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信访接待服务中心

西乡县信访接待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5 08:02
单位名称 西乡县信访接待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业务范围:信访接待;信访法规、政策咨询服务;信访信息系统建设;信访信息统计分析。
住所 西乡县西大街82号
法定代表人 何志斌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信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2.4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中心在县信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及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本单位《章程》和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热情接待、用良好的工作态度与上访人诚心交流。做到平易近人,以诚相待,加深同群众之间的感情,以真诚和负责的态度,倾听群众的心声,以冷静、温和的态度向来访者讲清法律道理,分清是非曲直,使来访人愿意心平气和如实反映问题,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2.规范信访接待程序,为来访群众做好服务。一是规范信访接待工作制度、信访接待工作登记流程、信访接待处理流程等各项制度。通过考试招录等方式配齐配优信访接待中心工作人员,确保信访接待工作优质高效开展。二是牢固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组织中心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信访业务大讲堂活动,进一步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管理,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积极协调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窗口接访人员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三是以提升窗口办理信访业务时效为突破口,认真对信访事项登记、受理,及时转办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充分发挥信访接待“人民满意窗口”作用。3.实行律师坐班接访群众制度,引导信访人依法维权。一是每周一、周五律师在信访接待中心坐班接待群众,现场以案说法、答疑解惑;二是律师参与县级领导接访,针对问题依法化解,三是律师参与重点信访事项、突发信访问题、疑难信访案件的分析研判,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促进问题化解。四是由律师把关,开展诉访分离工作,依法依规将涉法涉诉信访按程序导入司法渠道受理、办结。4.做好协调处理。对情况复杂、难度较大的信访事项,协调相关部门、单位派业务人员前来协助,对重要信访问题,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并走访当事人,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面对面向当事人答复相关情况,提高信访件办理效率和办理质量。5.巩固信访基础业务,提升网上办信质效。一方面坚持每个工作日将来信、来访和网上投诉件及时录入信访信息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及时签收和办理上级转送、交办的信访件,加强上下级信访信息沟通,做到不隐瞒、不漏录、不错录,录入率达到100%,做到信息共享,让上级信访机构及时掌握我县信访动态和信息。另一方面加强基础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信访基础业务工作,结合第一季度网上信访信息系统评查,进行了全县信访基础业务培训,结合实际案件专题讲解登记录入、转送交办、受理告知、调查处理、送达、评价“六道程序”,不断提升信访业务人员的操作水平,确保网上信访规范高效有序运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2年,我中心以创建全市信访接待“人民满意窗口”为载体,进一步巩固信访基础业务规范信访接待程序,实行律师坐班接访群众制度,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协调化解信访案件,信访件办理效率和办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年未发生因信访事项处理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负面舆情,信访总体形势平稳可控,被市信访局评为优秀信访接待“人民满意窗口”。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部分信访干部对信访工作业务知识学习不够,信访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对《信访工作条例》宣传还不够。改进措施。1.加强对工作人员谈心谈话,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接访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每一位来访群众都热情接待,对其提出的诉求和问题、逐一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疏导和劝解。2.通过法律宣传四下乡活动加强对《信访工作条例》宣传工作,及时印发宣传册、宣传彩页,加大宣传力度,使来访群众文明信访。四、下步工作打算。1.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工作思路。把信访稳定工作抓在手上,群众诉求放在心上,切实为民解难。坚持诉、访分离,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依法打击恶意非访行为,维护正常信访秩序。2.结合“八五”普法,每季度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发放《信访工作条例》和《依法信访宣传册》《信访漫画》彩页等,从源头上做好信访群众的普法工作,教育群众敬畏法律,知法守法、文明信访。3.对老缠访户按照“三到位一处理”抓好落实。发挥各方力量,切实化解积案减存量,让新发生的信访事项不再变为积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