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周至县>
周至县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周至县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0 09:18
单位名称
周至县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提供管理服务保障。围绕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拟定发展中长期规划;组织开展展会、交流、合作、招商推介;负责调研和统计;指导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做好文化产业考核;落实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任务。
住所
周至县老城东街37号
法定代表人
雷芸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周至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县文产中心紧紧围绕“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战略目标,扎实开展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保障各项工作,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一)完成考核指标任务情况。2022年,县文产中心围绕产业增收、发展增速、社会增效目标任务,着力提升周至文化产业硬实力,进一步提振周至文化品牌信心,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认真做好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保障工作,积极为全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为帮助企业发展,县委宣传部多次组织相关领导、业务科室深入企业,关心企业冷暖,倾听企业心声,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我县规上文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完成1041.4万元,同比增长约3%。(二)稳定文化产业扶持奖励政策。持续稳定文化产业扶持奖励政策,按照《补短板加快周至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继续对新入库的规上文化企业执行20万元的奖励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周至县剧团的发展,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2022年,县剧团申报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项目资金40万元;申报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项目1个项目资金60万元。同时,继续落实《周至县进一步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机制改革方案》,为打造周至秦腔文化名片,提升周至文化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发力。(三)文旅活动持续发力。深入推进新时代文艺文化发展建设,繁荣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积极申报文化产业、文化事业项目,争取扶持奖励资金。组织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各类文艺文化活动,全年完成送戏下乡144场、送电影下乡3036场。县剧团参加西安市秦腔艺术节,秦腔剧目《杨门女将》再获佳绩,为周至秦腔艺术树立品牌形象。组织召开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让更多文化精品、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积极推进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根据县委《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当前全县文化领域工作实际,制定了《周至县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及政策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护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重点任务,着力培育文明乡风、文化繁荣的农村环境,全面提升我县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推动城乡创建融合发展,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22年文化体制领域改革共承担7项改革任务,涉及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机构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其中6项为承接市级任务,1项为县级自主改革任务,分别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旅游局牵头负责。7项任务均顺利完成,建成了二曲街道下孟家村、马召镇虎峪村、富仁镇渭兴村、楼观新镇、楼观周一村、青化镇滹沱寨村、尚村镇临川寺村7个图书馆分馆;制定了媒体深度融合方案。文化体制领域改革得到了不断深化,融媒体深度融合再上新台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文化强县和文艺品牌建设不断强化。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大力支持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积极申报省市项目扶持资金,全年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1041.4万元,申报项目资金90万元,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县文化产业规模,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三、存在问题。一是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受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多处具有周至代表性的文化资源被剥离,文化资源富集优势逐渐丧失,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全县目前仅有2家规上文化企业。二是文化产业发展区位优势不佳。周至县离西安主城区较远,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文化消费市场总量较小,全县从事文化生产服务的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且多以民俗文化为主,缺乏大型龙头文化企业带动,培育现代化大型文化企业难度较大。改进措施。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将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融入到周至文化产业发展之中,打造周至文化强企。二是鼓励周至现有文化企业继续发展壮大,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效益链,增加营业收入,提升竞争力,充分利用现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五、下一步打算。一是持续引导县属文化企业继续发展壮大,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种类、拓展服务范围、拓宽营销渠道,加快营收增速,扩大营收增加值,为县域经济贡献更大力量。二是立足周至地域文化特色,吸引国内大型文化企业落户周至,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周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引导企业积极申报规上文化企业,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我县规上文化企业数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