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服务。业务范围:医疗与护理,内、外、妇、儿、中医科;预防保健及其他辅助治疗;教学科研;铁路医疗巡回工作。 | |
住所 | 汉中市石马路 | |
法定代表人 | 陈建华 | |
开办资金 | 907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252.38万元 | 14244.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0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医院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各级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卫健委年度目标责任各项要求,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不断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凝心聚力、团结一心,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医院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现将各项工作总结如下: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一)提升医院诊疗质量,助推“医疗质量”持续向好。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制定58项医院医疗质控指标,按照要求进行科室二级控制管理。促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参加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按规定时间在国家绩效考核工作平台上传提交2019、2020、2021连续3年的数据。三是定期进行病历质控检查,提升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每月对全部出院患者病案首页进行质控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分类汇总,并分别到各个临床科室指导医生纠正错误。四是每月撰写《医疗质控简报》。对各科室医疗质控运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质控简报反馈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以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二)加快整合多方资源,赋能“人才建设”跨越提升。医院发展管理方面邀请了西安交大胡书孝教授来院对全员进行了“医院温度、深度、高质量发展”的培训。科研学术研究方面为提高我院人员科研能力,开展多期《雏鹰分享会》,邀请院内外多人分享科研心得,并通过“大医精诚”平台建立我院科研学习平台,为临床工作作出参考指导,目前在线参与学习达100余人。完成华西远程培训共计有效课时510小时,累计参与培训3100人次。实践技术培训方面,医院开展大型院级培训10次,涉及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医师法、疫情防控等方面,累计1000余人次;开展三大中心专科应急演练3次、危重症孕产妇应急演练1次。文化素养提升方面,组织全院330人次参与中华经典文化学习及现代管理的网络培训,通过建班级、小组管理、结对子学习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拓宽对外宣传半径,镌刻“金字招牌”志愿服务。深入各乡镇卫生院及村诊所,开展各种志愿帮扶活动。一是支援疫情防控物资。为了缓解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物资缺乏,为10个乡镇卫生院捐赠核酸检测防护服等用品120套;二是组织医护人员下基层举行义诊活动。共组织义诊40次,义诊人次约6000余人;三是举办各类健康讲座。共举行讲座12次,参加人数8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600余份;全院共有28个相关科室参加了义诊及健康讲座活动,其中医生及医技人员共计223人次,护士共计196人次;四是开展结对帮扶、“进知解”等活动。25名帮扶干部通过走访、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深入群众,做到应帮尽帮,全年“进知解”发现户下和村级问题23个,并坚持力行整改、及时销号、党办督查,问题有序整改销号,村民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四)推进三大中心建设,强化“技术平台”稳固搭建。三大中心科室积极改进就诊环境、优化绿色通道、抢救流程、开展治疗窗口前移、院内TMDT对院前的支持等措施,确保三大中心建设稳步有序开展。上半年共上报377例创伤病例,数据平均完整度98.1%。我院已经与院前急救系统、汉中市中心医院及五家乡镇卫生院签署了联合救治协议,建立了胸痛患者信息共享平台,极大程度地缩短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建全院内、外标识标牌,成立了7*24小时脑卒中救治团队,上级医院签署转接诊协议,缩短了卒中患者溶栓和转诊时间,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二、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一是高效完成“两站一场”防控工作。医院历时1年半打赢火车站核酸检测点“防守战”,守护汉中平安,完成了火车站核酸检测点采集任务,共核酸采集135.36万人次、抗原27.8万人次;完成了咸阳机场、西安北站境外返汉人员的转运任务,共出车315趟次。二是持续进行市域内核酸采集“大会战”。“全年无休、全市奔赴、全员出动”完成全区域覆盖,全精准检测的任务,在多次疫情“大考”中经受考验,抵御疫情冲击。三是驰援各地疫情防控“歼灭战”。优选优派50余名医护精英以“0”感染的成绩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每次支援任务,获得省市区县对汉中及医院的高度赞扬。四是坚守医院防御“堡垒战”。在医院封控期间,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保障了院内近千名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生活必需。封控期间针对透析患者,抽调人员成立专班,结合院区管控情况制定了管理制度和流程,较好完成了疫情期间透析患者的医疗保障。五是完成医院主战场“歼灭战”。2022年门急诊总诊次177363人,受疫情影响与上年同期比下降23.20%;出院患者13255人,同比下降6.11%;病床使用率62.46%,同比下降4.11%;出院患者手术占比24.44%,同比上升0.55%;微创手术占比13.78%,同比上升0.8%;平均住院日8.22天,同比下降0.42天;治愈好转率98.08%、抢救成功率87.88%。随着“新十条”的发布,各地感染高峰陡增,一方面接诊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医护战斗减员,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带病工作,轻伤不下火线,始终坚守一线,尤其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病魔手中抢回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以无私奉献的白求恩精神为汉中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二)经济效益2022年我院收入总额26254.01万元,较2021年21200.97万元增长5053.04万元,增长比例23.83%(其中门诊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90.21万、住院收入减少542.33万元、核酸检测收入较去年增长3866.48万元,捐赠设备收入较去年增长1435.89万元)。2022年度实现扭亏,账面节余较去年增长4366.62万元(除去捐赠设备收入1435.89万元,2022年节余543.96万元)。三、目前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发展压力巨大。我院今年因疫情封院11天损失惨重,而应清算的核酸检测费用2000多万元迟迟不能到账,再加上沉重的基建债务还款压力,面临资金链断裂、供应商断供的严重局面。二是医疗人才储备不足。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科室业务发展需要人,但因工资待遇不高,有的人员因工资无法支撑房贷、车贷而辞职,现有医护人员也极不稳定。有些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后被其他医院高薪挖走,不惜交高额的违约金也要辞职离开,造成科室发展的核心力量缺失。(二)改进措施1、拟加大柔性引进知名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力度,加强学科建设;继续选派骨干医师送外进修,不断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能力。2、积极向各个上级部门、上级医院联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聚焦思想政治建设。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医院发展的红色引擎。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栏目频道,加快延伸新媒体宣传的广度与深度。二是聚焦医教研及新技术开展。在2022年在三大中心建设基础上,稳固创伤中心整体水平,持续推进“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力争2023年能顺利通过验收。加大中医适宜技术全院推广,力争医院各科室均能开展。三是聚焦“双招双引”项目。积极推进睡眠中心建设,联合精神科、神经科、呼吸科,收治如各类因精神、心理问题导致睡眠障碍的患者。积极推进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实施。建立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依托深圳华大基因及上海张江生物银行为临床提供强大的技术检测支持,提升我院医学检验能力水平。四是聚焦人事制度改革。按事设岗,按岗定人,以岗定薪,岗易薪移,激发职工队伍活力。持续进行人力资源的优胜劣汰,在优化医院人力资源结构的同时控制好人员成本。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内高薪聘请学科带头人,解决专科不专不强的问题,力争打造多个全市重点专科。五是聚焦薪酬制度改革。2023年汉中市将全面推开DIP支付工作,全院各科室要学习DIP相关知识和规则,完善信息系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迎接大变革。搭建绩效工资核算体系框架,最终形成服务人次法绩效分配办法的全新薪酬制度改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PDY10016461070111A1001,有效期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12月被市乡村振兴局表彰为汉中市乡村振兴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