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妇女儿童保健、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及健康管理服务;妇产科、儿科临床医疗服务;优生优育咨询指导和医学检查;不孕不育诊治、避孕药具管理发放;其它生殖保健服务。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汉山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何纲 | |
开办资金 | 9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南郑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78.99万元 | 1255.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加大医院基础建设投入。全年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添置了飞利浦四维彩超仪、除颤仪、呼吸机、中医诊疗仪等先进设备;新增中医科,改造了“两癌筛查”门诊。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2、加强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全年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3人、短期培训3人次、事业单位招聘本科大学生1名,江苏如东专家对我中心妇产科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医疗技术帮扶。通过帮扶与学习培养造就出一支能担重任、甘于奉献、高素质的医疗团队,为全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采用“银医合作”方式,完成了“智慧医院”项目建设,完善了微信、支付宝、电子医保支付、银联POSS机移动支付等支付方式。3、认真落实医保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医院认真执行落实新医保政策,医疗保障核销总人次15人次,核销27813元。剖宫产率控制在20%以下,单病种达到了18%,核销金额占住院总医药费69.7%。严格按照“三统一”政策执行药品采购,网采率100%;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动态监测,对于“毒、麻、精”类特殊药品实行“五专”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核对,做到帐物相符;认真做好药品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监测上报工作,全年网络平台上报药品不良反应6例。4、妇幼保健项目工作稳步实施。一是强化培训,全年共举办全区母婴保健技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等大型培训班3期,邀请了十余名市级专家亲临授课,提高了全区母婴保健技术的服务能力。二是加强督导考核,规范运行妇幼卫生项目工作,促进各项目工作指标基本顺利完成。三是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全年区内各助产机构共签发出生医学证明933份,其中换发7人,补发10人,作废4份,废证率0.42%,全区出生医学证明规范使用率达100%。四是托幼机构管理实现常态化全区托幼机构在园儿童总数16699人,体检数16675人,体检率99.85%。5、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制度全面落实。一是在区卫健局的统一部署下,引进苏陕协作妇产科专家一名,对口帮扶半年,单位同时选派1名医师到江苏如东县学习进修半年。二是我单位医联体帮扶小组重点帮助三家托管分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管理规范,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妇幼公共项目和传染病等重点疾病的防治工作的指导。三是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我单位根据业务范围和新医保政策要求,认真落实了相应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6、加强院感、传染病及医废管理。一是加强监督管理机制,不定期组织人员下科室督查落实手卫生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消毒产品和一次性医用耗材的规范使用,未发现消毒器械、消毒品和一次性医用耗材违规重复使用现象。二是加强医废规范管理,完善医废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专人负责医废管理,做到日产日清,分类标识清楚、交接转运规范、记录齐全,开展了医废泄露处置演练,全年共产生医废3633.1公斤,其中感染性医废3295.0公斤,损伤性医废333.2公斤,病理性医废4.9公斤;三是落实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全年传染病网络直报8例,网报率100%;无院内感染爆发事件和医废泄露事件发生。7、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单位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组织人员不定期对中心东区、西区门诊住院综合楼和宿舍办公楼的用水、用电、消防、监控系统、大型设备、高压容器、毒、麻、精神类药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以及各种管沟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求现场整改或限期处理。8、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政策,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切实发挥好“哨点”作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医疗保障工作,并圆满完成临时性、指令性疫情防控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门诊(急诊)43015人次,住院人次236人。病历甲级率98.6%,处方合格率97%;,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00%。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90%,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100%,院内围产儿、新生儿死亡率零。全区产妇2874人,活产2887人,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发生。5岁以下儿童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年度妇幼公卫项目在全市考核成绩名列前茅。门诊次均费用79.02元,较上年上升5.04%;住院次均费用1404.75元,较上年上升34.09%;2022年医疗收入:373.05万元,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29.81%,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消耗卫生耗材费用为23.73元。病床使用率80.23%,资产负债率为2%,净资产增长率为4.95%。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妇幼保健声誉还不高。政策和科普知识宣传不到位,人们对妇幼健康普遍重视程度不高,对妇幼保健服务内容不熟。妇幼自身能力没有紧跟服务需求,服务观念相对落后。二是业务拓展能力不足。在服务项目和内容上没有突破,不能满足服务对象多元化需求,没有跟上妇幼服务时代步伐。三是人才梯度不尽合理。近年来引进人才少,目前单位技术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四是临床与保健融合还不深。工作统筹协调效能不高,存在哪头催的紧,顾哪头的情况。2、改进措施一是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政策和科普知识宣传,提高人们对妇幼健康程度的重视,对妇幼保健服务内容的熟悉;同时转变观念,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二是尽快培养一人多技、一人多能,满足服务对象多元化需求。三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和妇产科、儿科紧缺人才培养机制。四是加快保健和临床有机结合,互相融合、协调统一。从思想上突破条条框框,发挥职能优势,促进各项工作同步前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今年,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是紧紧围绕“三个年”活动总体要求,把精神融入到单位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单位人员思想认识和干劲,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落实院、科两级责任,以活动促工作,在工作中看过程、工作后看成效。以作风有新改进、工作有新进展来检验活动效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并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二是加强单位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增强服务影响力。从服务设施设备入手,力争今年更新完善新型设备两台,计划新增开展服务项目至少两项。充分利用省妇幼协作单位、区域医联体平台以及专业学术合作等抓手,打造区级妇幼保健服务品牌,提升服务能力,增加服务声誉。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今年将合理适时安排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能力提升技术培训班,充分利用苏陕协作代为培养,提升技术人员服务技能。探索单位以老带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争取上级支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逐步改善技术人员结构。四是发挥好妇幼保健服务特色。坚持“保健和临床相结合”的妇幼方针,统筹“公卫”、“保健”、“临床”有机结合,立足职能、突出特色。加强儿科、妇产科医疗能力提升,加强儿保科、妇保科、优生科特色服务投入,强化公共卫生项目管理服务更加到位,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达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工作成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6598549561072111G1001有效期至2027年12月19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登记号:M61072151010010025有效期至2025年7月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