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保健/内/外/妇产/儿/眼/耳鼻喉/口腔/皮肤/急诊/麻醉/检验/病理/影像/中医科,手术。 | |
住所 | 汉中市天汉大道670号 | |
法定代表人 | 严绍明 | |
开办资金 | 20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5.9万元 | 356.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各级主管部门和学院的领导及支持下,医院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疫情防控工作为主线,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职能,结合常规医疗工作要求,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开展。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按照各级疫情防控要求,我院积极做好各项防疫措施。多部门联合修订了《新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流行,防范了疫情的扩散蔓延,最大限度降低了新冠病毒在院内交叉传播风险,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支援工作方案,组建起了应急支援医疗队,进一步落实了医疗救治、物资保障、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任务,切实发挥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支援工作专班职能,为院内疫情突发时的平稳运行做充分准备。在疫情封控期间,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十项要求”,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在人员管理、门禁查验、院感防控、外出报备、隔离封控等方面积极作为,举全院之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实现了全院疫情“零感染”、“零传播”。2.推进DIP付费改革工作。为实现与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的无缝对接,提升业务数据质量、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降低患者就医负担,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按照我院《DIP付费与管理培训方案》,有序推进DIP付费改革实施,稳步推进建成医院目录库、制定病种临床路径、核算病种成本、信息系统建设、学习政策及完善制度等工作任务,多部门严格按照DIP相关核心岗位职责落实工作责任,为DIP付费工作的开展探索方法、积累经验,为保障DIP实际付费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3.加强人才引进及培养。为加强我院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与我院医疗需求相适应,用的上、留的住的优质人才,确保我院医、护、技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我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了《五年人才培养规划(2022年-2026年)》《医务人员外出脱产进修管理规定》,按照文件精神,本年度全院共引进各类专业人员17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室的用人紧缺局面;派出学习7人,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带动相关专业、相关学科的发展,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为我院的发展及学科团队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4.强化安全生产工作。通过集中排查、建立台账、督促整改等方式,对全院范围内消防安全、燃气安全、自建房屋安全、危化品安全、公共场所安全、汛期防汛风险点等进行了全面整治,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跟踪督促、落实整改。同时积极排查院内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做好院内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工作,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和不稳定事件的发生,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医院平稳运行营造了良好环境。二、取得经济及社会效益1.2022年医院共实现业务总收入8545万元,总诊疗患者95889人次,其中门急诊患者86735人次,出院患者6371人次,健康体检29189人次,手术2507台次。2.积极参与医院内外抗疫工作。全年共派出1434人次支援汉台区东关社区全员核酸采集,共计采集约72万余人核酸样本。派出2189人次为全市有关单位进行核酸采集,共计采集36万余人核酸样本。医院方舱实验室共计检测核酸样本93976管、1412848人次,其中职业技术学院252622人次,院内职工、患者陪人、社会面包括全员核酸1160226人次。医院疫苗接种点共计完成疫苗接种7310人次。在市卫健委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我院先后派出流调队54人次,疫情防控队(含救援、采样、院感、检测等)49人次,支援了西安机场、汉台区、城固县、宁强县、勉县及南郑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派出人员均圆满完成了各项支援任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3.持续推进重点专科建设。2022年我院中医针灸康复科被确定为中医重点专科,此前口腔科、眼科、老年病科、骨科已获批汉中市重点专科。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专科建设的重点,也是医院“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模式的基础,我院将持续推进重点专科建设,不断加强临床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能力建设,强化优势病种的疗效评价和临床路径的管理,提升专科品牌影响力,从而带动全院服务能力与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4.持续开展“进、知、解”活动。按照《“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实施方案》,我院开展常态化大走访活动,今年全院在职在编职工166人均参与走访活动,共走访188户,其中帮扶对象15户,患者108户,本院职工55户,退休返聘职工8户,企业2家。走访家庭包括困难党员、民主人士、少数民族、支援抗疫人员家庭等。同时建立起有效的考评机制,通过走访切实为职工、群众解决了急难愁盼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实现了通过创建促进医院和科室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人才引进力度不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缺少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名医。2.特色专科建设缺乏后劲,其余科室发展缓慢,专业特色不够突出,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不畅,缺乏影响力。3.医院内布局凌乱,临床、医技及行政科室分布在全院多栋楼内,患者就诊、体检、办事都需要在院内来回折返,给患者带来较大不便。改进措施:1.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及人员梯队建设,通过多种渠道招聘引进人才,并优化待遇,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2.通过加强宣传、促进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向特色科室政策倾斜等方式全力支持科室发展。3.进一步优化全院布局,做好指示引导,同时增加志愿服务人员为来院患者提供帮助。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巩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对口引进专业人才,一方面通过政策倾斜对在院工作的骨干医务人员给予扶持以留住人才。2.加大专科建设力度,继续建设申报市级重点专科,对科室的特色医疗等进行挖掘,大力支持新技术新业务的引进开展,进一步强化“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思路不动摇。3.持续推进以CHS-DRG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严格落实医保各项政策措施和四合理考核督查措施,持续提高群众医疗保障质量。4.扎实推进综合绩效考核改革,稳固保障职工预期,提升职工、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探索精细化管理,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益。5.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临床路径扩面入组率,严抓核心制度的落实,提升病历质量。推进电子票据系统建设,为患者医保报销工作提供便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22年12月06日至2027年12月0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