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南塘小学

渭南市临渭区南塘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5-12 10:39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南塘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南塘大街
法定代表人 聂卫平
开办资金 460.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3.35万元 221.4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南塘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临渭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重视队伍建设,培养优秀师资学校现有教学班39个,学生2461名,教职工125人,在编在岗教师96人,临聘教师20人。名师工作室5个,辐射区域30多个学校,成员共计103人。学校现有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能手10人,渭南市师德标兵1人,渭南市拔尖人才、“三三”人才1人、市区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达49人,是一支专业技术精湛,教学观念领先,经验丰富的优秀团队。我校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六个提升平台。一是读书分享。采用线上线下两条线,每学期阅读不少于一本专业书籍,定期交流分享,择优收录校刊《塘韵》;二是落实八课活动。常态化开展全的推门课、研讨课、亮相课、过关课、展示课、示范课、送教课、汇报课;三是青蓝结对。双向选择,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促进专业成长;四是课例研修。依托教研组,学科组利用周三学科活动日,进行课表学习,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五是名师引领。每学期第二周进行省市能手示范课。邀请教研室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六是课题研究。一年来,完成省级STEM课题1项。市级基础教育成果、课题各1项,7项区级课题结题,21项市区级课题顺利立项,学校教研室获得市级优秀教研室荣誉称号。(二)加强德育工作,建设文明校风2022年,学校将“迎接二十大,学习二十大精神”作为主线贯穿全年,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教育教学,积极构建党建“331”工作模式,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模范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能,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问题。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参与疫情防控、包联路段清扫、高考保障等志愿活动。利用班会、队会、升旗三个学习主阵地,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强信念、跟党走。通过参观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构建多元评价,培养博雅学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三)紧扣教学中心,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秉承“以生为本,快乐成长,培养德雅学子”的办学目标,积极践行“硕学贤雅、博学德雅”的校训,让教师感受职业的幸福,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为促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服务品质课堂建设,学校创新形式提出作业4+1原则,即:“设计求优、数量求精、批阅求细、纠错求实、作业管理到位”。围绕区局“品质教育,美好生活”的建设愿景,结合学校“生本课堂”改革,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文的双轨四步和数学的四步一练;第二阶段三环六步菜单式教学思路,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为了推进生本课堂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实备课,实行一课三备,二是抓牢课堂,实行三三管理,三是抓好评价,实行一课三诊。针对2022年线上教学时间长,学校提出了:一是“三全三定”构建线上教学管理体制,三全是全员、全校、全学科。巡课人员为校委会成员,巡课对象为所有任课老师,覆盖所有班级和学科,三定是定班、定人、定量。学校确定重点关注的班级和教师,巡课校委包干到班;二是“双师五环”保障线上教学落实,双师是将综合学科的老师聘请为线上教学管理员,协助授课教师管理,五环是巡—馈—研—思—行;三是家长问诊搭建线上教学暖心桥梁,学校教导处领导每天随机联系十位家长,了解家长对线上教学质量,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反馈,并耐心解答,细心指导,使巡课有温度,师生共成长。通过建设“生本课堂”,不但促使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而且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被区教育局授予品质课堂示范校荣誉称号。根据“玉兰花”纯洁高雅的气质,结合学校文化特点,整体设计开发了德雅五爱课程,文雅八仪四礼,贤雅传统文化,博雅体育艺术,趣雅实践研学,智雅学科融合六大板块的校本课程。课程建设被市教育局评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四)筑牢安全防线,杜绝安全事故不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安全处提出“十个到位”安全管理措施,即:制度方案到位、人员措施到位、宣传告知到位、安全教育到位、疫情防控到位、课间护导到位、安全演练到位、安全排查到位、应急处置到位、上放学管理到位;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率”。严格落实六化措施,即时间衔接无缝化,安全教育常态化、疏散演练制度化、安全防范全员化、应急处置时效化、保障措施有力化。坚持做好“5护1送1引导”,全面保障师生安全,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五)坚持财务制度,服务教育教学学校严格按照区局文件标准规范收费,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方面努力靠近标准化财务室做到了制度化、层次化、规范化。我校的每一笔开支都必须有经手人、总务主任、后勤副校长、校长四人签字,甚至更多的人签字,并注明开支事由。一个人签字的票据,学校不予认可。每张票据,我们都要经过层层严密审核,方可报销。严格控制重报、错报现象的发生,杜绝私用公报现象。做到公私分明。从不因私多报一分钱,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后勤保障。二、社会效益情况1.一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2022年度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临渭区2021—2022年度综合考评“先进单位”、临渭区品质课堂建设示范校、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教研室荣获市级优秀教研室,并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2.为培养德雅学子,精心组织体音美老师开发了音乐节奏,美术线描和足球、篮球课程,根据南塘小学10+3+1德雅学子评价体系,颁发相应的合格证书。大力发展STEAM课程,STEM是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多领域融合课程,为了课程在我校落地生根,融入艺术元素,结合地域文化,开展了《鼓楼》《桥》等跨学科项目式课程,形成STEAM结构工程师课程体系。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因学校占地面积和设施制约,劳动教育目前的现状是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指导,实践阵地在家庭。为了学生能集体劳作,体验合作的快乐,学校计划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和共同体学校协作共建农耕园;二是依托校外农场资源,开展实践活动。2、学校在推进全员导师制工作中,实践探索了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原则,重点做好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四项工作,并定期开展了家访和谈心交心活动,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我们发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开展工作是由学校统一安排,而非自觉自愿,二是对于心里疏导方面存在专业知识的缺失。根据这一情况,经过研讨,我们计划做好两件事,一是加大对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培训,让教师认同,力争做到自觉、自愿,并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二是尝试探索完善一师一档和一生一挡,健全评价体系,全力推进全员导师制工作。3.校门前道路狭窄,车流量较大,上放学期间交通拥挤。我们与交警队及派出所联系,并成立家长志愿者“护学岗”,每天上下学期间,安排一名交警一名干警在校门前执勤,值周班级、值周老师进行护导。消除影响师生人身安全因素。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发展为重”的生本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德育体系,全面提升育人成效。坚持以课堂为阵地,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把德育教育贯穿始终。继续完善“一课三备”、“一课三诊”与“三三管理”有机结合,形成各学科、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服务品质课堂建设,创建区级“品质课堂标杆校”。2、利用教育信息化全面构建学科融合,充分发挥我校省级STEM教育种子学校、STEM教育种子领航学校优势,借鉴先进经验,学习专业结构,组建有特色的STEAM学习小组,通过专业的资源,科学的指导,有效的实施,促进STEAM教育特色、专业化发展。3、坚持安全教育常态化、疏散演练制度化、安全防范全员化、应急处置时效化、保障措施有力化。坚持做好“5护1送1引导”,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