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镇巴县>
镇巴县博物馆(镇巴县文物管理所)
镇巴县博物馆(镇巴县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3-05-10 16:43
单位名称
镇巴县博物馆(镇巴县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文物事业发展。负责全县文物保护、征集、整理、研究、宣传利用等。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新街
法定代表人
黄兴刚
开办资金
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2.5万元
682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变更登记事项,无违反条例实施细则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1.持续加大文物安全巡查与监管,文物安全事故零发生。一是加强不可移动文物巡查力度,全年我馆出动巡查人次167人次,深入全县20个镇办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其中省保单位和县保单位达到了100%,一般文物点巡查达到了34%,确保了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安全事故零发生。二是加强了对馆藏文物的“三防建设”,完善了博物馆安全及消防安全制度;完成了主楼及各层展厅监控、消防设施设备安装;添置了消防设施设备;三是联合县消防救援大队,全馆开展了三次消防演练,提升了全馆安全管理和消防应急能力;四是接受了市文经保大队和县公安局的联合检查,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对标整改了反馈问题。五是邀请陕西历史博物馆张群喜教授专家组对珍贵文物“红军墨书标语”修复情况进行修复后的五年来的第一次“体检”,撰写了《镇巴县红军墨书标语保护情况调研报告》,为下一步《红军墨书标语》的预防性保护立项申请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高度重视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积极主动履行红色文化遗产保护职责。一是为确保我县重要革命遗址得到有效保护,2022年我馆将红七十三师二一七团天池寺战斗遗址(含陈松庭烈士墓)、简池镇红色交通线鸡脚树联络点、黎正刚烈士墓、赵鸿谟墓、红三十四团降头山战斗遗址等5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再次申报汉中市第二批革命文物认定名单,遗憾的是,除了“红七十三师二一七团天池寺战斗遗址”因证据不足,市局建议取消,不予认定,其他4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市级评定,并向省局建议认定。二是迎接省文物局领导及革命文物处工作组对简池符先辉故居、黎坝红色交通线旧址进行了实地检查和调研,简池符先辉故居申报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和黎坝红色交通线旧址申报为省级文保单位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县博物馆陈列展示工程进行了察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3.依法履责,全面推进考古前置,加强了对县内建设项目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一是积极参与、配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服务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完成了四个批次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内土地勘查和批复工作。避免因工作失误造成未经合法考古而开展工程建设的行为,确保地下埋藏文物安全。4.加大了文保单位的标准化管理保护工作。聘请省市级文物专家组来县对我县县级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前期的基础信息现场核实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信息修改和补充,目前正在向文保单位所在的镇办征询修改意见,为下一步实施树立文保标识牌和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做好了准备。5.启动了在全县范围内对“三普”漏普文化遗产(文物资源)的摸排工作。目前已经新发现的价值较高的文物资源17处,其中红色革命文化遗存4处。6.加大了联村帮扶工作力度。一是安排专人全年积极参与和协助包联村疫情防控、防汛抗旱、“三秋”等工作;二是挤出经费从人才培训、安全检查和产业发展方面加大了对包联村的支持。7.完成了由省市县文物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工作。二、主要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1.创造条件,让文物“活”起来,推进博物馆全方位“走”进人们的生活。2022年度,我馆依托馆藏文物和展厅阵地,推出了“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两个主题展,开发了“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研学课程。一、二层为历史文化展,一楼以镇巴历史沿革和本土文物为主,集中展示镇巴在历史长河中的存在及其意义。二层以征集文物展示为主,集中展示建馆以来的博物馆工作的成就及意义。三、四、五层为红色展厅,主要展示川陕革命文物及史实,镇巴苏区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在1932年底到1935年初两年多的存在时间里,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战斗、生活历史记忆,三楼集中展示镇巴苏区的建立、发展、壮大和消失的故事、史实、革命遗存;四五楼集中展示红色宣传主题,主要包括石刻标语、墨书布告、红色歌谣等革命文物。全年,受疫情影响,参观人数大幅下降。线上线下参观人数累计2670人次,为疫情前的十四分之一。社会效益下滑严重。2.立足本职,提升服务水平,助力全县旅游业突破发展。一是坚持免费开放,接待旅游团队;二是指导简池、黎坝、永乐、三元等镇办保护与开发利用红色文物景点,助力乡村振兴。三是指导兴隆坚持水田坝社区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协助盐场响洞老街的建设规划。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对全县红色革命文物遗存、遗址的摸排力度不够,底数不清。2.珍贵文物红军墨书标语的预防性保护亟待争取经费立项保护。3.红色革命文物数字化建设滞后。4.博物馆(文管所)两个机构,一块牌子,现有编制4名,人员严重不足,文物维修、保护、研究、讲解等专业人才缺乏。下一步加大对红色文化遗存的摸排,厘清底数,积极争取省革命文物处对馆藏红军墨书标语的预防性保护项目及经费;加快文物数字化建设;向上级争取增加编制,招进专业对口的专业人才。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完成县保单位的文保标识牌的树立和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2.启动对省文物局公布的首批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统一制作标识牌前期工作。3.加快省保单位碾子贞节牌坊维修保护和红军标语(墨书标语、石刻标语)的预防性保护两个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争取省局立项和资金支持。4.向市局、省局请示汇报,加快文物定级工作。5.继续开展在全县范围内对“三普”漏普文化遗产(文物资源)的摸排工作,在普查过程中,为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打好基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