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工业企业改革办公室

渭南市工业企业改革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5-10 10:12
单位名称 渭南市工业企业改革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所属企业改革改制。改革改制稳定安全生产及承担原组建机构债权债务、担保和经济合同。
住所 渭南市西南京路29号
法定代表人 吕秀存
开办资金 29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7.98万元 89.06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工业企业改革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市工改办在市国资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按时完成托管相关工作。4月份,按最新标准对托管人员的医疗保险费进行申报、核算、缴纳。细致核算托管人员生活费、伤残津贴发放金额,积极与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沟通协调,确保托管人员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全年为托管人员申请并发放生活费1.55万元、伤残津贴18.91万元,申请并缴纳养老保险金3.77万元、医疗保险金1.57万元。2.认真处理遗留问题。反复核准补差金额,并积极与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沟通协调,为原渭南纺织厂子校19名退休教师补发了2022年工资差额30.95万元。为二号信箱和西北林机职业教育幼儿教育退休教师办理了生活补贴手续。办理退休到龄人员领取独生子女补贴、退休人员死亡领取丧葬费抚恤金、异地医保备案共300余人次,为原渭南针织厂、市化工厂、西北林机厂、渭通公司等破产改制企业近3000名退休人员变更养老基数,保障退休人员医疗门诊费足额发放。根据国资委安排,在11月份给西北林机厂劳动服务公司在职、退休人员共115人足额缴纳了医疗保险,共计33070.80元,解除了西北林机劳司职工的后顾之忧。尽全力为企业职工查找复印工资表、商调函、入伍退伍申请表等资料400余次,为其办理其他业务提供方便。对于群众在政策方面存在的疑惑,根据相关条款条例给予解答,力争做到让每个群众明白、满意。3.用心服务离休干部。2022年春节前对改制企业12名离休干部进行了节日慰问,为他们送去了生活用品及慰问金。每月审核、整理、汇总离休干部的医疗费用,及时报送市医保局报销,全年为116人次报销医疗费用共计40余万元。与离休干部及其家人保持联络,随时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与市老干局相关科室对接,进行沟通协调,对解决困难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中为4名离休干部及2名离休干部配偶申报了困难补助。在离休干部去世时,我办负责同志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前去吊唁并慰问家属,并积极协助家属办理申领抚恤金及丧葬费等。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为小区住户排忧解难。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小区住户反映老旧楼房漏水渗水严重且得不到及时解决的问题,为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领导带队多次实地察看,引导群众通过多种渠道反映问题,并逐户征集小区居民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意见建议,积极形成老旧小区改造意见并提交有关部门,单位出面与西南京路社区、物业公司沟通协调,经过多方努力,此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此楼已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极大地增加了群众的满意度。2.有效提升服务水平。为方便企业职工查找相关资料,用时五个月,整理了重工、轻纺、黄金三个行业办及其破产改制企业(渭南针织厂、纺织厂、韩城水泥厂、电梯工业公司、渭通公司、渭化、热电厂、陕棉十三厂等企业)1987年至2004年的部分档案资料,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室,使其摆放整齐、存放有序,并将所有的档案资料整理形成电子版目录,便于查阅,极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3.妥善处理信访问题。坚持按照接访工作要求,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来访群众反映问题及诉求,并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给予处理和解释,对于涉及面宽、政策依据(执行)不一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最终解答,消除群众的疑虑,确保总体安全稳定。在接待大荔陕棉十三厂和光华纺织厂十几名工伤人员就退休后伤残津贴发放标准事宜多次来访时,耐心安抚职工情绪,认真查找并讲明政策规定,积极与市人社局、养老经办处、工伤处沟通协调,做到让群众对政策清楚明白。在原针织厂工伤人员李达前来我办开证明、借款时,为其开具收入证明并借款5000元,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在原西北林机厂职工潘文珍反映在解除劳动关系时,未领取经济补偿金一事,通过调查核实,主任办公会研究,与7月4日给其支付相关费用合计18960.96元,收到了办事效率高的赞誉。对于群众通过热线反映的11个问题,我办均在限定的时间给予回复,其中原印染厂职工门香芬反映,在解除劳动关系时未领取补偿金,经过调研并多方查找档案资料,证明其在企业破产前就已被辞退,解答了职工疑惑。4.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始终坚定执行疫情防控政策,落实疫情防控规定,最大程度保证了单位及个人的安全。自8月份开始留守人员按要求做好排查及上报告工作,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踊跃到社区报道,参加一线防控工作。并侯建红同志主动协助西南京路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小区核酸检测工作。雷宝璋和董剑2名同志深入“福乐园”、“刘罗”小区,协助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刘伟同志积极参加本小区上门核酸检测及消杀工作,收到社区表彰。5.积极配合创文工作。根据国资委党委创建“平安国资国企”的要求及安排部署,制定方案,积极开展以平安家庭、文化家庭、健康家庭、美丽家庭为核心的“家风”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对办公区域及所在小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通过悬挂展板对小区住户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增强了大家安全意识。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包联路段,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根据宣传部安排,更换公益广告牌2块,修复破损墙段2处,每天安排人员在路段开展志愿服务,使包联路段面貌焕然一新。下大力气集中治理了包联辖区内的“死角”,针对市工改办东、西两院,及路段的墙面重新粉刷,清扫死角垃圾,清除小广告、野广告,促使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为全市创文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业务能力素质有待提升。单位在接待改制企业职工的过程中,往往是个性问题多、矛盾问题多,需要工作人员有很强的政策水平,并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但目前工作人员在掌握政策、处置疑难方面还存在短板。二是主动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往往是等待职工上门,缺少主动作为的精神。没有经常深入改制企业职工进行调查研究,没有常态化主动了解掌握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导致在化解矛盾问题、维护职工利益方面存在滞后性。改进措施:一是邀请领导干部宣讲,组织干部职工交流研讨,围绕中心任务讲形势、讲政策、讲业务,促进党员干部了解新情况、吃透新政策、掌握新知识,力争用新办法解决国企改革遗留的难点问题。二是在为民服务过程中,坚决落实“首问负责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该办的坚决办,能办的马上办,办就办好,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对职工反映的疑难问题,及时上报,做好调查研究和沟通协调,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四、下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办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市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学习为抓手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全力妥善处理好改制企业职工托管、离休干部服务管理、改革遗留问题处理等国企改制问题,切实维护好职工利益,推动社会更加稳定,为渭南市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