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办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争取资金,规范有序实施。一年来,我们先后向省市区财政争取村级公益事业转移支付资金1565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533万元,慈安便民桥建设资金45万元,省级转移支付补短板项目资金830万元,省级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奖补资金80万元,区级整合资金77万元。全年共实施村级公益项目83个。(二)加强项目管理,规范操作流程。一是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规范操作的工作思路,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筛选项目,确保项目效益最大化。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办按照既定的项目动态监管机制,任务到组,责任到人,深入现场查勘,严把工程质量,打造放心工程。(三)抓好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在抓好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的同时,组织各镇办申报2022年扶持村集体经济财政奖补项目,经过提交申报资料和现场答辩,最终确定了青树镇沙河村和圣水镇王营村作为今年的扶持村集体经济财政奖补项目。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镇村指导,督促项目进度,积极开展调研,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四)抓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为村级组织高效运转保驾护航。一方面科学编制村级组织预算,做好村干部补贴“一卡通”发放、办公经费拨付和为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工作,全年落实村级组织经费5588.096万元,足额保障全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正常有效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新形势下村级组织班子的“领头雁”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五)加强财政所日常管理。从服务大厅运行、各项工作推进及疫情防控等方面为切入点,多频次深入到财政所检查工作,及时收集财政所对全区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领导汇报和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的大力实施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项目的顺利实施解决了我区农村群众道路照明、出行、农田灌溉等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有力保障提升了村干部的获得感和积极性。通过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在职村“两委”干部补贴标准,进一步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由于下达项目批次较多,各批次项目时间间隔比较大,致使项目建设进度不均衡,影响到项目的完工验收。2.改进措施:下一步在下达项目时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同时加大项目监管和推进力度,确保项目都能按时完工、按时验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进一步严格项目监管。对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坚持“严”字当头,“管”处用力,严抓项目准入关,坚持项目集体审定制度,推进项目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严抓项目质量关,坚持项目动态监管机制,打造放心工程。(二)进一步加大扶持村集体经济的调研指导。在项目的规划、选择上帮助村级组织出谋划策,在项目推介、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以引导,在项目实施中进行指导,帮助村级组织规划和实施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三)进一步强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在据实测算的基础上做好2023年全区村级组织经费的预算编制,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村级经费落到实处;坚持抓好人员动态监管,及时按人员变化调整增减,确保村干部补贴精准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