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发布时间: 2023-05-10 09:15
单位名称 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城市生活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预测预报研究、环境监测服务等。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建设巷7号
法定代表人 郭进
开办资金 120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环境保护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96.85万元 2949.9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抓点示范、典型引领”三项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党建+监测”方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健全组织生活制度,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提升。2022年,评选第二批党员示范岗3个。“省控空气站运维保障机制”方面: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规范开展宝鸡、杨凌22个省控空气站运维保障工作,站领导分别于今年8月、12月赴宝鸡市调研督导及开展质量比对工作,进一步强化交叉运维基础保障,确保监测数据质量。目前,22个省控站运行状态良好。“创建陕西省土壤监测示范实验室”方面:将示范实验室创建工作作为提升监测能力的重大契机,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对15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动员全站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克服酷暑时间长等不利影响,抢工期,赶进度,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12月20日,省厅评审组采取线上方式对示范实验室创建工作进行了核查,我站得分92.5分,盲样考核全部合格,顺利通过评审,被省生态环境厅授予“土壤监测示范实验室”称号。(二)资质认定复查换证(扩项)圆满成功。历时3个月完成了现行质量体系文件修订和改版,两次邀请省站专家现场指导,对硬件、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逐一盘点过堂,加班加点完善提升,时隔6年的资质认定复查换证工作圆满成功,取得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监测资质能力由251个参数提升至11大类209项706个参数,增加181%,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全省市级站走在了前列,环境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三)例行监测有序开展。每天上报未来7天空气质量预报,每周参加空气质量预报会商。每月完成了21个省控、5个省管市控断面及国家地表水监测网采测分离、4个市级(东郊、西郊、长林3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和石门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降尘降水等监测工作。按时完成了全域36个土壤风险监控点和全省风险点土壤有机项目128个样品的监测分析工作。每季度对市中心城区15个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点开展昼夜监测,全年对汉中市中心城区120个点位区域环境噪声和18条主干道路交通噪声监测1次。(四)专项监测同步展开。开展了农村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eDNA、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及陕南矿区预警断面等8项专项监测,均较好完成任务。特别是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全市稻渔综合种养水质监测相关工作,为该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五)执法监测力度加大。圆满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各项指令性监测任务,对涉水、涉气、涉土重点排污企业进行了监督性执法监测,积极参加全省自行监测交叉执法检查,对我市重点排污单位开展了自行监测专项检查。组织力量加强对全市所有国省控自动监测站点的日常现场巡检,全面深入了解掌握各站点基础条件保障、周边环境变化等情况,现场交办存在问题,压实县区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管保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六)应急监测卓有成效。“4·27”留坝红岩河水质污染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现场勘察、确定监测点位,迅速制定监测方案、进行采样送样、开展实验分析和数据报送,历时3天圆满完成了监测任务,得到了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积极参加石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扎实开展智慧支撑2022云上水环境应急监测演练,及时修订了《汉中市生态环境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并组织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应急监测能力和水平。(七)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全站能力建设上水平上档次,全年实施项目5个,总投资3048万元,固定资产增加了1903万元,监测设备完成更新换代,环境监测能力显著提升,争取资金量实现历史最高。市级标准化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实施方案已经市局局务会审议通过,与省发改委对接2次。汉中市生态环境土壤监测重点实验室项目获得市科技局资金支持。(八)能力考核连年优秀。圆满完成国家第一轮至第三轮能力验证和省站、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共6批次9个项目能力验证活动,均取得满意结果。连续三年被国家总站评为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这是全省除省站仅有的2个市级站之一(西安站、汉中站)。(九)环境统计高效细致。完成全年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万人千吨水源地、农村环境质量、功能区噪声等监测数据审核、上报,完成2021年环境统计年报、2022年环境统计季报、环境质量通报编报,及时在市局网站公开每月全市环境质量及水源地水质信息。积极配合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区城市更新办、市水利局、市智慧城市建设局等单位完成数据共享需求。(十)对外形象稳步提升。在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组织开展的2022年“陕西省全面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宣传推选活动中,喜获“2022年优秀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称号。坚持讲好汉中环境监测故事,全年在市级以上微信公众号上稿32篇,在市级以上报刊、电视台上稿11篇,环境监测工作的知晓率、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站领导带队开展医疗机构及隔离点医疗废物处置、废水处理现场督导检查,党员干部志愿下沉社区一线20人次,在风险困难面前与群众共同面对,着力锻造过硬作风。认真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全年走访重点企业18户。重阳佳节,召开了退休干部职工慰问座谈会,与18名退休干部职工回首峥嵘岁月,共话监测情谊,共谋未来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2022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认真贯彻落实我省、我市政府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实干苦干,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监测事业保持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良好发展势头,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通过水、气、声等环境质量监测和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每月编写《环境质量通报》并公开发布,对政府聚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数据支撑。二是通过对汉江、嘉陵江干支流以及重点湖库等断面地表水及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逐月监测,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供西安,全力保障饮用水源安全。三是通过抽查全市94家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情况,建立企业生产、排污、治理全过程的监管模式,从结果监测到过程+结果监管,助力企业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四是通过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2022年圆满完成了“4·27”留坝红岩河水质污染应急监测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做出了积极贡献。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监测机构能力亟需加强。我站人员力量、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还不能完全达到省厅《评估办法》《评估指南》要求。二是监测业务水平亟需提升。在环境空气、废气、固废监测等等重点、难点工作上还存在业务不精、能力不强等问题。三是环境监测科研亟需深化。环境监测工作大多仍停留在采样分析、数据填报等常规阶段,对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支撑作用的研究成果比较有限,还未完全实现业务、科研“双提升”。(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能力建设。积极谋划项目,着力补齐短板,增强“硬核”能力。坚持做大市级,加快市级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坚持苦练精兵,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各类环境监测业务培训,解决实验技术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促使全站更加科学、精准、有效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强监测科研。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科学研究,进一步挖掘和释放监测数据价值,努力让“监测数据活起来”,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与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快推进监测能力现代化。在建成汉中市生态环境土壤监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壤环境监测示范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升水、土壤环境监测能力水平,着力加快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促使各环境要素监测能力齐头并进、均衡发展、实现现代化。加快市级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争取早日建成现代化实验室。二是确保完成监测工作任务。认真落实2023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用脚步去丈量。按时高质量完成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工作任务。在土壤环境监测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真正当好特色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健全机制,提升水平,快速反应,有力有效抓好宝鸡、杨凌22个省控空气自动站运维保障工作。三是严守数据质量“生命线”。持续加大质量体系文件宣贯力度,不断加强监测质量监督管理,始终使各项监测工作在质量体系轨道上规范运行。常态化学习贯彻省厅《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文件汇编》,定期开展国省控空气自动站现场巡检,严防人为干扰事件发生。四是深入开展监测科研。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以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为抓手,不断磨砺和锻炼队伍,加强数据挖掘分析,充分释放监测数据价值,促进监测数据成果转化,不断深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律性认识,更好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服务。五是未雨绸缪抓好应急监测。坚持居安思危,加大应急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强化应急监测人员、车辆、仪器设备、物资等日常保障,定期组织应急监测演练和复盘推演,不断提高实战能力,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编号:222712057029)有效期:2022年08月01日—2028年07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2.6,被省生态环境厅评为“陕西省优秀环保设施开放单位”。2.2022.9,获得省生态环境厅颁发的网络竞答团体二等奖。3.2022.12,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评为“2022年能力考核优秀单位”,被省厅授予“陕西省土壤环境监测示范实验室”。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