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检验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建筑材料监督。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将坛路30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郭延光 | |
开办资金 | 215.9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89万元 | 122.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我站监督市直在建项目20个,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项目37个,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市政道路5条,长度2608.2米,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8台,建筑起重机械安拆告知103台,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59台,所监管项目质量安全消防工作形势平稳可控,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1、狠抓工程质量监管,积极开展质量创优一是依托汉中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加强对建筑工程各方责任主体监管。二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对建设工程原材料、半成品进场联合验收、复试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管检查,严防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进入施工现场。三是持续开展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测,全年共抽测房屋建筑工程项目21个,共132组次,抽测结果均为合格。四是积极开展工程质量创优,鼓励引导建筑施工企业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理念,大力开展“创优夺杯”活动。五是强化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管。今年共监督竣工验收项目11个,验收合格率100%。六是组织召开2022年建筑施工领域“质量月”活动,在晨晖帝景府西区项目组织召开了“质量月”现场观摩会,向200余名参加观摩会人员介绍展示了基于信息化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成果。七是与建筑学会、鼎汉设计院等组成调研学习小组,到湖北武汉、湖南长沙调研学习中南地区建筑外墙防水先进经验,形成了《建筑外墙防水调研报告》以及《建筑外墙防水工作建议》,下一步将配合鼎汉设计院形成针对我市地理气候特点的外墙防水标准图集,指导我市建筑外墙设计施工。2、扎实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管,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围一是扎实开展市直项目安全生产巡查检查,督导相关责任主体落实《汉中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手册》;二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共考评建筑施工企业43家,施工现场6个;三是积极指导文明工地创建,共创建市级文明工地169个,申报省级文明工地21个;四是强化危大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全年组织专家论证11次;五是积极筹划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市消防救援支队业务用房项目举行了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下发安全宣传册300余份,对南郑区及11个市直监管项目安全生产演练活动进行指导;六是积极组织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参加全省安全生产知识线上竞赛活动,提高安全生产从业人员综合素能;七是坚持红线意识、底线思维,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立案处罚1起,罚金20万元。全年市直建设项目零事故零伤亡零损失。3、严抓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保持“六个100%”措施到位一是实行专人负责制,每个工地落实监管责任人,常态化开展扬尘治理巡查工作;二是利用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实时监控,安排专人在监管平台进行动态巡查;三是严格执法。今年下发扬尘治理限期整改通知书5份,对5个扬尘治理不达标工地挂“黄牌”,并进行了立案处罚。4、有序开展消防全过程监管,坚守消防安全底线一是对涉及消防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设施、设备进场验收情况进行抽查,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单4份,并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加强消防检测行为监督。今年共参与8个项目、14次消防检测过程监督,监督覆盖率达到100%。5、全力推进信访投诉工作,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一是积极主动化解社会矛盾,形成了以班子成员牵头、各科室负责人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首问负责制,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到人,主动协调处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规范信访投诉受理流程,信访投诉处理过程中做到书面告知详细记录、现场查看核实情况、见面沟通化解矛盾、事后回访确保效果。6、认真落实“双报到”“城市出行体验”,积极参与公益活动。3月份向汉江路社区捐赠酒精、口罩、防护服等紧缺物资,全体党员主动下沉社区开展核酸采集扫码、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工作,部分干部下沉社区长达4周之久,1名干部主动请缨到疫情重灾区略阳县开展志愿服务,10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席卷而来,全体党员干部能够有序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市局“城市出行体验”活动安排部署,先后以“携手同建幸福城·齐心共育文明花—老旧小区改造体验”“减少风险隐患,守护人民安全—沿街工地围挡安全体验”“安全隐患大排查、城市防汛你我他—城市防汛风险点体验”等主题开展体验活动,共计发现问题113个,提出建议111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应或者经济效益2022年,全面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的主要社会效应如下:1、2022年度,我站所监督项目竣工工程合格率100%;全市共创建市级优质工程(天汉杯)7项,省级优质工程(长安杯)2项,国家级优质工程(鲁班奖)1项,实现了我市房建工程国家级最高奖项零的突破,为我市建筑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有力配合国家园林城市复检和省、市环保督查,开展与建筑工地相关工作,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直工程项目扬尘治理达标率100%。3、全年信访受理率、处理办结率100%,积极主动处理投诉事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化解矛盾纠纷,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努力维护好安定团结的社会大局,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4、不定期开展“进知解”活动,广泛宣传党和政府惠民惠企政策,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中小企业增强活力可持续发展。5、积极配合市处遗办处理房屋工程项目手续不全的历史遗留问题。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按程序理顺难点、堵点通道,使相关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取得了不动产登记证书,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难题,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施工企业争先创优意识不足,创建优质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改进措施:对符合创建条件的工程项目,加大培育引导力度,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向前发展。2、建筑工人流动性大,教育培训工作滞后,不利于工匠水平提高。改进措施:依托汉中市智慧监管平台,加强对建筑工人实名制在岗考勤巡查检查,强化各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落实落细,确保人员相对固定,术业有专攻,工程质量稳步提升。3、处理复杂信访问题方式方法单一,特别是超出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以及建设、施工单位主体灭失的情况处理难度大。改进措施:主动作为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力求做到尽早化解风险矛盾,让服务对象得到满意的结果。下一步工作打算1、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清廉住建建设”工作相结合,助推业务工作提质增效。2、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动态巡查,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保持市直项目零事故零伤亡零损失。3、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测制度和外墙渗漏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积极宣传指导培育优质工程,确保竣工验收合格率100%。4、加大扬尘治理线上线下巡查力度,严格落实扬尘治理“红黄绿”牌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六个100%”措施达标。5、及时受理群众信访投诉,全力推进信访矛盾化解,切实维护好群众根本利益,当好人民公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考核合格证(证书编号:陕建质监第080号)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