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洛川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保障,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统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府前街行政综合服务中心4楼437室 | |
法定代表人 | 姜国锋 | |
开办资金 | 3.8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川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8万元 | 210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村庄清洁行动。今年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村庄清洁行动力度助力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洛人居办发〔2022〕1号)和《关于开展春季村庄清洁行动促进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洛人居办发〔2022〕5号),聚焦“八清一改”,动员镇村两级组织群众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突出公路沿线、村庄周边、房前屋后,紧抓门口、路口、村口,迅速行动,广泛发动,全面整治各类垃圾及各种污染物。起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和《洛川县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试行)》,围绕建设环卫设施、建立保洁队伍、落实管理办法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今年实施完成乡村振兴示范点垃圾清运设备配发,共配发垃圾清运车58辆、垃圾桶560个、垃圾箱10248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开展环境卫生督查检查3次、印发督查通报2期、制作工作简报5期。截至目前,全县清理各类垃圾4万余吨,参与人数达到2.5万人次,收集反光膜1680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持续向好;创建完成示范样板村5个、重点达标村10个,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7个、人居环境示范样板村26个、重点达标村125个。2、农村卫生改厕。一是印发《洛川县2022年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双瓮漏斗式和沼气池式为主体,建改结合,分解落实了790户改厕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厕具安装技术培训12场次,下发《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指南》12000份,新建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864座,占年度建设任务的109%,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累计15126座,全县达标农村卫生厕所累计33317座,普及率达到91.8%,位居全市前列。新配发抽粪车7辆,全县农村无害化改厕整村推进村累计配发抽粪车57辆,有效解决了改厕后粪污抽运和资源化利用问题。二是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按照省市安排部署,为扎实做好农村户厕问题排查整改“回头看”工作,我们于8月5日召开了全县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专题工作会,下发了《洛川县深入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节点、摸排范围和摸排方式等关键问题;成立了2个督查指导组,深入乡镇巡回指导,逐乡镇对“回头看”开展情况进行检视,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印发了《农村双瓮漏斗及沼改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技术手册》和《厕具维修指南》,召开现场业务培训会12场次。截止9月15日,全县已实现农村卫生户厕摸排全覆盖,共摸排卫生厕所33317座,发现问题厕所500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户厕长效管护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的通知》,从引导群众正确使用、灵活选择粪污清掏方式、健全维修管护体系三方面着手,确保群众愿用、能管、会修,长效管护机制落地落实。3、村庄巷道硬化。按照县财政和村级自筹各承担50%建设资金的办法,实施完成槐柏镇清池村南洼组、杨舒便民服务中心北谷村北城组、黄章便民服务中心草地村潘窑科组4.5公里村庄巷道硬化及交口河镇林台村960米巷道矩形砼排水。黄章便民服务中心草地村草地组2.5公里村庄巷道硬化正在进行招投标。4、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我县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1亿元,是市级重点项目之一,建设主体为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人民政府及相关企业,由我中心牵头负责项目立项入统、投资调度等工作。按照《洛川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我中心负责起草了《洛川县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2022年工作安排意见》,确定了菩提镇菩提街等2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其中交口河镇京兆村、林台村2个村创建为2022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制定了乡村振兴示范村(县级)创建标准(试行),从12个软硬件方面进行了明确。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建立县级领导包抓、相关部门单位配合、镇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今年2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确定项目26个,目前立项入统工作全面完成,完成投资4.1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100%。5、创文工作。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创建、农村公共服务等7项说明报告编写工作。对包抓的龙阳金都小区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9次,落实了卫生区值班制度,悬挂创文横幅2条,制作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字”方针2处,制作安装“十要十不要”“市民公约”等创文宣传标语、提示牌14个,发放创文倡议书300份。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全县清理各类垃圾4万余吨,参与人数达到2.5万人次,收集反光膜1680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持续向好;创建完成示范样板村5个、重点达标村10个,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7个、人居环境示范样板村26个、重点达标村125个。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2、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确定项目26个,立项入统工作全面完成,项目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完成投资41000万元。3、继续按照县财政和村级自筹各承担50%建设资金的办法,完成杨舒北城等3个村6.58公里村庄巷道硬化建设。4、基本建立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的农村卫生长效管护机制。全县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三、存在问题一是村庄卫生治理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垃圾处理机制尚未全面建立,垃圾桶(箱)、垃圾车等短缺,加之作为农业大县,果树枝条、废弃反光膜产生量巨大,群众就近沟壑倾倒垃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仍然任重道远。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缺口较大,环境卫生治理和保洁工作推进困难。三是历年项目欠账多,债务人逢年过节讨要债务频繁,债务化解压力较大。四、改进措施1、积极协调,争取各项资金。2、完善资料管理制度,健全内页资料。3、统筹协调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工作。五、下年工作2023年,我们将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巩固提升、常态长效”的思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农村改厕。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的标准,完成700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继续在收运处置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上下功夫,配备收运设备,建设处置设施,保障保洁队伍,完善保洁制度,确保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理。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期落在实处。三是村庄公共和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群众集资一部分、财政补助一部分的办法,修订完善工程方案,降低工程成本,争取和倾斜资金,完成10公里村庄巷道硬化建设;高标准打造1-2个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道路硬化等高标准规范化建设为一体的整村风貌提升示范样板村。四是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抓好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整治,将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引导农民群众提高文明意识,养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健全长效清洁机制,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