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兴汉新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兴汉新区建设提供服务。业务范围: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设计,市政建设,招商引资,文化生态,房屋管理等与开发建设相关的工作。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八里桥 | |
法定代表人 | 周明东 | |
开办资金 | 353.9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6.55万元 | 624.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年为抓手,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制定《兴汉新区稳经济大盘工作方案》,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四个一”包抓工作机制和“三单”管理制度,切实推动在建项目按期投用,开工项目有效推进,谋划项目落地动工。同时,加大投资形势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力度,做好项目跟进衔接,组织协调、科学调度,紧盯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支付率等重点指标,有力确保了2022年市级预算内投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助推了学校幼儿园、断头路打通等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年度任务顺利完成。(二)招商引资全面发力。细化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及读地手册,组建驻西安、成都招商机构,定点开展精准招商。今年以来,先后邀请154批次客商来新区考察调研,参加各级投促活动21次。加强项目策划包装,编制了《汉中兴汉新区项目推介册》,重点推介招商项目13个。谋划2023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3个,年度计划投资117.85亿元。申报列入2023年谋划重大前期项目10个,项目概算总投资91亿元。在项目推介会和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与众恒置地集团、中铁十八局集团等企业共计签约合同项目14个总投资96.57亿元,协议项目14个总投资142.7亿元。2022年,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239.27亿元。(三)“4111”工作成效显著。2022年,新区20个“4111+N”项目全部开工,完工6个,完成投资37.6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1%;新增项目8个全部开工,完工5个,完成投资5.54亿元。断头路打通项目6个,完工投用3个(石马路亮化、西二环北段道路沥青铺设、诸汉路贯通);片区更新示范区与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供水供气工程项目有序施工;排水防涝与雨污分流项目有序施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7个,投用3个(环卫一体化、文化旅游汉文化博览园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汉中学校项目已投用),其他项目正加快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4个,已安置选房5337户8139套,后续收尾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城市绿网及广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室内外装饰工程。同时,先后调度推进落实春节期间不停工、工地扬尘治理、欠薪问题摸排处置、信访维稳、自建房排查、稳住经济大盘、创文等多项重点工作。(四)学校项目建设投用。2022年新区接续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项目22个(新建10个、改扩建12个)。一是学校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强化管理,综合施工,采取“一校一策”,重点解决了学校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截止目前,兴汉新区已建成学校幼儿园19所,主体建设3所;2022年9月,16所学校幼儿园顺利开学,在校学生总数2119人。二是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按照上级要求,及时设立兴汉新区教育事业管理服务中心,按程序面向全国公开选聘优秀校园长18名,公开招聘幼儿园备案制教师132人,中小学教师、高层次人才引进143人也于开学前全部到位,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三是教育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按照杜绝新增政府隐债要求,盘活现有闲置国有资产,对部分学校项目布点进行优化调整和压减非必要功能,多渠道破解资金瓶颈,使智慧校园设备配备到位,保证了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五)土地供应有力有序。及时引入世邦魏理仕和戴德梁行等国内知名专业机构,策划制定新区土地组合式开发方案,高水准制作读地手册,并对已达到出让条件的土地积极进行推介和招引,并同步做好土地出让前期相关准备工作。2022年,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33宗、面积778.33亩,其中:出让5宗,面积177.13亩;划拨128宗,面积601.2亩。批而未供处置任务完成377.26亩,控制协调区1814.4亩用地批文申请撤销核减已通过省厅审核。不动产登记“交房即交证”开展试点工作,土地监察执法工作推进有力。(六)规划管理持续提升。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严格审批建设开发项目的要求,一是邀请高水准的设计单位制定新区产业规划,并及时提交市规委会审定;二是完善新区产业布局,全面加大产业项目招商力度,优先引入聚人气并能立即见效的项目和对整个新区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三是积极推进汉颂·天福、汉韵·水云台项目等历史遗留问题规划手续办理工作。截至目前,受理的建设项目均及时办理了相关规划审批手续,下达规划选址意见书6个;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0个;审查建设项目10个,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下达设计方案审定通知8个,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7个;征收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共计1055.26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2022年,市上下达兴汉新区市级重点项目建设任务20个,考核任务目标100亿元。截止2022年12月末,新区预计完成重点项目建设投资102.3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2.34%。(二)招商引资完成情况。2022年,市上下达新区招商引资考核任务指标94.95亿元,其中省际到位考核目标资金75.48亿元。截止2022年12月底,新区完成年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8.2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14%,其中省际到位资金80.2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6.2%,全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受疫情及经济大环境影响,新区市场信心正艰难恢复,土地出让和资产盘活进度缓慢,洽谈的招引项目落地受到一定影响。(二)改进措施:一是大力实施片区开发行动。积极推进“社会投资人+EPC”模式,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片区开发,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整体水平,有力盘活、撬动项目开发资源,切实解决新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二是大力实施资源盘活行动。深入开展与专业机构土地招商合作,科学有序盘活土地资源,着力形成新区土地有序出让的局面;通过建设未来社区、团购买房等寻求突破,分期分批盘活新区剩余房产资源;有效盘活在建的中央商业大街、汉苑酒店、丝路风情街等项目资源。三是大力实施文旅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兴汉胜境景区运营能力,积极筹备举办汉文化旅游节、汉文化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创新推出沉浸式、互动式文旅项目,让汉文化风范在新时代流金溢彩。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紧扣“一个定位”。紧扣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定位,贯彻落实“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以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推动汉文化创新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全面融合协调发展,高质量建设成为传承弘扬汉文化的核心功能区和承载区、现代服务业的集中承载区、高品质生活样板区。(二)抓牢“一条主线”。坚持“大干快上抓项目”这一工作主线不动摇,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四个一”包抓工作机制和“三单”管理制度,切实推动在建项目按期投用,开工项目有效推进,谋划项目落地动工。坚持以抓项目促发展,以系统思维谋划项目,按照“两核一带三片区”的布局,围绕新区核心产业,谋划包装上、下游延链补链项目,确保谋划的2023年重点项目33个(其中,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4个、年度计划投资81.15亿元)、10个重大前期项目和专项债券项目有序推进,全力构建起文旅、康养、科技、教育等多领域产业项目融合发展格局。(三)实现“五大突破”。一是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切实发挥驻西安、成都招商分局作用,坚持双招双引和“全员招商”“土地招商”同步推进,优先引入文创基地、汽车营地等聚人气并能立即见效的项目和对整个新区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全力做好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要素保障和服务工作,确保招引的好项目、延链补链项目与土地出让相匹配、双提升。二是产业发展实现大突破。优化提升“1+2+X”产业布局,把控好地产与产业配比,科学、系统、持续进行开发,加快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智慧产业等项目布局,促进区域融合发展。三是城市功能实现大突破。进一步健全新区产业规划,完善新区基础配套设施布局,加快博望路、天门路下穿和西二环上跨大桥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通文广路、石马西路等断头路;扎实落实“学研在汉中”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名士荟萃、名校汇集”的兴汉教育品牌,办好群众家门口的高质量教育;加大康养产业建设力度,努力构建新区优质高效的康养产业体系。四是城市商圈实现大突破。加快张骞风情街、中央商业大街、兴元湖等特色商圈开发,利用既有建筑群落,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休闲商业演艺综合体。五是人口聚集实现大突破。全力加快春风江南颐养社区、汉颂·天福、汉韵·水云台等项目建设,加快房屋销售;积极谋划建设未来社区、公务员社区、教师社区,进一步汇聚人口、增强发展人气。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2月7日被中共汉中市委、汉中市人民政府表彰招商引资服务保障先进单位;2022年2月7日被中共汉中市委、汉中市人民政府表彰汉中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先进县区(园区);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2年11月17日深圳玉禾田智慧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汉台区红十字会捐款1.5万元,用于新区疫情防控;2022年12月20日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汉中市红十字会捐款5万元,用于新区疫情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