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国有永红生态林场

周至县国有永红生态林场

发布时间: 2023-05-10 09:19
单位名称 周至县国有永红生态林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国有林场、促进林业发展。国有林场规划计划编制;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调剂、质量检验、执法监督;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林木培育、经营与护林防火。
住所 周至县广济镇北大坪村
法定代表人 王海洋
开办资金 309.6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6.27万元 409.36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国有永红生态林场.公益 从业人数  8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周至县国有永红生态林场严格按照国家林业的发展要求,认真履行国有林场的使命和任务,坚决做好林木培育、经营与护林防火工作,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一、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一)加强宣传和源头管理,强化森林防火工作落实。一是严格防火责任倒查,确保制度和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组织领导,签订防火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夯实防火责任。二是压实防火责任,筑牢森林防火屏障。通过组织森林防火专题会议,完善修订森林防火预案以及2022年度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时刻紧绷森林防火这个弦。三是严格构筑防火网络,确保防火宣传落实到位。通过刷写刷新标语、悬挂防火横幅、滚动字幕LED显示屏、设置防火宣传牌、张贴发放防火宣传单、引导入山人员扫描森林防火二维码、出动防火宣传车宣传等常态化宣传形式重点抓好各管护站的宣传检查登记,并留存影像资料,着力将防火责任落实到位,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单位和群众联防联控的防火体系。四是加强扑火队伍建设。林场组建了一支由林场年轻职工组成的20人半专业扑火队伍,通过防火演练,已熟练掌握各种防火机具的使用。五是加强隐患排查。确保山有人管、责有人担,掌握林区住户、庙宇、坟头和智障人员信息,消灭各种火灾隐患,坚决做到严防死守。六是加强森林防火智慧化管控系统建设。依靠森林防火智慧化管控系统,不断提高森林防灭火能力。七是加强督导检查。进入森林防火期,林场防火安全科每周对各管护站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切实把森林防火工作落到实处。(二)加强林政管理和林地监管,切实维护林区秩序。一是严格加强林地管理。按照林区划片分工职责,着力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林班小班,确保巡护无死角,管理无漏洞。二是坚持联合执法。我场在林区持续开展“清风行动”、“森林督查”、打违专项行动、林业外来物种普查、森林资源野生动物排查等专项行动,加强与乡镇、林业公安等部门合作,对辖区内农家乐进行严格排查,坚决杜绝违法违规乱象,确保国有森林资源安全。三是加强资源管护,营造良好氛围。各管护站不定期开展全面的林区清山活动,强化管护员每日巡山制度,严格管护站大门口值班检查宣传,资源管护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三)加大科技支撑,认真做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根据县局文件通知要求,为坚决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结合我场工作实际,林场资源保护科上半年在林区安装了红外相机29部,下半年又开展了野生动物8个样线的外业监测调查工作,有效的监测了我场辖区内野生动物的分布、种类以及数量。(四)野生动物救助工作。全年资源保护科共组织救助野生动物17次,救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鹳1只,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豹猫2只、燕隼1只,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猪獾5只、猫头鹰幼崽2只、果子狸3只、豪猪2只。二、安全生产工作。(一)依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职追责”的原则。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生产、夏季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全面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治,及时处置并完善,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同时完善安全生产排查工作全环节轨迹资料,切实保证档案资料清晰,工作流程完备。(二)强化夏季暑期、汛期安全监管。在泥峪保护站、骆峪管护站和车峪保护站区域内河道、易滑坡路段设置安全警示标识16处,刷新安全标语80余份,及时更新完善安全设施。(三)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对防汛安全、巡林安全以及项目建设改造工地,集中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检查督导,及时清除安全隐患。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防汛安全演练,全场全年未发生一例安全责任事故。三、疫情防控工作。(一)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防控方案。强化人员管控,实行专人专管,严格落实排查措施和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完成材料收集备案和防疫物资储备等相关工作。(二)要求场属各单位全员做好个人防护。做好门前值班登记、每日消毒消杀、制定相关台账等工作。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按照县局关于做好党的二十大期间社会维稳工作安排部署,场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在“红袖章”志愿者执勤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治安巡逻维稳任务。五、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集中开展森林防火氛围宣传,加强林区全面巡查,构筑立体防火网络,切实提高全民防火意识,确保林区全年无火灾发生。二是继续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张贴散发宣传彩页、网络转发、值班登记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重点对林区农家乐和重点农户进行排查,严厉打击违法猎捕野生动物及违法采挖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确保国有森林资源安全。截止12月底,林场共下发专项行动通知9个,上报各专项行动日报表、汇总表共246份,安排管护员排查国有林地32、05万亩,排查农家乐6家,发放专项行动宣传册、宣传单、画册和“一决定一法一办法”共246份,设置封山禁牧宣传牌8个,封山禁牧宣传画158份,悬挂野生动物保护警示牌若干份,进一步将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工作引向深入、取得实效。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对防汛安全、巡林安全以及项目建设改造工地,集中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检查督导,及时清除安全隐患。在林区河道、易滑坡路段等设置安全警示标识8处,刷新安全标语60余份,及时更新完善安全设施,全场全年未发生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六、存在问题。(一)管护基础设施落后,如管护房陈旧、通讯工具不足。防火道路急需维修,扑火机具不达标。(二)林场场部卫生状况急需改善和提高。(三)管护能力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智慧林业现代化设施设备投入不足。(四)部分同志思想懈怠,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漂浮,职工队伍建设还需加强。七、改进措施。一是加快林场管护站改建项目,实施管护站标准化建设。二是加强职工学习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八、下一步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力“追、赶、超、越”为目标,以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林地管理、安全生产、基层党的建设、项目建设、环境卫生整治、乡村振兴等八项重点工作,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坚持制度管理,加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队伍管理,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竭尽全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2023年主要抓好下几方面工作:(一)继续巩固提升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林场职工政治素质、业务技术和思想道德。(二)持续深入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知识,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