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气象服务中心

延安市气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10 09:10
单位名称 延安市气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公共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融媒体服务;天气预报影视业务;互联网+等新气象服务手段和公众气象服务相关技术的研发;气象资料应用;气候可行性论证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设施建设项目审查。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双拥大道3499号
法定代表人 曹雪梅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国有全资
举办单位 延安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49.3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延安市气象服务中心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和服务精细的总要求,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年-2035年)》《延安市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先行试点暨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市建设方案》及“质量提升年”要求,根据全市气象局长会议精神和全市2022年工作要点的具体安排,积极谋划、明确思路、把握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推进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以党建品牌创建为引领,着力加强党建与气象业务深度融合。以“传承红气象、助力红苹果”党建品牌创建为引领,紧紧围绕服务延安苹果产业发展。“红苹果气象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入村活动;针对苹果花期防冻,精准加密监测,精细格点预报,智慧全媒预警,扩大气象信息传播覆盖面,确保应对低温冻害天气工作科学、精准、有效开展。继续利用“以考促学、党员评比”等有效手段,促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促深度融合。二、开展迭进式气象服务,全力筑牢防灾减灾笫一道防线。成功应对多次寒潮、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年内市县两级共发布、更新预警信号2千余期,全年发布常规预报服务材料800余期,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气象服务专报》25期、《气象影响信息专报》共计20期、《森林火险等级预报》212期,与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发布旅游安全气象风险提示2期。三、推动气象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新媒体业务保质保量。延安气象官方微博粉丝14.8万,发布量近4140条,阅读量1173万人次;今日头条粉丝6072人,发布量1673条;延安天气微信公众号粉丝2551人,发布量164条;微信群发布1470条,受众人数218人,为公众提供通俗易懂、内容生动、形式丰富的气象服务。组织参加中国局《秋收啦!金秋果实满仓盈》之“陕西—来自苹果之乡的甜蜜问候”活动。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协调省、市、县专家,主动回应果农关注的气象热点问题,解读防灾减灾工作部署,普及果业解袋防御知识,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此次直播通过央媒党媒,互联网平台,电视台媒体号,地方媒体等30家渠道宣推,播放量102.37万。二是扎实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按照“质量提升年”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中心选派3名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共计7个县49人次,开展“大调研、下基层、提能力”技术帮扶,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三是重点时段服务保障有力。制作节日节气气象服务模板,积极开展节假日和春运、中高考、节气等专题气象服务及科普宣传。在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气象保障服务中,派驻业务骨干进驻现场开展气象服务,为公祭活动顺利举行提供有力支撑。结合黄陵县自动观测站网区域空白,在黄帝陵内新建自动气象观测站2套。四是科普宣传工作有成效。完成3.23气象宣传,防灾减灾日宣传、气象科技活动周宣传、宪法宣传等,增强公众防御气象灾害意识。完成气象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开展面向学生、防汛责任人等的讲座培训,参与“第七届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名家讲科普”气象科普短视频展播活。五是提升行业气象服务科技支撑能力。围绕果业气象服务技术难题,积极组织申报科研项目,市局揭榜挂帅项目、一般项目各1项。抓住果业气象服务核心优势,助力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市建设,实现了基于果园气象站位置的气象要素逐小时预报,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提供服务,研发具有个性化、智能化的果园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和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为一体的小程序,为延安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