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水产产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全区水产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渔业水域的开发利用工作,组织开展渔业新技术引进、示范及推广工作;辖区渔业资源状况的调查统计和渔业资源与环境的评估;辖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组织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渔业水域环境、流域增殖、水生动物疫情监测和疫情应急组织实施;水生动物病害测报、防治及防疫检疫日常工作;渔业安全生产和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天台路北段 | |
法定代表人 | 屠庆福 | |
开办资金 | 126.7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7.31万元 | 62.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按照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办理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技术推广服务成效显著:1.2022年全区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6150亩,全区稻渔综合种养达到14830亩,其中500亩以上9户,1000亩以上4户,2000亩以上3户,分布在全区9个镇办,带动农户6100户,形成了“稻虾、稻蟹、稻鱼、稻蛙、荷鱼、茭白蛙”等几种模式,为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暨现场观摩推进会提供观摩现场,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及参会代表的广泛好评。通过稻渔种养增加生态优质水产品3840吨、产值7680万元。2.大棚养殖、高位池、智能渔业等设施渔业稳步发展,全区现有6处共38个高位池,总面积2800平米,养殖水体7500立方米,产出水产品112吨,产值448万元;池塘循环水槽道3个,面积405平米,水体1012.5立方米,养殖鲈鱼、黄颡鱼、鮰鱼等名优品种15吨、产值60余万元,仅以上2项向市场提供优质水产品127吨,产值508万元。3.新培育渔业科技示范基地1个,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水库、池塘、大鲵、特种水产、稻渔种养等示范主体25个,国家大宗淡水鱼技术体系综合示范点2个,示范面积2153亩,确定全省国家统计系统渔民家庭收支调查样本监测点(户)20处(个)。4.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充分利用汉台优质的水产养殖自然条件,引导发展南美白对虾200亩、鲈鱼1000亩、黄颡鱼100亩、美蛙300亩。依托大宗淡水鱼技术体系引进中科5号鲫鱼130万尾、百容鲫20万尾、长丰鲢50万尾、辽系扣蟹5万只在全区13处塘库、稻田养殖。黄辣丁、叉尾鮰、鲈鱼、南美白对虾、美蛙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已形成外销规模,小水库套养鮰鱼、鲈鱼、青鱼、鲶1000亩以上。协助开展大鲵养殖场登记办证工作,保持了大鲵人工繁育规模的稳定。5.通过现场观摩、指导交流、专题培训等方式,先后举办水产高产高效养殖、名优特色养殖、稻渔综合种养、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安全生产培训会17场,座谈交流2次,共培训900余人次。印发各类养殖技术、资源保护、吃鱼好处等资料2000余份,科学养殖书籍1000余册,解答群众咨询500余人次。其中,今年7月邀请水产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王丰到我区武乡镇、铺镇现场指导稻虾、稻蟹、稻渔综合种养和名优特色水产养殖并与渔户交流,分别在9个镇、办专题举办了稻渔综合种养培训10期,培训农户650人次。(二)、渔业基础条件得到提升。1.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今年,中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中、省、市渔业发展资金项目3个,储备入库项目6个,目前已到位资金1190万元(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500万元、省级渔业绿色发展项目资金稻渔种养400万元、土著泥鳅保护10万元、市级稻渔综合种养280万元),已完成项目2个,有力推动了水产产业发展。2.市、区“稻渔贷”和“稻渔险”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根据《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信贷支持方案》和《汉中市政策性稻渔综合种养保险方案(试行)》(汉农发[2022]19号)文件精神,全区稻渔综合种养7家经营主体共计贷款763万元,已兑现财政贴息19.5784万元。1户办理稻渔险保额183.35万元,总保费6.4185万元,经营户只支付保费0.9263万元,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实惠。3.实施池塘改造和尾水处理达标项目工程。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下达我区“2022年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集中连片养殖池塘和养殖尾水处理达标2500亩”项目资金500万元,为我区历年来资金最多。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汉台区池塘养殖实际现状,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市、区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已开展项目实施,5户尾水处理达标项目已完工;池塘改造待捕鱼结束进行施工,计划2023年3月底前全部结束。此项目完成后,全区池塘养殖基础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将推动全区水产养殖水平的大幅提升。4.配套建设水生生物病害防控监测室。今年区财政批复中心建设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室,中心专门腾出1间40余平米办公室作为监测室用房,安装了监测操作台,购置了必要的水质监测、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监测器材及耗材、生物显微镜、办公文柜、电脑和打印设备,连接了鱼病远程诊疗、水产苗种检疫出票系统,基本能够开展简单的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检疫操作。(三)、渔业安全生产有效保障。1.水生生物资源养护:(1)全面完成了全国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阶段性工作和长江流域(汉江、褒河)汉台段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工作。(2)为确保我区水域水生生物生存环境不受外来物种威胁,按照省、市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制定了《汉台区外来入侵水生生物调查实施方案》,先后出动20余人次在汉江、褒河及支流自然水域确定的5个调查踏查点现场勘察,与市水产发展中心联合开展现场捕捞、甄别、记数统计、标本处理资料上传等操作,对我区水域现存水生生物自然状况有了基本了解和掌握,为今后水生生物自然资源养护工作提供了参考。(3)按照区农业农村局和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安排,对申报进行大鲵人工繁育的企业均派员现场核查,并进行法律法规宣讲及养殖管理技术咨询、指导服务。2.渔业养殖安全:(1).开展养殖病害测报,保障渔业生产顺利进行。固定9处测报点,测报面积1417亩,占全区养殖面积的11.19%。按照省局确定的测报品种,我区除对其中的草鱼、鲤、鲫、鰱、鳙、大鲵6个现有品种监测外,另增加泥鳅1个品种,全区共7个测报品种。在苗种投放、养殖生产旺季阶段及时“汉台渔业”微信群发出了防冻、高温干旱天气防控预警和应对措施。今年,9个测报点监测到烂鳃、肠炎、细菌性出血等4种疾病,病害损失50万元以上,已在全区进行了预警和防控指导。(2).开展养殖水质检测监测。为确保水产养殖生产安全,除汉中市生态环境局汉台分局分上半年、下半年2次对稻渔综合种养水质采样检测监测外,中心又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对8处养殖塘库进行了养殖水质监测检验,按照渔业用水水质标准全部合格。3.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由于渔业生产涉水、涉电、涉船、涉机械,安全风险大、隐患多。中心坚持常态化督促渔户加强对渔船、养殖设备的检修维护。夏季既是渔业生产旺季,又洪水多发,每遇极端天气就在《汉台渔业》微信群预警,提醒渔户注意应对,避免造成人员等灾害损失。召开了2次渔业安全工作会,落实渔业安全措施并签订安全责任书,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狮子沟水库渔业安全管理工作被确定为市、区渔业安全“双随机”示范检查样板,中心多次派人现场督导,认真进行隐患整改并管理到位。(四)、养殖质量监管扎实有力。1.制定了《汉台区2022年度水产养殖产地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落实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专项开展渔资打假执法“春雷”行动2次。2.针对我区水产品养殖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点多、面广、塘库分散和水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养殖生产过程的监管的具体情况,一是持续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等法律、法规,落实水产养殖生产者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并完善养殖生产档案,切实执行水产养殖“五项制度,两项登记”制度,不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行业自律行为。二是以鱼饲料、渔药为核心,将所有养殖水库和10亩以上养殖池塘、大鲵人工繁育企业全部纳入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实行重点监管。重点监测大宗类鲤鱼、鲫鱼、草鱼,特色养殖类泥鳅、鮰鱼、大鲵,稻渔种养类小龙虾、螃蟹等共8个主要品种。发放《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册》《禁用鱼药兽药清单》及危害告知书,落实责任措施,以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为示范样板带动,全力确保水产养殖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三是经常性抽查渔业生产投入品质量,严厉打击养殖者违法添加和使用违禁物质、原料药等行为,杜绝含有违禁成份的有毒有害渔业生产投入品在我区使用;排查影响水产品质量的风险点,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将质量监督变成日常性工作,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建立水产品的准出制度,加强产地环境、养殖生产投入品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规范养殖生产行为。五是举办了3期渔业安全培训班,培训80余人次,培训期间与养殖户签订了《汉台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承诺书》、《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发放了《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册》及《禁用鱼药清单》200余份。六是开展了6批次水产苗种检疫,共计630万尾,快检鲤、草鱼、鲢、鳙、泥鳅、黄颡鱼、鮰、大鲵、小龙虾9批次9个品种氯霉素、孔雀石绿、沙星类样本85个,实验室检测鲤、草鱼、泥鳅、小龙虾1批次4个品种6个样本,质量全部合格。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全区水产养殖塘库总面积12698亩,稻渔综合种养投产面积14830亩,超任务面积3.7%。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超过10266吨、产值达到62000万元,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汉台区平坦耕地总量较少,宜渔稻田只有2万亩左右,再大规模发展工程成本高,水源无法完全保障,完成市上下达面积任务面临困难较多。2.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水产品销售市场外来客户少、本地销售下滑,造成成鱼销售缓慢,无法退水腾塘,池塘改造施工进展受阻。(二)改进措施:1、向主管部门申请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加大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能力水平。2、向主管局及上级业务部门申请渔业项目和资金,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积极引导发展高位池、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殖、特色养殖等现代设施渔业,提高水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努力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设智慧渔业。(三)、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