试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得到有效监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做好年报数据统计,提升农经工作质量。完成各类业务系统及报表的填报、审核、上报工作。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季度报表、产权制度改革季度报表的填报工作;指导镇村完成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及数据上报工作;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系统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换证赋码及赋码信息确认工作;指导镇村在产权管理系统完成成员信息填报、确认及纠错等工作。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年度内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以下的薄弱村数量为175个,比去年减少17.8%,10万元以上的村44个,比去年增加76%。同时,在集体经济发展探索中,还总结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资源盘活、乡村旅游、三产融合、物业租赁、生产服务等六种发展集体经济的典型模式,为全县集体经济发展树立了新样本,探索了新路径。年度内,新认定家庭农场21家;新培育认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示范主体55家,其中示范合作社48家,示范农场7家;新推荐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市级示范合作社3家;推荐上报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月份,我县新茂天地源生态养殖家庭农场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陕西省“最美示范家庭农场”。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农经人员力量不足,对资产监管系统的操作和应用不熟练,影响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系统试点工作进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存在一定困难。(二)整改措施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县镇村财务人员对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操作培训,加快“三资”监管系统的推广应用,强化“三资”监督管理。规范合同管理。开展合同专项整治,在确保农村稳定的前提下,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将集体资产收归集体。指导镇村加强资产合同管理,依法规范流转集体资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挖掘集体经济典型村,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二是全面推广应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规范化管理。三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合作社整体规范化建设水平。年度培育认定家庭农场10家,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农场2家;培育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20家。四是指导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鼓励支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小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新增服务面积8000亩。五是持续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后续管理工作,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六是做好农村合作经济统计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