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才流动提供中介服务。人才引进、交流、培训开发及五大生的人事代理工作。 | |
住所 | 大荔县城关镇富民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锋 | |
开办资金 | 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46万元 | 38.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档案进出管理制度,逐个编号,做到“三统一”每年年初对册子、柜子、电脑信息进行逐一核对。通过档案接收转出业务培训强化窗口服务质量,通过印制办事流程手册,提升人事关系接续工作的办理能力。在职称申报工作中加大人员和硬件设备的投入,作为人才中心一项重要工作,每年流动人员职称申报成递增局势。今年,向市人社局上报流动人员职称考试报名材料652份。2、做好网上实名制登记工作,建立未就业信息台账。按照省、市要求,完善实名制登记工作流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通过电话、微信群、大荔人才公众号、发送短息等方式加大未就业毕业生跟踪回访力度。一是摸清岗位需求,建立信息台账;二是对有就业意愿的学生,分专业推荐岗位;三是干部包联制,定期回访、定期跟踪;四是对接电信公司,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发送短信的形式发送就业岗位。对未就业大学生信息进行全面筛查,建立实名制台账,准确掌握未就业总数、基本情况、就业服务需求等信息。严格实施“131就业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对有创业意向的,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对暂无就业意愿的,做好状态记录,及时跟进服务。3、规范见习程序,提升见习质量。按照渭南市就业见习管理办法,以“全民见习”为目标,所有工作人员分成小组,深入官池工业园区、县城各企业单位、乡镇各大卫生所、幼儿园,宣传就业见习政策。并通过广场LED屏、公众号、微大荔等网络媒体平台向社会公开发布就业见习政策,让更多的未就业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享受就业见习政策。4、多平台宣传就业用工信息,建立岗位信息库。为了更好的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深入官池工业园区企业搜集工作岗位,专人负责分类造册。并通过在大荔人才公众号、微大荔、广场广告屏、大荔人才官方抖音号等宣传平台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也提高学生的知晓率,共有300多名学生电话咨询。将求职者信息进行分类,按照学历、专业、求职岗位等分别登记,按照求职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给用人单位,点对点推送就业服务。5、线上线下搭平台,召开卫生类临聘人员专场招聘会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卫生健康行业人才流动与优化配置,对接卫生系统县城三大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对他们用工要求进行分类细化。首先通过微大荔线上直播平台,分两期线上直播用工信息,45名学生登记咨询;其次,召开线下专场招聘会,对电话咨询人员,按照专业学历我们点对点面对面首次给城关卫生院和许庄卫生院招聘临聘人员17名,并签订了用工合同。6、校企联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人社稳人才岗位进校园”专场招聘会, 主要服务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高校毕业生以及有招聘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本次活动共组织县城关镇卫生院、许庄镇卫生院、段家镇卫生院等11家单位参与,400余名应届生到场咨询求职,提供县域就业岗位190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3人。7、校地合作,共建大学生就业基地渭南师范学院带领高校毕业生20余人来大荔县开展校地合作活动,实地考察大荔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金色摇篮幼儿园、陕西省机电技工学校三家单位,并与三家企业签订了《共建大学生就业基地协议》并授牌“实践教学基地”。渭南师范学院毕业生当场与陕西机电技工学校签订就业协议8人,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金色摇篮幼儿园达成就业意向5人。8、搭建人岗对接渠道,助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8月10日召开“多方联动促就业筑梦青春赢未来”的高校毕业生暨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组织大荔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大荔县城关卫生院等38家单位参与,提供医疗、银行、教育等领域就业岗位436个。共有600余名求职者到场咨询,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6人。同时在招聘会现场设立就业创业扶持、技能培训等政策咨询台,为现场的求职者宣讲政策、答疑解惑。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今年来,新增流动人员档案2535份,其中办理人事代理1107份,邮寄档1252份,转递档案465份。开具人事证明386份,就业失业登记证36人,办理求职登记86人,提供政策咨询5794人次,提供求职信息896人次。在职称申报工作中加大人员和硬件设备的投入,作为人才中心一项重要工作,每年流动人员职称申报成递增局势。今年,向市人社局上报流动人员职称考试报名材料652份。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发送短信的形式发送就业岗位,累计发送短信800多条。截止2022年12月底实名制登记高校毕业生1336人,已就业毕业生905人,未就业大学生268人,其他入伍或升学情况163人。今年新增见习单位19个,开发见习岗位534个,现在已有187名学生参加见习,见习人数呈递增局势,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人社稳人才岗位进校园”专场招聘会, 主要服务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高校毕业生以及有招聘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本次活动共组织县城关镇卫生院、许庄镇卫生院、段家镇卫生院等11家单位参与,400余名应届生到场咨询求职,提供县域就业岗位190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3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1)业务工作不专,对业务知识概念含糊,缺乏踏实认真的态度和创新意识;(2)深入基层调研力度不够,对家庭困难毕业生信息掌握不够全面,援助工作不够切实;(3)流动人员信息变更快,虽然跟踪及时,但是仍然存在“断档”失联现象。2.整改措施(1)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加强培训工作,多组织业务工作大练兵,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2)做实做细基础调研工作和信息收集工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3)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大高校毕业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4)对见习单位加强管理,增强沟通,业务办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有效提升就业能力,全方位为高校毕业生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内部管理,细化方法措施,狠抓落地落实,全力做好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在专业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采取新老人员“帮、扶、带”,提升业务能力,通过集体学、个人学,走访学,使业务工作开展能得心应手。2、在落实就业政策上下功夫。通过宣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招聘使用高校毕业生,对录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按规定享受政策,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3、在跟踪服务上下功夫。继续加大回访力度,继续做好未就业学生的情况统计工作,力争使每名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早日实现就业。4、在就业宣传上下功夫。继续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不定期召开招聘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用人企业及求职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